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简论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黄盟工作室 2019-05-22

作者:黄盟

 
 
甲.目录
乙.关键词
丙.正文
 
简论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一.前言
二.颜真卿的一生
三.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
四.颜体书法的艺术影响
五.结论
丁、参考文献
 
 
 
 
 
 
乙.关键词
1.平原郡太守
2.颜平原
3.禇遂良
4.张旭
5.颜体书法
6.艺术风格
7.艺术影响
8.超越时空
9.體態端莊
10.刚柔相济
 
 
 
 
 
 
 
 
 
 
丙.正文
简论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
一.前言
颜真卿用自己的大手笔,为中国书法史写出了浓重的一页。颜真卿用自己坚贞不屈忠臣形象,在无数中国人的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颜真卿所写的“颜家庙碑”;“郭家庙碑”,“颜勤礼碑”等,都是千古不朽的范本式的作品。颜真卿书体的艺术风格,已经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高的典范。颜真卿面对“书贵瘦硬方通神”这一古代审美理想,大胆地反其道而行之,他提出丰腴和筋肉饱满的艺术主张。为了讨论研究颜真卿的一生,为了讨论研究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及其影响,笔者特地撰写此文,作为引玉之石奉献于方家之面前。
二.颜真卿的一生

颜真卿生于公元709年,公元785年去世。颜真卿在世七十六年。他是一位有骨气的对后世有极大影响的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祖籍是山东琅琊临沂。颜氏随晋元帝渡江侨居建康上元【今江苏江宁】始,经历七世,成为江左之望族。至北齐,五世祖颜之推率其颜氏家族涉居雍州万年。后来,颜真卿之高祖颜思鲁因奉迎李渊入关,被授秦王府记事。颜思鲁之子颜师古官至秘书监,成为唐朝之新贵,遂移居京兆长安县【今陕西西安】敦化坊。至颜真卿,业已四代。

 

颜真卿,二十五岁时进士及第。这一年正是开元二十二年。翌年,擢拔萃科,颜真卿被授校书郎一职。任职二年,因其母亡而去职。至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秋日应“博学文词秀逸科”,以资授醴泉尉,秩满迁长安尉,改监察御史。其后,颜真卿历任殿中侍御史,东都畿采访使判官,再入御史台为侍御史。随后,迁兵部员外郎。天宝十二载【公元753年】,颜真卿出任平原郡太守。两年后,颜真卿因守城抵御安禄山之叛而名扬天下,有“颜平原”之称。唐肃宗朝,颜真卿初为刑部尚书,后为蓬州长史。唐代宗朝,颜真卿先后任户部侍郎与吏部侍郎。后官至尚书右丞与刑部尚书。永泰二年【公元766年】,颜真卿遭权相元载排斥,坐以诽谤朝政罪,贬为峡州别驾,未至任,改吉州别驾。大历三年【公元768年】,颜真卿任抚州刺史,后迁湖州刺史。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八月,颜真卿入朝为兵部尚书。除吏部尚书。

颜真卿在唐德宗时代,任礼仪使,后改太子少帅,除太子太保。唐建宗四年【公元783年】,颜真卿奉使宣慰淮宁节度使李希烈,遭扣囚。至贞元元年【公元783年】遇难。颜真卿享年七十七岁。

三.颜体书法的艺术风格之我见

颜真卿的家族,乃古代之名门望族,书香门第。颜氏家族以儒雅传家,注重书法,乃是其一贯之文化传统。颜氏六世祖颜协,以其专攻草书和隶书,至其名扬天下。颜氏五世祖颜之推,却将书法视之为“杂艺”。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之中告诫颜氏后代:“此艺不许过精”。颜之推还说:“慎勿以书自命”。笔者认为:学习书法,以实用记事为主,在反复演习中求变化,在自娱自乐中求随意,只是一条书法的成功之道。颜真卿幼年秉承家教,认真研习书法真谛,不求其名,而终成一代大书家。颜真卿的楷书,一反初唐之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颜真卿的楷书,其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颜真卿的书风,完美地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之风度。颜真卿书风,是伟岸高尚人格与炉火纯青书艺之浑然一体的结合。文如其人,书如其人。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是其书法美与人格美二者完美结合之典例。颜真卿的书体被人们称之为“颜体”。颜真卿与柳公权被人们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美誉。

