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建筑大师贝聿铭 | 家族兴盛600年,教育孩子这几句话值得学习

 个体化需求 2019-05-20

美国当地时间5月16日,华裔建筑大师贝聿铭去世,享年102岁。

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他从事建筑设计近半个世纪,设计的知名建筑遍及世界各地,包括美国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美国摇滚名人堂、中国银行总行和苏州博物馆等。他擅长以三角形、圆形和方形等简单几何形状布局为基础,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后大师”。

古话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富贵传家,不过三代。

在中国家族史上,暴发致富的人很多,而少有延续的大家族。

然而有一个家族,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规律,整整兴旺了15代人。

这就是名扬海内外的——苏州贝家。

而贝家,能行善达十几代人之久,离不开对子孙的教育。

“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

贝家家规规定:不论男女,贝家孩子都要上学,女孩子也要“识字读书”。

而且“男丁必须做事”,不许出现提笼遛鸟的公子哥。别小看这一点,很多家道败落都是因为子孙不务正业。

狮子林中的贝氏祠堂

累世巨富、教育有方,苏州贝家名人辈出。诗人贝青乔,藏书家贝墉、贝信三,中国最早留学西方的建筑师贝季眉,资深教育家贝季瑶,女画家贝聿昭,科学家贝聿渠、贝聿铣,经济学家贝世鸿......

贝家第十五代贝律铭是华人在全世界建筑领域最高成就者。

在美国的纪录片《我的建筑师》中,主持人问贝聿铭说:“为什么你的建筑很容易成功?”

贝聿铭只回答了一句:“可能是因为我更加耐心,因为我是个中国人。”

2002年,故乡苏州邀请他设计苏州博物馆,当时同是建筑师的儿子贝礼中也很感兴趣,但贝聿铭却说:“我的儿子中文已经生疏了,对中国文化不够了解。我是中国人,这个设计要我亲自来。”

85岁的贝聿铭又亲自动手,并将此作为封山之作。

贝聿铭为三个儿子取的名字分别是:贝定中、贝建中、贝礼中,是安定中国、建设中国、礼仪中国的意思。

三个儿子全部毕业于哈佛,也都追随父亲的脚步,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也是非常的出色。看来贝氏家族的光荣传承不止要15代了。

贝聿铭一生经典作品,值得带孩子一看。

他的作品遍布了全世界,有法国巴黎卢浮宫的玻璃金字塔,有美国华盛顿特区国家艺廊东厢,还有日本万国博览会中华民国馆......

他却始终说:“我是苏州人。”作为生活在苏州的孩子,最值得一去的,莫过于苏州博物馆了。

苏州是贝聿铭的故乡,他喜欢在傍晚时分陪着挚友宾朋在曾经是贝家花园的狮子林曲径漫步,他喜欢老屋中听曲,细细品味四垂的暮霭中家园的温馨。他从苏州贝氏家族走出,博物馆周边的忠王府、拙政园、狮子林就是他从小熟悉的生长的环境,尽管此后浪迹天涯,但他对故乡的眷恋却始终萦绕心头。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设计之初,贝聿铭就仔细翻阅过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的分类资料,他希望为每一件展品的陈列量体裁衣,做出真正符合苏州、符合苏州博物馆的设计。苏作玉器、文房用品、象牙制品等艺术品以精细闻名,体积普遍偏小,因而人们更希望在较小的空间内欣赏它们。

为此,贝聿铭设计了多宝阁式的展柜,将不同大小的展品各自放入初步制定的展柜中,整体考量,反复调整展柜的黑色框架线的粗细,以实现最佳的展陈效果。

贝聿铭为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上设计了立体几何形体的玻璃天窗,窗户开在屋顶正中,与斜坡屋顶形成折角,使自然光以折射的方式更好地进入博物馆。同时,为了保护展品在展览过程中免受光线伤害,他还在玻璃下面加以木贴面的金属遮光条进行调节和过滤,充分体现了他“让光线来作设计”的精髓。

在苏州博物馆新馆的设计中,位于中央大厅北部的主庭院是让贝聿铭最为煞费苦心的。他以“宋四家”之一米芾的一幅山水作品为蓝本,“借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将巨石劈切成片,通过燃烧,制造出阴影,做出立体的效果,进而调整每一块石头的位置,使石片颜色由深入浅、高低错落地排砌于墙前,形成了一幅别具一格的山水画。在朦胧的江南烟雨笼罩中,营造出了米芾水墨山水画的意境。

苏州博物馆作为贝老先生的封山之作,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建筑智慧结合东方的传统美学以及对家乡的情感全部融汇在这座建筑里,创造出了独具魅力的视觉之美。苏州博物馆也不再因为其中的藏品珍惜程度而吸引人,这座博物馆的艺术建筑本身就是一个值得游客去观赏的艺术大作。

苏州博物馆,2002年

贝聿铭在苏州

贝氏一族经历了数个大时代的浪涛和风雨,不仅屹立不倒,反而历经15代蒸蒸日上。

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贝润生对于家风家训的那句总结:

以产遗子孙,不如以德遗子孙;

以独有之产遗子孙,不如以公有之产遗子孙。

贝聿铭已经离去,但是贝氏家族自古传承的家风并不会消失。

道德传家久,家风继世长。

纵使千人千态,优秀的人也定拥有相同的品质,下面这6样“宝贝”一定要让孩子紧握在手,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有品质,有内涵的人!

