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读-阿米巴经营与因果关系

 田德民 2019-05-20

因果关系就是“前因,后果”,是先有因,后有果。人们常常本末倒置从“果”找“因”,出现问题追溯原因是习惯做法,表面看无可厚非,却不能从根本解决问题,问题还会反复出现。

比如,批评指责别人,就是因为某个“不好结果”而告诫对方“你错了”,结果越批评越犯错,越批评越反感。卡耐基反复强调“永远不要批评别人”——因为批评毫无用处。

很多管理者习惯说“我不问过程,只看结果”,这样说是不对的,为什么?

其一,但凡成功的企业,无一不是认真筹划、周密组织、随机应变,使工作始终不偏离目标。

其二,管理者的责任在于提前筹划、过程指导、风险研判、人才培养、承担责任,如果只想轻轻松松做个甩手掌柜,出了问题秋后算账,事后诸葛,批评怪罪别人,这样的管理者是懒惰无能、推卸责任的。

吴影在《阿米巴不是什么》一书中,详细分析了“因思维”与“果思维”。

他说,如果看到稻盛和夫成就了两个世界500强就去学习阿米巴经营,就是典型的“果思维、果逻辑”,而先认同“作为人何谓正确”再去学习稻盛思想,才是“因思维、因逻辑”。他认为稻盛思想符合“菩萨重因世人重果”的佛家思维,所以其本身就是一种注重原因的思维方式。

当年很多人总结京瓷成功的原因,归结于正确的战略、先进的技术、符合市场规律等等,其实这些所谓的原因都属于一种成果逻辑,都是根据京瓷已经取得的成果回过头去找原因。稻盛和夫说,这些都不是京瓷成功的原因,根本原因在于“因为有京瓷哲学”。他认为,如果能够在真正的因方面下功夫,那么事物的成果,包括企业的利润或世界500强的业绩成就,都是自然而来的果实,不必刻意追求。

所以,吴影认为稻盛思想是提高心性“逆势攀登”,“提高心性”的机制其实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

企业里面的绩效考核、奖罚、淘汰等机制,都属于“果逻辑、果思维”,其性质都是“事后补救”,虽有必要,可仅仅依靠这些无法培育出企业核心能力。

管理者每天都要拿出很多时间解决本来不该出现的问题,筋疲力尽忙于“救火”,常年累月都是如此,身心疲惫却“按下葫芦起了瓢”。

有的管理人员整天优哉游哉,下级不找他,他就认为太平无事;下级找他,他就做个二传手,把工作转手安排给别人。久而久之,下级也就明白了他不愿管、不想管、图清静的态度。企业里面各种问题就会因为没人管而积累、交织、膨胀,最后一定会爆发。

彭剑锋最近在文章《企业最大的危机,来自干部》里讲到:

一个企业最大的危机、最大的威胁、最大的问题,不是来自于外部环境,更不是来自于竞争对手太强,而是来自于内部。内部来讲,首先来自于干部。

彭剑锋指出:干部如果没有危机意识就是企业最大的危机;干部责任的缺失就是企业最大的威胁;企业战略转型期最大的问题来自于干部能力的短缺。

1、作为领头人的干部,如果缺乏使命感,激情衰竭不愿持续奋斗,整个组织就失去了活力。华为一再强调“企业要以奋斗者为本”的道理。

2、很多企业的干部都满足于现状,在企业转型期不愿担责、不愿受累、不想作为,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远离市场、远离客户,这些都是责任感缺失的表现,是企业最大的威胁。

3、不难理解,企业无论是持续发展还是转型进入新领域,如果干部出现了惰性,没有激情甚至毫无热情,不愿学习、不愿思考,固守过往的职业能力去应付新领域、新知识、新问题,他将会带出什么样的队伍?这样的企业怎能不败?

很多企业遇到上述这些问题,就试图通过考核处罚、招聘换人、裁员威慑、加强管理、完善机制、文化建设等办法扭转局面。这些举措都是典型的“果逻辑、果思维”,只有解决了干部这个“因”,干部找回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重拾激情带领团队攻坚克难,企业才能摆脱“按下葫芦起了瓢”的恶性循环。

伟人早就说过、证明过:正确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凡事都有个因,找到那个因,尽全力去做,自然就能收获想要的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