分享

鹅管石与太极石

 鸢尾Iris图书馆 2020-03-24

鹅管石,不是石头,是珊瑚骨骼

鹅管石其实是腔肠科动物树珊瑚科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有的地方也以矿物钟乳石的细长尖端部分作鹅管石入药。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但钟乳石也另以“钟乳石”条目入药,所以很可能是后来才把钟乳石作为鹅管石的替代品的。(本文所指鹅管石为来源于栎珊瑚石灰质骨骼的鹅管石)

我们都知道,珊瑚来自海中,一般在暖海浅水中采集栎珊瑚的石灰质骨骼,澳大利亚和印度比较多,国内主要产自广东广西,全年都可以采集,除掉其他杂石,洗干净晒干就得到鹅管石了。

鹅管石呈圆管形,长度在3-5厘米左右,折断断面是呈放射状的间隔空腔,外表乳白色到灰白色,有一些明显的纵向的直棱线,还有一些比较细小不太明显的横向的棱线。

此外鹅管石上还有环状的横纹,好像指节一般并略突起,使得鹅管石看起来形态有些像木贼一般,一节一节的,只是比木贼要粗上很多,直径在4-7毫米左右。

鹅管石没有什么气味,味道微咸、甘,性温。归肺、肾、胃经。功能温肺化痰、通利乳汁、温肾。一般经过锻淬或醋淬后使用,打碎入汤剂或磨粉入丸散剂。

在《宣明论方》中还记载了用鹅管石配伍雄黄、款冬花等中药制得的焚香透膈散,用于治疗咳嗽壅滞、胸脯痞满等症。这焚香透膈散的使用方法很特别“每服用药一钱,安在香炉子上焚着,以开口吸烟在喉中。”意思是说每次取一钱的焚香透膈散,放置在香炉上焚烧,开口吸烧焚出来的烟气,吸入喉中。这种用法估计在过去人人手抱小香炉的时候比较适用,现今估计比较难实现了。

太极石,不是石头,是蝾螺的厣[yǎn]

太极石还有一个名字叫甲香,在《证类本草》中提到“今医方稀用,但合香家所须。用时先以酒煮去腥及涎,云可聚香,使不散也。”说的是在在《证类本草》作者所处的时代【《证类本草》北宋,唐慎微,约撰于绍圣四年至大观二年(1097~1108年)】,医方中已经很少用到太极石了,但焚香合香的人经常用太极石,用的时候先用酒煮去掉腥味和涎液,说是可以聚集香味,使用来合香的香料香味不会轻易散掉。

《本草衍义》中说“甲香,善能管香烟,与沉、檀、龙、麝用之,甚佳”。“管香烟”一说与《证类本草》说“可聚香”相合,并且言明它和沉香、檀香、龙涎香、麝香之类的香料一起用是上好的。

根据它名“甲香”这一点,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它估计是来源于有壳类的动物,它是来源于蝾螺科动物蝾螺或其近缘动物的厣[yǎn]。厣在这里指的是螺类介壳口圆片状的盖,它是由由蝾螺这一种海螺的足部表皮分泌的物质形成的,可以说是蝾螺用来保护自己的大门。形状是圆形,厚重的片状,据说有的地方还用它来做纽扣。

太极石外面鼓起呈不规则的半球状,球面有密集的小粒状的突起,整体呈灰绿色和灰黄色,中央偏下方有漩涡状的凹凸,像雕刻一样。内面呈现平面状,有旋转的螺纹,大概是它这个螺纹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太极图案,所以才叫它太极石吧。大部分产在热带海域,在我国福建和广东较多,曾经我在泉州的古城墙上还拾到过一枚。

不知道用太极石聚香的做法至今是否还有玩香的人使用,但是作为药材来讲,它已经属于冷背药材了,用得比较少,但在中药材市场能找到它。味咸、平,归肾经,功能清湿热、去痰火,解疮毒。常煎汤用或磨水冲服,外用通常锻淬后研成粉末撒疮面或调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