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平(金诚同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 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仲裁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ALECKWANG 2019-05-21

 1  01
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仲裁的影响

技术的最高端体现在人工智能领域,因此这两个词指向的意义是同一的。对于仲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仲裁的基础设施。原来,仲裁的基础设施体现在办公大楼、开庭室、笔墨纸张、打印复印设备、法律资料室等,现在这些虽然还是必备要件,但是,这些要件任何一个机构都可以达到。仲裁机构最关键的不是硬件设施,要在竞争中胜出,吸引仲裁用户选择,更多的是仲裁管理水平、仲裁员、区位环境、整体法律制度等,即仲裁软实力。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更多体现在先进技术和设备的配备,如自动速录、同声翻译、证据展示设备、远程举证质证,以及网上立案、传输文件证据、网上开庭等。这些是仲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注意的。

2、技术的发展对于仲裁机构人员的要求也与原来有非常大的不同。仲裁机构的人员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仲裁管理机构成员、秘书处成员(境内包括仲裁秘书)和仲裁员。比如原来对于秘书处成员的要求是有干劲,有经验。现在,对于秘书处成员的要求更多体现在对于新技术的接纳能力。这不仅仅是对于秘书处的要求,也是对于管理机构成员和仲裁员的要求。如果在技术平台上落后,仲裁将来的发展就会失去竞争力。

3、技术的发展对于仲裁员的要求和构成有了巨大的变化。原来的仲裁员都是要求有经验、德高望重。这也导致仲裁员的年龄偏大。现在技术手段的进步使得仲裁员成长速度很快,五年的时间可能学到原来三五十年的经验。因此,可以看到内陆到处是三四十岁的仲裁员。这些青年仲裁员办理案件的经验、技巧和成熟程度与老仲裁员差别越来越小。反而出现个别经验丰富的仲裁员在语言、技术等方面学习不够,不能处理新领域案件的情况。

4、在国际仲裁中,语言和法律制度的差异是重大的障碍,对于国际仲裁的普及是很大的挑战,对于当事人也带来巨大的成本。现在同声传译,尤其是机器同声传译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语言的问题。在去年悉尼ICCA大会上展示了一个语言展示设备,设定了二十多种语言的同声翻译。因此,可以这么讲,将来不懂外语的仲裁员和仲裁律师照样可以做国际仲裁。对于不同法域法律的查明和适用也是国际仲裁中一个巨大的难题,现在互联网和知识的传播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5、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对于仲裁程序发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互联网、电子签名、邮件、微信、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技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仲裁程序,原来人工操控的仲裁程序管理逐步让位于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于程序的影响体现在:(1)立案处理环节放在网上,并且逐步让位于人工智能的审查,自动立案、计算费用、自动生成程序文件自动发送收费通知等;(2)开庭由当面逐步变为网上,尤其对于国际仲裁员和当事人,可以节省巨额成本;(3)证人远程出庭成为常态;(4)更多采用技术设备展示文件、案件事实和其他证据,;(5)送达以电子方式为主。

6、对仲裁员审理案件方式将产生巨大的影响。原来,仲裁员需要自己阅读文件,核对证据,查明事实,计算数字,查阅资料,撰写裁决。将来,这些内容将逐步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像原来人们依靠老医生的望闻问切变为依靠检验机器,医生可以一分钟打发一个病人,仲裁员可以几个小时处理一起仲裁案件。如果是情节简单的互联网仲裁案件,可以进行书面审理,人工智能的自动办案系统几分钟可以处理一起案件,仲裁员只做审核即可。自动审查证据的技术已经出现,将帮助仲裁员审查和提炼浩如烟海的证据,计算损失也有技术进行辅助。人工智能可以根据材料自动生成裁决文本。

7、随着时代的推移,人工智能仲裁员将会出现。只不过一开始会隐藏在人类仲裁员的后面。其实,现在很多签字都是仲裁员留下的签字文本,并非实际在裁决书上签字。将来,当事人拿到的裁决书更可能是人工智能生成的裁决书,只不过仲裁员点击了签发的按钮而已。另外,作为当事人来讲,对于仲裁最大的疑虑是不确定风险。相比于人工仲裁员,人工智能更不容易出错,而且成本更低。如果让当事人在成本高、裁决时间长的人类仲裁员和便宜、裁决时间短的AI仲裁员之间进行选择,不排除很多用户选择人工智能仲裁员。