1.好学

《论语·季氏》有言:“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可见学习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这是孩子成才的必由之路,只有依靠不断学习才能走向未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只能维持一段时间,而学习也不仅仅是学书本知识。只有让孩子从小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才能保证孩子不会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落后。不用担心孩子大了找不到工作,不愁在社会上无法立足。

诸葛亮也告诉我们,学习的两个重要条件:立志和守静。学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很多孩子容易三心二意,半途而废,需要立志来坚定意志。学习又需要安静,只有沉静下来,才能真正深入进去,以免浮在表面,做无用功。

2.知耻

《礼记·中庸》中说:“知耻近乎勇。”孟子也讲:“羞恶之心,义之端也。”羞耻感是一个人性格圆满的表现,缺失羞耻感就是性格上的缺陷。知道为自己不好的行为感到羞耻,这是孩子道德观念的觉醒,也是自我改过的第一步。

今天,人们可以看到很多孩子在公共场合干出过分出格的事,而毫无羞耻感。这都是老师父母的悲哀。没有羞耻感的孩子,也常常恣意妄为,很容易干出失足成恨的事情。培养孩子的羞耻感,不仅是帮助孩子培养完善、完满的人格,也能给孩子未来铺就一个安全的道路。让孩子知道什么事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是不能做的;让孩子知道犯了错会被嘲笑、被厌弃!这样的孩子,才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成长为更好的更强大的人!

真正优秀的老师和父母,在孩子犯错,内心出现羞耻感的时候,会循循善诱,利用这种羞耻感引导孩子彻底认清自己错误行为的危害性,引导孩子不断改过、完善自我。

3.上进

王阳明不强迫自己的孩子参加科举考功名,梁启超不强迫孩子学什么专业、是否读博士,但他们也都没有放任孩子不管。

对一个孩子来说,家长们可以不苛求孩子考第一名,不苛求孩子必须要考到什么大学,但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学会不放弃,更不能自暴自弃。

宋代名相范仲淹两岁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范仲淹成年后发誓“男儿当自强”,告别母亲求学,借住在寺庙里。范仲淹需要自理生活费,过得十分艰难。他只能吃稀粥,深夜困倦,就用冷水洗面,振奋精神,继续读书。最后范仲淹中了进士,后来成为一代名相,家族延续八百年不衰。范仲淹在困境之下都没有放弃自己,放弃学习,才能终成大才。

作为父母,一定要培养孩子的上进心,让孩子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放弃、不抛弃。

4.勤俭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懒惰,不知道毁了多少孩子,误了多少人。不管孩子智力高一点还是普通一点,不管家境好一点还是糟一点,勤俭对于每个孩子来说都是重要的!

人越是勤奋,就会越幸运。运气,就是要运动起来,也就是勤奋才能产生运气。要让孩子学会“愚笨”地勤奋,也不要他们“聪明”地投机取巧。

而节俭,绝不是要在吃穿上苛责孩子,而是要培养孩子有节、有度的品质。现在的父母,不管是有钱的还是没钱的,什么都要给孩子买最好的、名牌。这很容易助长孩子奢靡、没有节制的生活习惯。孩子如果穿衣只认名牌,吃饭只要昂贵的,是十分危险的。勤俭为本,忠厚传家;勤俭传家,耕读继世。这些古人留下的古训,其实蕴含了深刻道理。

5.守分

守分,就是学会守规则,尊重规则和规律。懂得守规则的孩子,长大了更容易理解这个社会。

当然,让孩子守分,不是要禁锢孩子的思想,不是要抹杀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老师家长们不能以守分为名,扼杀孩子的想象力和活力。

要让孩子明白规则和规矩的本质,规则是一种约定俗成,而不是什么不可更改,不可触碰的高压线。我们之所以遵守规则,是因为规则能保证人的自由,而不是限制、剥夺人的自由。

不要让孩子为了守规则而守规则,那就成了一潭死水。如果孩子仅仅是为了守规则而守规则,长大以后虽然不会做什么违法的事,但也难以有所建树和创新。最终也只能平平无奇。

6.有恒

有个故事说,有一次,老师苏格拉底布置了一项作业,让弟子们每天把手甩一百下。过一个星期后,他问完成情况,9成的学生都坚持做了。一个月后,他又问,只有一半的人坚持。一年后,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那个人就是后来的大哲学家——柏拉图。在苏格拉底的徒弟中,比柏拉图聪明的大有人在,但只有他一个人成就最大,这绝非偶然,而是恒心恒力的结果。

现在社会上人心浮躁,急功近利,更缺乏恒的风气。优秀的老师家长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恒心恒力。可以让孩子每天坚持做一件小事,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坚持做一件。这都是在培养孩子坚持不懈的品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