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武状元、武进士都是武林高手吗?从考试项目中基本可以得出答案

 笑谈人生iavo6h 2019-05-21
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经常会出现“武状元”、“武举人”这些角色,而且大多是清一色的武林高手。那么在现实中,武状元、进士、举人,是否真的如此,和文举相比他们的社会地位又如何呢?
图片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也仅限于文举,武举的设置始于武周长安二年(702年),但那时的武举还是不同于文举,并非每科都有,不久后又被停止。从科举史上的重要性来讲,武举的含金量和知名度都远不如文举。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文举出身的人往往鄙视武举。
唐代的武举科目主要有长垛、骑射、马枪、步射、翘关、负重等,其后的宋代沿袭唐制,但在考试项目上又进行了一些改进,有步射、马射、弩踏、抡使刀枪和程文等。元代不设武举,明代武举乡试、会试均分为三场,第一场考马射,第二场考步射,第三场考策论,殿试则考弓、刀、石三项。
图片
武举真正走向鼎盛的时期是清代,清统治者出身满族,向来以骑射为治国之本,因此历代统治者都较为重视武举。从制度上看,清代武举大多沿袭明制,但重视程度却要远远高于明代。和文举一样,武举的考试等级也是分为四等,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武举的殿试规格很高,都由皇帝主持,等级分为三等,即一甲、二甲和三甲,也有状元、榜眼、探花之分。一甲赐武进士及第、二甲赐武进士出身、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自顺治三年开科武举,至光绪二十四年截至,一共举行了一百一十二次,其中河北、山东所出的武状元最多,分别为32名和13名。按例,武举殿试发榜后,皇帝会赐给武状元盔甲,以表恩荣。
图片
殿试以后,武进士由兵部授予官职,顺治朝时,武状元授三品参将、武榜眼授从三品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都司。雍正时期,武状元授一等侍卫、武榜眼和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出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他全部授予营职。
清代的武举乡试、会试也是分别考三场,第一场试箭;第二场考弓、刀、石三项;第三场为内场,清初试策论,后改为默写《武经》。从这些考试项目来看,武举其实并不需要考察考生的武术水平,只要拥有一定的骑射水平,以及具备较好的力量,再加上略同文墨,大多可以通过武举的考试。因此武举选拔出来的武进士、武举人一般都不是什么武林高手。
图片
清代虽然以骑射得天下,但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重文轻武的趋势愈盛。体现在科举上同样如此,文举的重视程度都远远高于武举,武进士在很多方面都没有文进士更有地位。比如明清两朝,文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都会被留在国子监的进士题名碑上,因此,文举留下的史料就很多。而武科就没有这样的荣誉,留存的史料也就很少。
历代武举都不受重视,地位也不高,甚至一般都只是讲文科举,而不讲武科举。其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武举偏向考察考生的力量、射箭水平;二是武举尽管也要考核文化水平,但总体而言,文化素质都比较低;三是统治者对兵权的警惕心理以及武备人才选拔的特殊性,使得统治者对武举采取一种轻视的态度,这种态度自然会波及整个社会,形成一种轻视武举的社会氛围。
图片
正因为如此,武举选拔的人才往往得不到重用,武举出身的大多只是骁勇善战的战将,而不能成为运筹帷幄的将帅。从唐代到清代的一千多年间,真正建功立业而成为英雄的武举出身者只有唐代的郭子仪、明代的戚继光、清代的葛云飞等,几乎可以用寥寥无几来形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