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功先生 谈书法结体的规律

 挑燈看劍r7wtm5 2019-05-19

  启功先生:汉字艺术结构的规律  汉字书法的艺术结构问题,从来不断地有人探索。例如隋僧智果撰《心成颂》(或作《成心颂》),主要是讲结字的。后世流传一种《楷书九十二法》,说是欧阳询所作,实属伪托。书中的办法,是找每四个字排比并观,或偏旁相同相类,或字中主要笔划相近,或这四个字的轮廓相近,或解剖字是由几大块拼成的。希望收到举一反三之效,用意未尝不好,但是不见得便能收到“触类旁通”的作用。习者照它作去,还不能抓住每字各笔的内在关系。其他在文章中提到结字的问题的,历代论书作品中随处都有,不详举了。  一次在解剖书法艺术结字时,无意中发现了几个问题,姑且列举出来,向读者请教:发现经过是这样的,因为临帖总不像,就把透明纸蒙在帖上一笔一划地去写。当笔者只注意用笔姿态时,每觉得一下子总写不出帖上点划的那样姿态,因只琢磨每笔的方圆肥瘦种种方面,以为古人渺不可及。一次想专在结构上探索一下,竟使自己大吃一惊。原只知横平竖直,笔在透明纸上按着帖上笔划轨道走起来,却没有一笔是绝对平直的。以前脑中或习惯中某两笔或某两偏旁距离多么远近,及至体察帖上字的这两笔、两偏旁的距离,常和我想的并不一样。于是拿了一个为放大画图用的坐标小方格透明塑料片,罩在帖字上,仔细观察帖字中笔划轨道的方向角度,笔与笔之间的距离关系,字中各笔的聚处和散处、琉处和密处,如此等等方面,各作具体测量。测量办法是在塑料小方格片上划出帖字每笔中间“骨头”,看它们的倾斜度和弯曲度。再把每条“骨头”延长,使它们向去路伸张,出现了许多交叉处,这些交又处即是字中的聚点。尽管帖字中那处笔划并未一一交叉,但是说明笔划的攒聚方向,再看伸向字外的远处方向,很少有完全一致、平行的“去向”。凡是并列的二笔以上的轨道,无论是横竖撇捺,很少有绝对平行的,总是一端距离稍宽,一端距离稍窄,或中间稍弯处的位里以及弯度必有差别。  从这些测量过程中发现以下四点:  1.字中有四个小聚点,成一小方格  通用习字的 九宫格 或 米字格 并不准确,因为字的聚处并不在中心一点或一处,而是在距离中心不远的四角处。回忆幼年写九宫格、米字格纸时,一行三字的,常常第一字脚伸到第二格中,逼得第二字脚更多地伸入第三格中,于是第三字的下半只好写到格外,为这常受老师的指责。现在知道字的聚处不在“中心”处,再拿每串三大格的纸写字,就不致往下递相侵占了。

启功先生研究出来的 5:8 九宫格

  通过测量,发现距离字的中心不远,有四个小聚处。如图7所示,A, B, C,. D是四个聚处,当然写字不同机械制图,不需要那么精确。在它的聚处范围中,即可看出效果。  从A到上框、或左框是5,从A到下框、或右框是8,其余可以类推。这种5: 8,若往细里分,即是0.382:0.618。无论叫什么“黄金律”、“黄金率”、“黄金分剖法”、“优选法”,都是这个而已矣。  (Q注:5:8=0.625,是整数比中最接近黄金比的比值,现在的宽屏电视用的是 16:10, 也是这个比例。)  须加说明的是,在测量过程中,碑帖上的字大小并不一律,当时只把聚点和边框的距离的实际数字记下来,然后换算它们的比例。例如甲帖中某字,A处到上框是X, A处到下框是Y,即列成:  X:Y=5:8 (5,8或用0.382:0.618) 如果外项大于内项的,这个字便伸展好看,反之,便有长身短腿之感。如把帖字各按十三格分划后再看,更为清楚。

  这个方形外框,并非任何字都可撑满的,如“一”、如,“卜”、如“口”、如‘戈”,等等,即属偏缺不满框格的,它是字形构造的先天特点。在人为的艺术处理上,写时也可近边框处略留余地。再细量古碑,有的几乎有双重方框的(并非石上果有双重方框痕迹,只是从字的距离看去),似 图8-9 所表示的,也就是把那个中心四小聚处的小格再往 左上 或 左移 些去写,或说大外框外再套两面或三面的一层外框,这在唐朝碑中比较常见,若唐代颜真卿的“家庙碑”,把字撑满每格,于是拥挤迫塞,看着使人透不过气来。  这种格中写的字,可举几例:

  大字的“一”,至少挂住A处。“丿”至少通过A处,或还通过B处。“㇏”自A处通过D处。(图10)  戈字“一”通过A处,“戈勾”通过A, D二处,“丿”交叉在D处。右上补一个点。(图11)  江字上一“’丶”向A处去,“/”向C处去,“二”分别靠近B, D。小“丿”,上接近B下接近D。(图12)  口,无可接触交叉处,但在不失口字的特点(比“日”字小些,比“旧”字短些)前提下,包围靠近小方格的四周。(图13)  其他的字,有不具备交叉或攒聚处的,也可用5:8的分割,或3的中心小格,放在帖字上看,便易抓住此字的特征或要点。笔划的向外伸延处,要看每笔外向的末梢,向什么方向伸延,它们的距离疏密是如何分布,也是结字方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来源 书法屋:www.,转载请保留此信息来源,谢谢合作!  (Q注:原帖中错字较多,已尽量改正之,如仍发现有错漏,请留言,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