 
颜真卿幼承门业,并重真草。颜真卿之书法,初学禇遂良,后得笔法于张旭。经过反复揣摩演练,颜真卿逐渐形成自己独有的书法艺术风格。颜真卿之书法,已经彻底摆脱了初唐之风范,创造了盛唐时代之新书风。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结字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方中见圆,具有一种向心力。众所周知,颜真卿用笔浑厚强劲,讲究笔法,善用中锋。颜真卿之书法,饶有筋骨,亦有锋芒。纵观颜书,一般而言,其横画略细,竖画和点,撇和捺略粗。颜真卿的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繁荣气象。
颜真卿所书的“多宝塔感应碑”,乃是其真书作品之代表作之一。我们看到:“多宝塔感应碑”其用笔之清劲流畅,其结体之匀稳严谨,堪称“前无古人”。颜真卿所书的“东方朔画赞”,为其中年得意之书。古人评“东方朔画赞”曰:“神明焕发而时出姿态,不失清远”。“多宝塔感应碑”和“东方朔画赞”,此二碑皆是颜真卿中年之时创作的楷书经典。二碑之书写时间,仅隔两年之久。
颜真卿的行书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觉。颜真卿的行草书,成为古代书坛之又一新亮点。
颜真卿的行草书作品比较多,其代表作有“祭侄季明文”,亦称“祭侄文稿”。“祭侄文稿”作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此乃颜真卿为祭其侄子季明而书。季明横遭杀戳,正值英年。季明归葬时已失身躯,仅存头颅。颜真卿看到这种情景,不由悲恨交加而抚今追昔。故其在执笔作文之际悲愤交加而涕泪俱下,情绪激愤。颜真卿抑制内心情感之巨大波澜,挥笔书写,将自己心中对于敌人的仇恨,将自己对于侄儿的怀念,迅捷地写进作品。颜真卿行书顿挫纵横,一泻千里,其文稿终为前无古人之千古绝唱。“祭侄文稿”是稿本,其中删改涂抹之处,可见颜真卿为文构思之心路历程。纵观“祭侄文稿”,情怀随书法起伏,胸臆毫无掩饰,写得神采飞动,深得自然之妙也。“祭侄文稿”中所有的竭笔和牵带的地方都历历可见。“祭侄文稿”,通篇使用一管微秃之笔,以圆健之笔法,有若流转之篆书。“祭侄文稿”,自首至尾,前后一气呵成,其书风流畅而潇洒。正是因为“祭侄文稿”之奇绝,后世评论家一致认为:“兰亭序”之后,唯有此书为高也。故此,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有“天下第二行书”之誉。陈深在“停云阁帖题记”中写道:“此帖纵笔浩放,一泻千里,时出遒劲,杂以流丽,或如篆籀,或若镌刻,其妙解处,殆出天造,岂非当公为文而于字画无意于工,而反及其工邪”。
颜真卿另一行草书代表作“争座位帖”,书于唐广德二年【公元764年】。颜真卿为了维护大唐纲纪,仗义执言,怒斥奸臣,忠义之气洋溢在字里行间。颜真卿的“争座位帖”,其书风随意自如,天真烂漫,其淋漓挥洒之处,如行云流水。颜真卿的“争座位帖”,被米芾称之为:“鲁公行书第一”。

颜真卿书法艺术之炉火纯青,在其四十六岁时所作的“东方朔画赞”中已初具端倪。我们在“东方朔画赞”中看到,颜真卿成功地将行草书中参入篆籀笔意之笔法,合理地融于楷书之中。我们在“东方朔画赞”中看到,作品加重了笔画的厚重感。我们在“东方朔画赞”中看到,其作品最大程度地利用每格空间,使整篇作品具有宽博雄浑,大气磅礴之全新感觉。

