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拜孔子的意义

 唯觉自在 2023-02-21 发布于黑龙江

篇一:拜孔子流程

拜孔子流程

主持人:同学们应该都知道程门立雪的成语,讲得是一个叫杨时的年轻人去拜见老师,为了不打扰老师休息在雪中等候的故事。当老师醒的时候,雪已经一尺多深了。那个时候的学生对于老师是非常的尊重,我们的同学也应该像杨时那样,尊重师长,谦虚学习。在古代,要想从老师那儿学到知识,就要拜师,这不仅仅是一种仪式,更是一种承诺,对老师的承诺,对自己的承诺,从此以后要努力学习老师授予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并且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传统的师徒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即所谓”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师傅”,所以学生不仅要尊重父母,也要尊重老师。

今天我们在文庙举办拜师入泮仪式,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在这里给自己一个承诺,珍惜时间、尊重师长、努力学习。

下面我们就开始进行拜师仪式。

一、开场礼:

学生着统一服装入场,在老师的带领下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自己班的学生家长。

司仪介绍入泮[pàn]仪式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

泮,是古代的学校。按照礼制,诸侯一级的学校,只能东西页通水,称为“泮宫”;天子一级的学校,可四周环水,称为“壁雍”。孔庙的修建与兴学有关,孔庙又称学宫,最后在孔庙演变成半圆的泮池。

封建科举时代,考中秀才亦称之为“入泮”、“入学”,意即进入孔学的大门。

二、正衣冠:

司仪解说:全体站立,由校长为第一排的同学们整理好衣冠。后面的同学两人一组互相整理好衣冠。

司仪高唱:入泮仪式正式开始,第一项——正衣冠!

主持人画外: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人的精神面貌。所谓先正衣冠,后明事理。衣冠是让我们忆起先祖那些优秀品德的最好载体,也是让孩子知书明理的第一步骤。

三、老师拜孔子

司仪解说:孔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教育家,在长达近50年得教师生涯中,孔子大胆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命题,打出了“有教无类”的招牌,创立儒家学派。他以培养“君子”为教育宗旨,以“六经”为教学内容、广招天下学子,通过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培养了“三千弟子”。终其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为万世师表。我们新小的所有老师应以孔子为榜样,以工作为本位,以教育为生命,铸就新小学子一生的辉煌!

下面进行新小老师拜孔子仪式。

解说:祭拜孔子,我们要行三拜九叩礼,左手抱右手,抬到眉的位置,然后先是一个鞠躬长揖,手下垂,再跪下,再以拱手的手型,手下去,至地,左手压在右手上,呈十字形,投放到手和身体中间的地方,磕三下,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起来,再重复两次,三拜九叩礼就结束了。 司仪高唱:第三项——各位老师跪拜孔子

请所有老师宣誓,请?老师领誓:

宣誓词:作为一名人民教师。

我立志做到:

育人为本,敬业爱生;

传承文明,启智求真;

不懈学习,勇于创新;

树师表,修师德,铸师魂。

为祖国教育事业

——我愿奉献智慧与青春!

四、朱砂启智并拜孔子:

老师在学生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

司仪解说:由教师在额头上为学生点上朱砂,称为“聪明记”,又称“开天眼”,寓意着孩子们从此眼明心明,喜读书、读好书。一会儿各位同学按顺序上台来,由?老师、?老师、?老师、?老师、?老

师给大家点上朱砂,并给予鼓励!点完朱砂的学生整齐跪下,像刚才老师那样跪拜孔子。

司仪高唱:仪式进行第三项——朱砂启智并跪拜孔子

孔子被誉为万世师表,有教无类,不论贵贱、贫富、智愚、长幼、国别都一视同仁,教授知识,并因材施教,助其成才。我们新小学生虽然生活在现代社会,但也应感谢孔子为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才在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后形成了现在的教育制度和体系,所以我们都是孔子的学生,都应该学习他认真严谨的态度、他广阔的知识以及他的大家风范。

主持人化外:取古语中“痣”通“智”之义,意为开启智慧、目明心亮更好学习。

四、拜师礼:

在古代,老师被称为先生,《孟子》一书中有云:“学士年长者,故谓之先生。”要想像先生求学,是要拜师的,拜师过程很复杂。拜师前,你得觉得他学问深,深得让你崇拜,又可以教你,剩下的就看他同不同意了。拜师后要学习师父的东西,既然你拜师了,教的东西必须认真学习。既然在座的各位同学来到新小,就应该听从新小老师的教导,认真学习,不断进步!

