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足跟痛

 释然鋆 2019-05-19

跟痛症是由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跟部跖面(即脚后跟)疼痛,与劳损和退化有密切的关系,病因有三个方面:


1.足跟纤维脂肪垫炎。


2.跖筋膜炎。


3.跟骨骨刺。本病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肥胖者,男性发生率高,一侧或两则同时发病。大多数为慢性起病,常同时有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等。本病主要以非手术疗法为主,疗效较佳。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则需行手术治疗。


  症状分析


1.跟部局部疼痛、肿胀,走路时加重。


2.足跟底前内侧压痛。


3.有时有其他畸形,如平底足等。


  诊断依据:多于中年以后发病,跟部跖面痛,走路时加重。足跟底前内侧压痛。跟骨侧位X线片可能有骨刺。


  穴位选择


  承山、三阴交、解溪、太溪等。



  按摩方法


1.点穴:用拇指点按承山、三阴交、解溪、太溪等穴,每穴半分钟。


2.松筋:在小腿内侧下1/3至跟腱处,首先使用一指禅推法,约3分钟,然后再使用拿法,重点拿跟腱处,操作3~5次。


3.理筋:在足跟部找出压痛点,用拇指在压痛点上点揉3分钟,并从压痛点处向足心处用拇指平推10次。


4.结束手法:在跟腱两侧使用擦法,以透热为度。


  预防跟痛症的方法:


1.适当活动:慢跑、散步、骑车等,保持足跟部关节、韧带良好的弹性和韧性。


2.减少运动:以足为主的剧烈运动,如跑、跳等是诱发足跟痛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减少剧烈运动。不经常运动者,进行较剧烈的活动时要注意循序渐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