 

此外,颜真卿著有:“吴兴集”,“卢州集”,“临川集”等著作。颜真卿一生书写碑石之主要作品有:“谒金天王神祠题记”;“臧怀恪碑”;“郭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等。引人瞩目的摩崖刻石:“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最大的楷书。“大唐中兴颂”,不仅方正,而且平稳,乃颜真卿大字楷书之传世力作之一。“大唐中兴颂”,

四.颜体书法的艺术影响

 
旧唐书·颜真卿传”如此评介颜真卿:“真卿少勤学业,有词藻,尤工书。”颜真卿经历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和唐德宗四朝,在史学家的笔下,他是以一位忠于社稷的忠臣而出现在历史舞台之上。后来,随着颜真卿的书法声誉日隆,书法名气直接趋近于书圣王羲之。后来,乃至于出现二者之并驾齐驱的说法。毋庸置疑,颜真卿成为名符其实的一代书法大师,这是一条没有任何争议的历史定论。
颜真卿书法艺术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与他的政治品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的。颜体书法之所以为历代统治阶级所重视,其流传之广泛,其影响之深远,堪称“独步天下”。这不仅是因为颜真卿书法,冲破“二王”书体之束缚,其书风标新立异而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由于颜真卿的忠节及其对于朝廷的忠心耿耿。颜体书法的独特书法风格,颜体书法所拥有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是别的书家所没有的。颜体书法独特之书风,更加符合儒家雅正的艺术审美标准,所以得到后来的书法家的追随与青睐。正所谓书如其人。人们认可颜体书法,也同时褒扬颜真卿的忠义之气,二者相辅相成。众所周知,颜体书法自始至终洋溢着一股忠义之气和浩然之气。学书者看到颜体书法,便会首先想到颜真卿的忠君思想。如此地代代相传,颜真卿忠臣之名得以传播,颜体书法艺术逐渐从而发扬光大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是唐代艺术影响力最大的书法家。颜体书法,不仅可以用于小楷,而且适用于大字榜书。正是因为这一重要原因,颜体书法出现之后,学者及仿效者众多。颜体书法,对后世书法艺术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以后的很多书法名家,都从颜体书法的成功之中,汲取许多有益的经验。一千多年来,颜体书法是我国书坛上影响最大的一种书体。
颜体书法在宋代的地位最为显赫,宋代书家无一不受其影响。宋庆历与元丰年间,蔡,苏,黄,米四家,摈弃阁帖,师法唐碑,遂使宋代书学真正复兴。宋嘉佑年【公元1056年至1063年】宋敏求编辑的十五卷本“颜鲁公文集”,成为当时学者之必读文本。根据史书记载,颜体书法在宋代极为人们珍重,其流行之广,摹习者之众,空前未有。米芾称:当时“韩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书”。后来宋代的韩琦因学习颜体书法,而成为有影响力的书法家。有人如此评说:“宋人行书,无不出颜鲁公”。
元代社会,其书风依旧沿袭两宋之风,书法界依旧宗法颜氏书体。元代书风,对于颜体书风亦步亦趋的潮流,并没有任何之改变。书法界对于颜氏书体崇拜至极,但很多人是依样画葫芦,元代缺少出类拔萃之颜体的大书家。明代之后,帖学复兴,学书者大抵不出赵孟頫之书的范围。明代之时,学颜体书法而又能独树一帜者,仅有李东阳【公元1447年至1516年】一人也。明朝李东阳学颜体书法比较到位,他的行书用笔矫健,不失颜书之规矩。清代道光年之后,帖学由盛转衰。清宣宗统领朝野,整理文字,崇尚唐代之书风。上行下效,于是举国上下学习颜体书法之人日益增多。纵观清代之大书家,学颜体书法之佼佼者,当属刘墉,钱沣,伊秉绶,何绍基和翁同龢等人。刘墉学颜体书法,兼用魏碑手法,结体森严而和宛通灵。钱沣学颜体书法,旁涉褚遂良,尽得颜书“神秘”之气。伊秉绶学颜体书法,用隶笔写之,气韵浑厚,深得颜书之真谛。以学习颜体书法而名声显赫者,乃何绍基也。何绍基认真学颜体书法几十年,他用笔空灵洒脱,令人耳目一新。翁同龢写颜书,气度浑厚,堂宇宽阔,用笔取之于隶法。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颜体书法的艺术影响是巨大的,也是超越时空的。
五.结论