下面由我们的新小学生给所有老师行礼。跟我做,左手抱右手,举到嘴巴和鼻子前面,然后大幅度的垂下, 再起身就结束了。下面请同学们起立,面对老师行礼,老师给学生们还礼。

高唱:第四项——行拜师礼

下面请同学们表达一下决心:

老师,我想对您说,我们的成绩中凝结着您辛勤的汗水,在成长的过程中也是您在为我们导航,严厉的责备是“恨铁不成钢”的关切,诲诲教导又是期盼我们展翅高飞的心愿,我们一定不辜负您对我们的期望, 一定会努力学习,珍惜时间,老师,我想对您说,谢谢您!

五、拜谢父母:

司仪解说:父爱如山,母爱如水。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字里行间流露着母子深情,字字句句倾诉母爱之魅力。我们如今正沐浴着母爱织成的阳光吮吸着充满母爱的琼浆玉露。我们要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要珍惜父母的深情。感恩的心的生活是美好的,生命犹如一张白纸,有了感恩的心,一生都怀抱感恩,也就有了美好的人生。

下面进行第五项,拜谢父母。

所有学生向后转,面向你们的父母,依照礼节,拜谢父母。 司仪高唱:仪式进行第五项——拜谢父母!

下面请同学们走到自己父母身边。母爱伟大,父爱亦然,父母给予我们的是他人所不能及的无私的爱。父母给予我们生命,哺育我们成长,

篇二: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孔子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摘要】: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思想曾以其恢弘的气势、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和对人类生命的深切关怀而放射出绚丽夺目的光彩。它不仅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中国社会发展两千余年,而且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孔子思想;仁;现实意义

一、孔子的主要思想

德国的历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人的历史》中曾将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这600年间的历史,称为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轴心时代”。他认为,在这段时间中,人类的精神基础同时的或者独立的在中国、印度、波斯、巴勒斯坦和希腊开始奠定,直到今天人类仍然附着在这种基础上。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正是这样的轴心时代,当时正处于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分裂时期。虽然名义上仍有周王的存在,但王权式微,诸侯并起,社会结构和典章制度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处于除旧布新的格局,营造了思想史上人文奇观--百家争鸣的诸子时代,学术思想异常活跃。

孔子就出生在这个时代,那时思想头脑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没有独尊的权威。可以说在春秋战国时代,孔子的思想与其他诸子的思想并无高下之分。然而到了汉武帝时代,采取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一统思想,从此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导思想。随着朝代的不断变革,儒学也不断的发展变化符合统治的需要。可以说孔子的儒学思想”支配”了中国思想两千多年,一直影响到现在。他的主要思想包括:

(一) 核心思想”仁”

1. “仁”的思想

在《论语》这本不太厚的书中,”仁”是出现次数最多的字眼,大概有一百多处。整部《论语》,其中心思想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仁。但正因为出现字数多,我们反而不好理解,容易产生迷惑,到底什么才是仁。《论语·颜渊》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意思是说”仁”是对于自己同类相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德性,悲悯之情。此种感情主要表现为”忠”和”恕”两个方面。”忠”是尽心竭力,尽己之心以爱人。而”恕”是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以爱人。按孔子说法一个人作到了忠和恕,那便实现了”仁爱”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2. 为仁之方

孔子以”克己复礼”为求仁之道、为仁之方,这里的礼是周礼。周代礼制非常

篇三:孔子教育心理意义

浅谈孔子的教育心理和教学方法及现实意义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也是世界上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各种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对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仅谈谈他的教育心理和教学方法及现实意义:

