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白调侃杜甫的唐诗名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江山携手 2019-05-21

共 762 个字,4 张图片,预计阅读3 分钟

在唐代诗歌史上,李白和杜甫堪称是最耀眼的明星诗人。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一个是浪漫主义诗人,一个是现实主义诗人;一个生性豪放旷达,一个生性沉郁顿挫。他们两个人的诗词作品,构成了唐诗不同的风格。

而且两个人在写作的过程中,对于诗词的创作风格是迥然不同的。每当诗兴大发的时候,李白往往是脱口而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而杜甫则不然,“语不惊人死不休”。他们两个人不同的创作风格和不同的诗词内容,构成了唐诗最绚烂的色彩。

不过对于杜甫的创作方式,李白曾经调侃过。毕竟对于他来说,写诗作词就像是饮酒舞剑一般,手到擒来,所以对于杜甫的这种创作方式,呕心沥血苦心经营,多少表现出一种不理解或者担忧。且看: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戏赠杜甫》,最能表达出作者情感态度的就是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自上次分别以后,你怎么显得更加消瘦了?恐怕都是因为你这一段时间写诗太耗费你的心力了吧?

诗仙和诗圣生于同一时代,李白比杜甫还要大11岁,但是两人之间的友谊却是地久天长的。李白曾经为杜甫写诗,杜甫也曾经写过《梦李白》。李白很清楚杜甫的诗词创作方式,但是对于杜甫这种为了作诗不顾身体健康的做法并不认同。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这里写的是李白的回忆,今天还记得当年和老朋友在饭颗山上相遇,那个时候头上戴着斗笠,刚好是中午的时候。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杜甫身体情况的担忧。你这样做诗太耗费精力,毕竟作诗也不能当饭吃,为了作诗如此煞费苦心,忽略了自己身体的健康,有什么益处呢?

李白和杜甫其实对于写诗态度都很认真,但是显然杜甫要更为用心,毕竟杜甫最喜欢写的律诗,要求更高,付出的精力也更多。李白如此表达担忧,实际上也是对两人共同命运的一种感慨。

本文图片全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