1.史学家范文澜对颜真卿评价道:“初唐的欧、虞、褚、薛,只是‘二王’书体的继承人,盛唐的颜真卿才是唐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笔者同意范文澜对于颜真卿书法的评价与结论。颜真卿的书法,具有划时代的创造意义。在中国书法史上,能与书圣王羲之相提并论的大书家,笔者认为只有颜真卿。颜体书法,对唐代以后的书法艺术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颜体书法的艺术影响是巨大的,也是超越时空的。
    2.颜真卿是唐代第一忠臣。颜真卿任平原太守之时,因为领导大唐军民抗击安禄山叛军而闻名于世。安史之乱之时,安禄山起兵范阳,河北各郡皆降服。唐帝国大厦危在旦夕之关键时刻,唯有颜真卿固守平原城,率军誓死抵抗。颜真卿当时被推举为义军盟主,自此,他顺理成章成为反安禄山叛军的领袖人物。毋庸置疑,颜真卿为了唐朝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来,颜真卿奉唐德宗之命,前往叛将李希烈处劝降。颜真卿在叛军的威胁利诱之下,宁死不屈而不幸遇害。文如其人,书如其人。颜真卿用一生之忠烈,完美演绎了一位忠心耿耿的忠臣形象。作为一个正直的人,颜真卿亦是字如其人。颜真卿作书,自始至终均用正锋运笔。这种中锋走笔的笔法,能够淋漓尽致地发挥颜真卿内心世界的沉着刚毅之美。有人这样评价颜体书法:“平正中求險峻,既筆意相連,亦筆斷意連。力求古樸莊嚴,遒勁豪宕”。笔者认为颜体书法的主要艺术特点为:“體態端莊雍容大方;疏密適當,避讓得體;筆力雄健,刚柔相济”

 

3.颜真卿的书法,初学禇遂良,后又得笔法于张旭。颜真卿在析取前辈书家艺术精髓的基础上,潜心刻苦研习,经过几十年代艺术历练,终于创造出“颜体书法”。唐代中期,颜体书法是一种前无古人的新书体,莘莘学子竞相学习并以此为荣耀。颜体书法彻底摆脱了初唐的书法风范,创造了新的时代书法艺术风格。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其字形由初唐的瘦长变为方形。颜体书法,方中见圆,极具向心力。颜体书法,用笔浑厚而强劲,中锋笔法,钢筋铁骨。颜体书法,其横画略细,其竖画,点,撇与捺略微粗一点。颜体书法的这一书风,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笔墨当随时代。颜体书法乃是大唐盛世的一种真实写照。颜真卿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结构沉着,点画飞扬。颜体书法,是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艺术里程碑。笔者以为:我们对于颜真卿生平事迹的介绍,我们对于颜体书法影响之评价,我们无论怎样地评论,都是不会过分的。因为颜真卿的忠烈一生及其在书法艺术上的成就,是真实历史所记载的。

 
丁.参考文献
1.“笔墨烟云”【百花文艺出版社】作者:丁建顺 著.
2008年10月第一版。

2.“中国书法史”【江苏教育出版社】作者:朱关田.著

 
2007年1月第一版
3.“书法之美的本原与创新”【人民美术出版社】陈廷佑.著
1999年12月第一版
4.“中国绘画美学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张强.著
1993年12月第一版
[黄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