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葛根汤、乌梅丸、附子理中汤的医案

 梅香斋21 2019-05-21

作者/王彦权

处方:麻黄10g,桂枝18g,白芍18g,葛根30g,甘草10g,菊花5g,黄附片6g,大枣6枚。七剂,一日一剂二煎。

按语:背困疼,怕冷,无汗,脉紧,典型葛根汤证;身无力,附子药证;眼昏花,菊花药证。方证对应,简单之中现神奇,太阳表寒已解,提壶揭盖,解上则通下,看似歪打正着,实则方证对应之妙!

辨证:直接辨方证,头疼、怕冷、无汗、颈部疼,典型葛根汤证。

效果,用药七剂,头疼晕即消失,用药十四剂,面色明显转红润,身已有力,贫血相消失。

神奇乌梅丸

一大姐,2019年5日2日来诊,自述半夜1点至2点钟易醒,日久,多方治疗不效,伴口干,身无力,大便稍干,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弦细数。病人提醒,平素吃药胃常不适,开药要小心一点。

病人今日复诊,言晚上已能睡至近5点,除口尚有点干之外,身已有力,大便已利,并且服后胃无不适,效果明显,守方稍作加减巩固疗效。

诊为:寒热错杂厥阴证,兼瘀血证。

今日复诊,病人反映诸证获突破性疗效,一看舌象,我也被乌梅丸之效果震惊,同道您一定会问,这症状一派热象,你咋辨为寒热错杂?我想说,这是一种感觉,此病人唇舌暗青(寒证),给了我辨证的依据,厥阴病最难治,此病人疗效只是大轻,离治愈还有距离,小医我还得努力!

作者/王彦权

任某,女,78岁,十天前来诊,有脑出血史,来时已沉默寡言数月,精神萎靡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无力。处方:党参15g,白术15g,干姜12g,甘草15g,黄附片6g,熟地20g,大枣5枚。服药七剂,精神大振,2018年12月15日复诊时,不仅主动和我交流,还和一熟人叙起了家常,疗效出乎我想象!

慢性腹泻治验

附子理中汤治口渴

诊为太阴少阴合证,方选附子理中汤。

2019年4月14日复诊,病人反映,服上方一剂即大效,七剂服完,不仅精神充沛,大便成形,而且多日的口渴也消失啦。

附子理中加味治疗黄褐斑

思辨:白天瞌睡(但欲寐),脉沉,少阴证,四逆汤证;大便溏粘,太阴脾虚,运化失常,理中汤证;黄褐斑,血瘀证,桃仁红花药证。

疗效:2019年5日16日复诊,病人反映,服上方14剂,白天身有力,晚上睡的香,观其面,黄褐斑几近消失。

附子理中,魅力无穷,我之临证小识,只是抛砖引玉,希望各位老师不吝赐教,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