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500多年前的孔子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依然有积极启示

 丄学号 2019-05-20

山伯教育

文┃卢静

 孔子是伟大的教育家,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和主要精力从事「施教」,弟子3000人,其中有72位弟子成就显著。孔子在培养大批学生中,取得了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目前基础教育的内容及教学方法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很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和借鉴。

一、德育为主的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包括德、智、体、美,而以德育为主。由此我们看到他的教育内容与我们目前提倡的「德育为先,实用为主」的思想是吻合的。

多年来的办学经验已验证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两千五百年前孔子就认为教育要从做人开始。首先要有崇高的志向;其次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第三,做事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第四,要学会内省;第五,要知错就改。这些做人的原则仍然是我们做人应遵循的起码道德准则。我们每个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知识技能外,要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每节课中去,只有这样,我们的学生才能成为合格的劳动者。

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孔子的学生众多,而且每人资质、秉性各异,怎么把这些人教育成材呢?

孔子的办法是分门设科,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关键是对学生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准确地掌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然后才能有针对地进行教育。

孔子就十分注重观察、研究学生。他采用的方法有「听其言而观其行」,「以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废哉,人焉瘦哉?」即通过观察和与学生对话进行全面了解。正因如此,孔子十分熟悉他的学生的特点和个性。所以孔子的教育和教学就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个性特点来进行。

  孔子因材施教的方法仍然是我们基础教育应遵循的教学原则。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不单要学孔子那样善于观察、了解学生,还要运用尽可能多的现代手段掌握学生的心理规律及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把每个学生培养为有用之材。

三、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育是孔子最重要的教育思想,他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要使学生获得广大博深的学问,就必需依靠学生自觉地思考,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于是他总结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著名论断。即:如果一个人不发奋求知,我是会开导他的;如果一个人不是到了自己努力钻研,百思不得其解而感觉困惑的时候,我是不会引导他更深一层的。

不难看出孔子的这种启发式教育的精神就是,学习的主动权必须交给学生,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其举一反三;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只起主导作用,即对学生有目的地引导启发。

他的启发式的教育方法,对我们现今的基础教育是很有启示的,在我们的课堂上,仍有一些教师在「满堂灌」,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启发式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学习,启发诱导,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寓教于乐的教学艺术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培养,他善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总是巧妙地把学生领入一个个引人入胜的境地,使他们感到美不胜收,他通过如下办法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乐于学习。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民主教学,这是乐学的前提。孔子对学生十分热爱,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不摆教师的架子,总是与学生平等地讨论问题,而且也能放下架子向他的学生学习,教学态度谦和、民主、诚恳、友爱,教学气氛轻松愉悦。二是正面表扬激励,这是让学生乐学的重要手段,孔子总是善于表扬学生,激励学生,即使批评学生,也总是善意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如此,他的学生总是爱学习,学习起来有积极性,乐此不疲。

来源┃山伯教育 ID: ishanbo 。专注礼育养育资讯。面向家长征稿:教育感悟、亲子养育、孩子成长故事、儿童心理、礼貌礼仪等,征集:好书推荐、特色课程、干货微课、机构宣传等;面向学生征稿:原创作文、诗歌及作者介绍、书画及作者作品概述等。 编辑┃丄学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