8、技术的发展将使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处理案件很大程度上不再受到地理范围的限制,即使需要出差,时间也会节省很多。因此,以后仲裁机构和仲裁员的竞争将是全球范围的,不再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竞争。将来的全球仲裁会发生三个趋同,一是仲裁法律制度趋同,联合国仲裁示范法将成为普遍适用的法律,尤其是国际仲裁方面;二是仲裁规则趋同,现在看看世界上各家机构规则,虽然都有亮点,大致基本相同;三是仲裁员名册趋同,将来的仲裁员都是世界范围的,大部分机构聘请的国际仲裁员名单重复比例极高。

 2  01
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于仲裁竞争格局的影响

技术和人工智能对于仲裁的影响会逐步渗透到竞争格局中,具体到对于仲裁竞争格局的影响,可以体现在以下方面:

1、哪个机构率先用开放的心态,积极拥抱时代的变革,采用新技术和人工智能,谁就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典型的是广州仲裁委员会,作为互联网仲裁联盟的发起人,广仲2018年受理案件189620件,全国255家机构总受理54万件。不管外界对这个有什么看法,毕竟是公开的数字,也构成了司法部公布的仲裁数据的一部分。

2、技术的发展会逐步淘汰部分仲裁机构。技术的发展会形成自然垄断,形成赢者通吃的局面。现在的行业竞争都是世界性的,至少是全国性的。在我小时候,每个县都有剧团和歌舞团进行演出,现在很多省级的剧团和歌舞团已经消失了。因为技术的传播导致地方已经不存在单独文艺团体的必要性。仲裁机构也是这样,大的仲裁机构会越来越大,全国会形成3-5家,或者5-10家极大的仲裁机构,一二十家比较大的仲裁机构。排名五十名之外的机构可能影响力就很小了。

3、大仲裁机构都将是综合性全方位的仲裁机构(不排除个别专业仲裁机构业绩突出),中小仲裁机构将逐步转型,变为主要为当地仲裁用户进行服务,承担部分政府和社会争议解决职能,发展成为自己在某一领域特色的仲裁机构。大型综合性仲裁机构虽然综合性强,但是在重点领域也会进行激烈的竞争,如金融、地产、建设工程、知识产权、娱乐行业的争议解决等。

4、将来仲裁机构的兼并重组会增加,大型仲裁机构会在世界各地增设分支机构,部分地方仲裁机构也不排除成为大型仲裁机构的分支机构。

5、各仲裁机构和仲裁员将会逐步推出自己的特色仲裁领域,在纠纷多、标的大、影响大的领域会做较多的投入,著名仲裁员也会成为各机构的争取对象。

  3 01
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建设的几点想法

上海要建设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在当今仲裁格局的快速变化中,正逢其时,是千载难逢的机遇。技术的发展,使得上海建成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需要的时间更短,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性更大一些。个人对于上海建设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的几点建议:

1、把整个上海作为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所在地,而不是局限在某一个区域。国际争议解决中心是仲裁机构、仲裁员、仲裁律师、法院、研究机构等的集中地,这些都在全市范围内,很难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

2、但是,可以划出特定的区域,甚至政府拿出一座大楼来,以优惠政策吸引境内外驰名仲裁机构、仲裁律师、仲裁员、学术研究机构、仲裁或者争议的组织等进行入驻。争议不仅仅包括仲裁,还包括司法、调解、第三方评审机构和人员等,一并考虑。甚至争取ICSIDPCA、国际法院以及国际组织办事处等入驻上海,对于上海国际争议解决中心和亚太仲裁中心的建设必将起到推动作用。

3、从仲裁的角度看,吸引国际驰名仲裁员是关键,这方面一是政府要给予便利,如签证、拘留、税收、住房等,二是要让这些仲裁员有业务。这就需要允许国际仲裁案件的仲裁地和开庭地在上海,放开临时仲裁。

4、推动国际仲裁的便利化措施。凡事与国际仲裁和国际争议有关的人员、活动等给予一切方面的便利。进出自由,来去方便,才能真正把上海打造成国际仲裁中心和国际争议解决中心。

      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