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全髋置换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据文献报道,初次全髋置换术后的脱位率一般认为在0.04%~11%。影响全髋置换术后脱位发生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3类:术者及手术因素、患者因素、假体因素。今天早读为大家带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原因详解及应对策略,值得大家学习参考! 一 THA术后脱位概况
摩擦界面
国外报道 国内报道 THA术后脱位发生率
陶对陶THA脱位率
翁习生教授在PUMCH病例资料
其中脱位情况共6例
脱位发生时间
二 THA术后脱位病例 病例一
病例二
病例三
脱位患者相关参数测量 从髋关节术后脱位引发的思考 为何近年来出现脱位次数增加?一个技术从一种假体变为另一种假体有一个需要适应的过程,不能像老式金属对金属的手术要求来处理陶对陶的问题。 三 为什么会出现THA术后脱位?
为何陶对聚乙烯脱位出现频率比金属对聚乙烯高?
金属对金属
不同股骨头直径的活动范围 陶瓷对陶瓷
四 THA术后脱位防治策略
非大头无高边的陶瓷假体,前倾角多大才合适?
如何确定度数?
术中利用智能手机水平仪测量前倾角与外展角。
术中利用智能手机测量髋臼角度 髋臼角度测量器 小结:“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就没有快速康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