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海峰 | 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与史诗

 沧海一粟1951 2019-05-21

来源: 浙江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

5月15日上午,高研院学术报告会第171讲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举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李海峰教授作学术报告,题为《古代两河流域的神话与史诗》。报告会由四川大学宗教所田海华教授主持。

古代两河流域人们创造了数量众多的神话和史诗,这些神话和史诗蕴藏了人们对世界万物的认识、对人类诞生的猜想以及追求永生的美好愿望。李海峰通过对两河流域创世神话和史诗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宇宙观、创世观、生死观等问题,同时通过两河流域创世神话与基督教创世神话的对比研究,梳理了两种神话之间的源承和异同。


首先,李海峰介绍了古代两河流域人认识的世界:地球是一个被海洋环绕的平坦的圆盘;圆盘之上是天空(众神的居所),圆盘之下是亡灵的地下世界,整个地球漂浮在一片原生的海洋之上。接下来,李海峰讲述了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不同发展阶段的神话与史诗,着重分析了关于创世的神话《恩基与宁胡尔萨格》《阿特腊哈西斯》、《埃奴马-埃里什》和追求永生的神话《埃塔那》和《阿达帕与南风》等。

《恩基与宁胡尔萨格》又被称为天堂神话,描述了水神恩基和众神之母宁胡尔萨格的故事。亚述学学者Kramer比较了《恩基与宁胡尔萨格》与《圣经-伊甸园》,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天堂都位于东方,都是“生者境界”;对太阳神以淡水灌溉迪尔蒙的描述与《圣经》中的有关情节相似;用亚当的肋骨来造夏娃这一情节也已在《恩基与宁胡尔萨格》中出现,苏美尔语肋骨一词为ti,ti又有给予生命的意思。为治愈恩基的肋骨所造的女神为Nin-ti,肋骨或者创造生命又与女人联系在一起。

《阿特腊哈西斯》讲述了城市、王权的起源和大洪水的故事,也涉及了人类和动植物的创造。众神决定用洪水毁灭人类(原因可能是人类智慧增加,不愿为神服务),后来埃阿把消息透露给了阿特腊哈西斯,阿特腊哈西斯建造方舟,躲过了灾难。他向神献祭,后来被赐予永生,成为人类的始祖,进入天堂“Dilmun”。《吉尔伽美什史诗》中,重复了阿特腊哈西斯大洪水的故事,《圣经》诺亚方舟的故事也如出一辙。大洪水肆虐了7天7夜,《吉尔伽美什史诗》中最后放出来探路的是乌鸦,乌鸦一去不返,说明洪水已经退去,而《圣经》中最后放出的是鸽子。

《埃奴马-埃里什》是两河流域最重要的一部创世史诗,史诗描述了原初的世界和众神的产生、阿普苏之死、马尔杜克的诞生、提尔马特复仇、提尔玛特之死、马尔杜克安排天地秩序以及马尔杜克造人等一系列内容。该史诗详细的阐述了古代两河流域人对世界万物的阐述、世界秩序的建立及人类诞生的理解和认识。虽然这一故事听起来有点幼稚,但却承载着对巴比伦人来说非常重大的意义。在他们宗教思想深处,这一故事提供了一个“非理性的”但却能够令人接受的对宇宙的“解释”:故事描述了世界是如何形成、宇宙的秩序如何建立;确立了人类必须是诸神的仆人,为神服务的原则;解释了人类天生邪恶的原因,因为人类是由邪恶的钦古的血液制造的,人具有原罪;证明了马尔杜克具有无上权力的合法性,同时也间接证明了国王权威的合法性,或者说证明了中央集权的合法性。

《创世纪》在宇宙观、万物创造和人类诞生上也与《埃努马-埃里什》存在较多的相同之处。

李海峰认为《圣经》里的许多故事都可以在两河流域创世神话和史诗中找到原型,加之其他的历史事件,可以看出希伯来文明深受两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两希文明”公认为是西方现代文明的源头,而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则是“两希文明”的源头。

创世神话之后,李海峰又对古代两河流域两部“追求永生”的著名史诗进行了讲述。

《埃塔那》讲述了贤明国王埃塔那因为没有儿子,在神的指引下和老鹰一起寻求生命之草、追求永生的故事。埃塔那是非常贤明的国王,但是却没有子嗣,无人继承他的王位。沙马什神指引他说,犯了罪的老鹰可以帮助他。他解救老鹰之后,老鹰为了报恩,替他寻求生育之草,无果后老鹰答应驮着埃塔那飞到天庭,寻求永生之法。第一次飞天失败之后,老鹰驮着埃塔那第二次飞天,遗憾的是史诗的结尾部分残缺,埃塔那最后的结局不得而知。但根据另一部史诗《阿达帕和南风》的结局以及两河流域人的生死观来判断,埃塔那追求永生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阿达帕和南风》是另一首著名的追求永生的神话故事。阿达帕是一名虔诚的祭司,他在出海打鱼的时候,南风毫无征兆的吹翻了阿达帕的小船,阿达帕一怒之下拗断了南风的翅膀。南风躲了起来,不再吹向陆地,因而发生旱灾。天神召阿达帕到天庭问罪,临行前水神埃阿告诫阿达帕不要吃神赐予的任何东西。天神安奴调查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之后,鉴于阿达帕长期以来对神的虔诚,决定赐予他永生,给予他“生命之水”和“生命面包”。然而阿达帕记住了埃阿对他的告诫,拒绝了“生命之水”和“生命面包”,丧失了永生的机会。

两河流域人追求永生的神话和史诗反映了两河流域人们的生死观。古代两河流域人认为人的生命很短暂,死亡是与生俱来的,人类无法获得永生。在他们的观念中没有天堂和地狱之分,不管是好人还是坏人,死后都会进入地下世界。那是一个阴暗、布满灰尘、残酷无情的地方,也是一个有去无回的地方(苏美尔语中的书写是“kur-nu-gi4-a”,意为“无回之国”),不值得人们向往。进去的人将永远的留在那里,以尘土为食,他们唯一的希望就是被活着的人记住。死者在地下世界所需要的食物、水等,都是活着的亲属供奉的,所以,两河流域人们对亡者的祭祀非常重视,这直接影响着逝者在地下世界的生活。


报告会交流环节,孙砚菲、田海华、赵琦、朱天飚、郭静云等学者分别就古代两河流域神话是否影响到希腊神话、一神教起源于何时何事、古代普通民众是否参与到宗教仪式之中、《圣经》中为何用夏当的肋骨创造夏娃、古代神话研究的方法论等问题与李海峰教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