在教育心理方面,我们知道搞教育的人不重视心理研究,搞心理学的人不重视教育实践,在目前国内教育界和心理学界已是相当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种偏见。目前各类层次的教育工作者因对教育心理方面重视不够,研究不够,给教育工作造成不少的影响。但是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在当时还没有心理学这门科学,人们对心理现象还毫无认识的情况下,孔子却能敏锐地观察出人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种种心理活动,并对这些心理活动作出深刻分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加以灵活运用,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孔子对教育心理的贡献不仅在中国古代教育家中绝无仅有,在世界的古代教育家中也极为罕见。下面我仅列举几个主要方面,对孔子的教育心理学造诣之深就可见一斑:关于学习动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论语·为政》),说明孔子认识到求学需先立志,即先解决动机问题,才能使学习有内在驱动力,不致半途而废。关于学习的三种不同心理境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说明孔子已认识到学习的内驱力不仅与动机有关,还与意志和情感有关,并且按内驱力大小把学习的心理境界分成三个层次:想学、好学、乐学。其中“乐学”是最高层次,可以产生最大的内驱力。孔子的这一发现是对教育心理学的莫大贡献。孔子的这种观点其实与我们现在的心理学原理、动机与意志品质、动机与目的、动机与需要等是完全一致的,因此,我们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明确动机与目的是紧密联系,又是有区别,而且还要能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正确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动机和目的之间具有同一性或者一致性,二者都属于动力系统的范畴,行动所要

达到的目的和结果,也就是行动的动机,另外,目的和动机又能相互转化,在某一场合是动机,在另一场合转化为目的,在某一场合是目的,在另一场合转化为动机,动机是行动的内部原因,是解决为什么行动的问题;目的是行动的目标与结果,是解决行动的方向问题。动机在意志行动中起着动力、调节、强化作用,动机的矛盾解决是意志行动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动机的性质不同,对人的活动有不同的推动力量。总之孔子的这种观点对我们现代的教育心理学原理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对你们现代教育思想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这是值得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去运用发扬光大。对问题解决过程中两种关键心理状态的分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孔子发现“愤”和“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问题时必然要出现的两种心理状态(关于这个问题在下面进行分析),并指出,学生处于这两种状态的时刻就是教师进行启发式教学的最佳时机。先天禀赋与后天努力的关系——“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孔子指出,每个人先天的禀赋是很相近的,但是每个人的习性(习惯和性格)却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由于每个人后天学习成效有很大差异的缘故。这句话等于宣告教育不仅对人的知识与能力的培养起关键作用,而且对人的心理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这就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我们要重视后天学习在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后天的品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是非常关键的,先天的因素并不是起决定作用的。根据每个人的不同心理特点施教——孔子指出,人的智力有智、愚、中之分,人的性格有鲁、彦之异,人的心理状态有勇进与退缩之别,而且每个人的才能有不同的发展趋势(例如有的适合文学,有的适合从政,有的适合军事,有的适合商贾??)因此教学中必须根据这些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施教,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在教学方法方面,孔子实在不愧为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后背。以著名的“启发式教学法”为例,许多人都以为这是苏格拉底的首创。这对于言必称希腊的西方学者来说是不足为怪的,在我们中国也有不少人持这种看法(尤其是在

