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冬不拉拉 2019-05-21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其实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想聊一聊:“英语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应该怎么混?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随着英语教育的不断普及,会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英语专业的学生似乎陷入了一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

这里先暂时抛开专业的英语翻译领域不谈。目前职场中,很多企业对于英语的要求也无非就是做到:和外国人正常沟通、用英语收发邮件、或者能看懂外国人写的一些文章,仅此而已。

那么既然现在就连不少高中生都能达到这种要求,何苦还要去专门找一个只会说英语,而其他啥都不会的英专学生呢?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一名英专学生在苦读四年后却很悲催地发现,即便自己学好了英语却依然无法保证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1. 大学课程还实用吗

目前中国高校当中的英语专业课程究竟实不实用?我想每一名英专学生都是有着亲身体会的。

假设有这样一批英专的学生,他们既不想以后做老师,也不想去考公务员,他们只想能够接触社会,步入职场,历练自己。对于这样一批人,你很难想象诸如英美文学英美文化、或者语言学这样的课程对他们来说有多少实用性可言。

文学课、文化课、语言学,这些课程的确能够让人涨姿势,甚至是陶冶情操,可是我们也都心知肚明,这些课程在求职市场当中几乎没有市场。

与高校不同,企业是最讲究实在的,因此求职市场上,最被看重的便是实用性。

你懂文学、懂文化、甚至还懂语言学,这些知识的确值得学习,并且能够极大地提升一个人的文化修养。可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所迫切需要的并不是这些。企业需要的,是能够真正做实事的人,真正能够帮企业带来效益的人。因此在不少企业看来,懂这些知识的人往往还不如一个会做PPT的人来的实在。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2. 供过于求

中国对于英语教育这一块的重视,那真是可谓到了“从娃娃抓起”的地步。很多人从小学开始学英语,一直学到高考。而在高校当中,英语专业的在校人数也总是能占据一块不小的比例。

有两个场景最能揭示当前“供过于求”这个现象。

场景一

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步入了人山人海的人才市场,他手里捏着自己的一纸简历,在人群之中走过一家又一家用人单位,焦急地寻找合适自己的招聘岗位。

可惜结果是失望的,因为他看到的尽是什么招聘IT类、理工类、金融类、或者新媒体之类的工作。

终于,他发现了一家企业的招聘海报上赫然写着“英语专业”四个字,于是他赶紧兴奋地冲上去递上自己的简历,可是却赫然发现,旁边桌子上的简历早已是积压成山。

场景二

同样是一名英语专业的学生,他希望自己毕业后可以考上编制,去一个小学或者中学做一名英语教师。

可是他却发现,一所学校往往每年只招十几名,甚至只有几名英语老师,而报考的却往往有成百上千。

这几乎是1:10,甚至更高的比例。也就是说,想要成功考上编制,成为体制内的英语教师,他需要的可不仅仅只是战胜几名对手,而是十名,甚至几十名对手。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在这样一种不利的环境下,很多英专学生都会不禁感慨:“我喜欢英语,但我真的不知道以后能找到什么样的工作。

我自己也是英语专业出身,根据我的观察,尽管也有一些学生确实是出于调剂志愿的原因,被动分配到了英语专业,但还是有很多人真的是因为自己真心喜欢英语而选择了这个专业。那么对于这些人来说,难道将来就没有出路了吗?

这倒也不至于。尽管现实是艰难了一些,不过我认为解决之道仍然是存在的。

总体来说,解决办法也有两个。

第一,求精

曾经网上流传过一个段子,是说外人对英语专业的一些误解,其中有一段大致是这么说的。

外人:“听说你是英语专业的,我这有个稿件,你英语那么好,帮我翻一下吧。”

英专学生:“我不是翻译专业的……”

外人:“听说你英语好,我这有个外国人要发言,你帮我做个口译吧。”

英专学生:“我不是学口译的......”

外人:“你们英语专业看美剧电影什么的都不用字幕了吧,帮我推荐几个电影吧。”

英专学生“我不是电影学院的......”

很多时候,英专人就像这样被别人当做是万金油,似乎我们就像是包治百病的板蓝根,甭管你得了什么病都可以过来找我们。

英语专业就业难?那是因为你没找对出路

那么如何摆脱万金油的窘境呢?

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深挖求精,

从会说英语升级为会做翻译。

翻译专业是以英语为基础的,但却对一个人的英语水平,甚至是中文水平都有着更高一层的要求。不仅如此,你还必须在几个领域中掌握一些基本的背景知识和专业词汇。

比方说,你要去翻一篇医学类的稿件,可是文中尽是出现“糖尿病、泌尿科、心血管疾病”这样的专业词汇,如果你根本不知道对应的英文是什么,那么做起翻译来真的是一件很令人崩溃的事。

再比如,你拿到一篇稿件,讲的是汽车发动机的运行原理。如果你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那么这样的文章即便给你看的是中文,你可能都搞不懂原文在说什么,更别提把它翻译成英文了。

而口译的要求则更高,你除了需要有很高的中英文双语水平,了解某几个领域之外,你还必须花大量的时间去进行系统的口译练习,比如听辨的能力、快速反应的能力、还有记notes的能力,这些都对英专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翻译的要求尽管更高,

但是!

我们反过来想,如果英专的学生能够精益求精,继续深挖,努力将自己打造成为一名翻译的人才,那么一条全新的出路不就出现了吗?

2015年的夏天,我结束了在香港的翻译硕士学习,随后又通过了Catti二级口译的考试,开始了我在翻译行业的工作经历。关于翻译这一块,以后我愿意再推出别的文章来专门谈翻译这条路。这里只是先稍微提及一下。

第二,跨界

相信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都听过这句话,“英语是个工具,但不是一个技能。

如果说翻译是让英语升华为技能的话,那么跨界就是依靠英语这个工具去到其他行业中谋求发展。

如果英专学生在学好英语的同时,再去学习一些其他领域中的知识,那么他就完全可以从事全新的工作。

比方说,可以学一点外贸的知识。

英语是做外贸的语言基础,不过要想做好外贸,你还必须了解一些外贸的专门知识。有些大学会给英语专业开设国际贸易的课程,好好学的话将来就可以去做外贸了。

或者,可以学一点秘书的技能。

像总裁助理这样的岗位其实还是很需要英语人才的。很多总裁其实都要跟国外打交道,这就需要有人能够帮助总裁去和老外们沟通。如果英专的学生能够学一点秘书的基本技能,一样可以胜任像总裁助理这样的岗位,或者去外企做老外的助理,一样是不错的选择。

再比如,可以学一些运营的技术。

借助互联网的浪潮,新媒体运应而生。在国内,企业开始通过微信或者微博这样的平台进行运营推广。而在海外,一样有Facebook和Twitter。很多专注于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都在依靠Facebook、Twitter或者其他的平台去在国外运营并推广自己的品牌。

另外,还可以学一点写作和与人沟通的技巧。

会动笔和会动口,这样的能力乍看之下似乎没有大不了的,不过我身边就真的有这样的朋友,同样也是英语专业出身,却凭借写作和与人沟通的技能最后进入了一家国际化的公关公司,从事公关传媒的工作。

英语是一个工具,没错。但用好了这个工具,在搭配上其他一些技能和知识,英专学生一样能够在就业时摆脱英语专业目前所面临的困境。

这里想分享一点我个人的经历。

2016年,我发现身边有一些英语专业的朋友开始逐渐转行。他们不再从事原先那种纯英语类的工作,而是转而从事那些跟英语沾点边,但是工作内容又不全是英语的工作。他们大多生活在一二线城市,有些甚至在海外香港工作。尽管一样买不起当地的房子,但对于毕业没多久的人来说,他们所挣到的薪水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以后,我也会多多推送一些他们的经验贴。

说在最后

很多英专学生在四年的大学学习中真的是很努力。每天起早去校园早读,晚上再去图书馆自习。可即便努力到这个份上,仍然不能保证英专的学生们能够在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努力的人,却不一定能获得好报。这不应该,也不公平。

于是,作为一个英语专业的过来人,我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可以做些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