计算机教育界),这就未免“数典忘祖”。事实上,孔子不仅一贯坚持启发式教学,而且“启发”式这个名称本身也是由孔子(而不是苏格拉底)所创造。孔子比苏格拉底大82岁,孔子逝世后10年,苏才出生。所以孔子才是真正的当之无愧的“启发式教学”创始人。除此以外,孔子所创造的启发式教学法,其内涵也要比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更为丰富、更为深刻。他只有八个字“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论语·述而》)。按宋代朱嘉的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可见,“愤”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正在积极思考,急于解决而又尚未搞通时的矛盾心理状态。这是教师应对学生思考总是的方法适时给以指导,以帮助学生开启思路,这就是“启”。“悱”是学生对某一问题已经有一段时间的思考,但尚未考虑成熟,处于想说又难以表达的另一种矛盾心理状态。这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明确思路,弄清事物的本质属性,然后用比较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发”。孔子的启发式教学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它不仅生动地表现出孔子进行启发式教学的完整过程,而且还深刻地揭示出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时将会顺序出现两种矛盾心理状态,或者说两种不同的思维矛盾,以及这两种矛盾的正确处理方法。和苏格拉底对话法相比较,二者的共同之处是:彼此都十分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中的矛盾,但是两者处理思维矛盾自己去思考,等到学生处于“愤”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一种矛盾且又无法解决时,教师才去点拨一下。然后又让学生自己继续去认真思考,等到学生进入“悱”的心理状态,即遇到思维过程中的第二种矛盾且无法解决时,教师又再点拨一下,从而使学生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由以上分析可见,苏格拉底的对话法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完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这种启发式虽然也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但是由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不够,对于较复杂问题的理解,即涉及高级认知能力场合,恐怕对问题难以理解得很深入。而孔子的启发式则是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主动地位,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教师只是从旁边加以点拨,起指导和促

进作用。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尽管两种启发式在教学中都有效,都能促进学生的思维,但是显然孔子的启发式有更深刻的认知心理学基础,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而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所以我们的结论就当是:孔子才是世界上启发式教学的真正创始人。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八个字是关于启发式教学的高度概括,也是最科学、最天才的概括。因此孔子的启发式教学原则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我们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合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总是的能力,因为学生是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学生获取知识只有通过自己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用各种方法,启发诱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再以“因材施教”方法而论,孔子更是独树一帜,在古今中外的教育家中无人能与之相比。在《论语》中,有不少生动的事例表明,同一个问题,孔子对不同学生有不同的教法 ,例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攀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攀迟问仁,子曰:“爱人”。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仞。”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旧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攀迟的资质较鲁钝,孔子对他就只讲“仁”的最基本概念——“爱人”;司马牛因“多言而燥”,孔子就告诫他:做一个仁人要说话谨慎,不要急于表态;仲弓对人不够谦恭,不能体谅别人,孔子就教他忠恕之道,要能将心推己及人;颜渊是孔门第一大弟子,已有很高的德行,所以孔子就用仁的最高标准来要求他——视、听、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的规范。总之,根据每个学生基础的造诣的不同,孔子对同一问题作出了四种深浅不同的回答,即切合每个学生的思想实际,又都符合仁的基本概念。孔子之所以能做到这点,是因为他经常分析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他认为:“由也果”

(认为子路果敢),“赐也达”(子贡为人豁达、大度),“求也艺”(冉求多才多艺),“柴也愚”(高柴较迟钝),“参与鲁”(曾参较耿直),“师也辟”(子张较偏激),??等等。对每一位学生的才能特点、性格特征,孔子心理都有数。并且他还把学生的性格特征分为三种类型:“狂者”、“中行”、“狷者”,他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即人有偏激、拘谨和介于二者之间(即“中行”)的三种不同性格。同此可见,因材施教原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特点,又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既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普遍性,也要顾及到可严性和特殊性,既有利于大多数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又利于选拔特殊人才。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要处理好一般与个别,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教学中应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全班集体教学上,同时,兼顾个别。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学习的深度、速度是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所能接受的,另外,要正确对待个别差异,善于发现和培养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针对学生的个别特点提出不同的要求。

孔子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论语》中关于这方面的例子也很多。除此以外,更令人惊叹的是孔子还能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维过程的不同特点而施教,真可谓变化无穷。尽管“因材施教”这一概念并非孔子本人提出,而是宋代朱嘉在总结孔子教学方法时归纳出来的,但是从孔子一生的教育实践看,他确实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总之,孔子不愧是我国古代历上和世界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许多教育思想至今还对我国乃至世界的教育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

王道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