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历程

 xxcd 2012-11-12

论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形成历程
/张同建 [摘要] 本文简略介绍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书法艺术风格变化 的历程,采取经典提取式、分割放大式将颜真卿的书法艺术风格 形成的历程分为三个阶段,即早期、中期、晚期。通过大量颜真卿经典作品以及历代书论家对颜真卿的评价作为论据, 分别颜真 卿早、中、晚期书法艺术风格特征、人生阅历的变化进行深入分 析,以及这三个阶段的递变过程。 [关键词] 书法艺术 风格 历程

颜真卿(709—785),唐代著名书法家,字清臣,祖籍琅邪 临沂人。历任太子太师、监察御史、吏部尚书、刺史等职,葬于南郊三兆。 在唐代,灿烂多姿的文化艺术几乎发展至顶峰,能记录于历 史的大家层出不穷, 风格各异、 技艺高超, 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 不论是绘画还是书法,都涌现出大量的经典。吴郡孙过庭《书谱》(687)中云:古之善书者,有钟张之 绝,有二王之妙,其余不足以观之。可以看出在唐代书法艺术理论完整性已经达到了很高的高度, 能够综合对唐代及唐代以前的 书法艺术进行了归纳,已具有良好的审美观和很强技法能力、归 纳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孙过庭与颜真卿不是同时期的人,彼此之间相差近百年,固然孙过庭没见过颜真卿的书法。 有理论家提出了一个观点, 历史上唯一可以与书圣王羲之媲 比的是颜真卿。这话题争论不休,当然我也不加以断言。颜真卿留存的书法很多了,而且大量的都属于经典,下面简略归纳颜真 卿的书法艺术风格形成的变化历程。 从颜真卿的年龄大致分为三个大节。一节是 45 岁以前,称 为早期;二节是 45 岁至 60 岁,称为中期,也称为成熟期;三节 是 60 岁至寿终,这时期人书俱老,称为晚期,也称为巅峰期。

一、 森严出困,细腻婉柔 在颜真卿的志学之年时候, 书法艺术已经非常繁荣的地步, 皇室已大量收集张芝、二王等前辈书家的真迹,找工匠做拓本分 赐诸王,为推动书法艺术发展做了很大贡献。颜真卿出生至 45 岁时间段,即早期,颜真卿与徐浩、李阳冰、岑参、韩择木,贺 知章大文豪为友。颜真卿 26 岁举进士第,登甲科。颜真卿早期 书法艺术成就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高度, 不过对他我们总是以历 史来要求,总是太苛刻,相对于他后来的书法表现为不成熟。早期书法显示出了森严、精到、细腻,然而也有华媚之嫌。 45 岁前的作品《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唐工部尚书郭虚己碑》、《郭揆碑》、《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佛塔 感应碑》等等,估计也是很多,也许有当时或历史的原因,今天 可以看到的就相对较少了, 也是对于研究颜真卿早期书法艺术的一项缺憾。不过多宝塔特征性很强,可以代表他早期的艺术。多 宝塔为颜真卿 44 岁时书,字径核桃大小,极为世人所重,在当今书法教学中也是把多宝塔作为范本在临习。多宝塔是岑勋撰, 颜真卿书正文,徐浩隶额,现存于西安碑林,内容大致写的是西 京千福寺沙门楚金夜读《法华经》,常见多宝佛塔,遂立志建塔之事。颜真卿是唐代的正统儒家,也信佛教,书写此碑,自然恭 谨诚恳。此碑已初步形成了雄浑的风格倾向。其起、行、止 都有明显的交代、结体平稳谨严,一丝不苟,匀称缜密,墨酣意 足, 在笔墨流动处颇显媚秀之姿。 此书保留晋和初唐楷书的风韵,可见颜真卿注意从民间书艺中汲取营养, 同时在笔法上与徐浩不 乏有雷同之处,又有比张旭《郎官石柱记》气韵相出。清王澍跋 此碑说:鲁公书此碑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其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对于颜真卿早期的书法艺术就简而言之。

二、雄浑庄重,顶天立地 在颜真卿 45 岁至 60 岁之间书法进入了成熟期,从艺术年龄 上作为中期, 中期的书法艺术几乎占了颜真卿整个艺术生命的八 九。古语云: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从一个人

的思想境界来讲,那段年龄的颜真卿固然是对书法艺术理解,对 生命价值、对人世间轮回的理解有了更高的认识。有了这样的境 界的才能奠定他艺术成绩。颜真卿在中期个人精力极为旺盛,内涵丰富,神采与形质兼具,人格与学问共济。这一成熟期的艺术 价值是最值得研究和考证。 《东方朔画赞碑》(754 ),全称《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 赞碑》,为颜真卿 46 岁时所书,大楷,字如小碗般大小。值得注意的是,此碑碑阳有篆书书额,碑阴有隶书书额,清俊秀丽, 不为当时很多篆隶高手之下。书写此碑正值颜真卿壮年,意气风 发,官至太守,其书法在社会上已有了一定名气。此碑笔墨酣畅淋漓,点画刚峻、竖画康健、横画有律,均匀得体,中锋运笔, 沉雄深稳。 这些都可以看到颜真卿在形质与神采上已经隐约突 破二王风范而以壮美结实为其审美特质, 开始伸出出颜体风格的 嫩芽。其一用笔从外形上显得笨拙,反复品味又觉得拙而出雅;其二字型趋于方圆, 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 俗而不俗, 乖而不媚, 所谓拙美风格之始也;其三与王字一路的风格相比,视乎缺少了 那种温纯,但用笔粗而不莽,在开始打破左低右高的间架。清王澍《虚舟题跋》评评论颜真卿:真不及草,草不及稿。 中期行草书代表《祭侄文稿》(758 ),墨迹,是颜真卿 50 岁书, 这一年了社会发生诸多变化, 颜真卿本人的工作也发生变化, 导致他的各项生活遭到了前无所有的挫伤,心境是为彼起此浮,官至刺史(相当于地市级一把手)。《祭侄文稿》中讲述,常山 太守颜杲卿父子一门在安禄山叛乱时,挺身而出,坚决抵抗,以 致父陷子死,巢倾卵覆取义成仁之事。季明为杲卿第三子, 真卿堂侄。其父与真卿共同讨伐安禄山叛乱时,他往返于常山、 平原之间,传递消息,使两郡联结,共同效忠王室。其后常山郡失陷,季明横遭杀戮,归葬时仅存头颅。颜真卿提笔欲书,悲愤 交加,情不自禁,一气呵成此稿。故用笔纵横挥洒,姿态横生, 不经意而有自然生动之妙。通篇波澜起伏,时而沉郁痛楚,声泪俱下;时而低回掩抑,痛彻心肝,堪称动人心魄的悲愤之作。元 鲜于枢在《书跋》中称:唐太师鲁公颜真卿书《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书,这样的评价为历代书家公认。《祭侄文稿》有 三大特色:一是圆润为主,中锋行笔,处处藏锋。笔法显得相当的老道,转折处,或化繁为简、杀笔狠重,自然流露。二是章法

上达到去俗登仙。与王字的秀逸妩媚,变为宽绰、自然疏朗的结 体,点画外拓,弧形相向,顾盼呼应,形散而神敛。字间行气, 随情而变,不计工拙,无意尤佳,圈点涂改随处可见。在不衫不履的挥写中,生动多变。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刚烈耿直的颜真卿感 情的起伏和渲泄。行笔忽慢忽快,时疾时徐,欲行复止。字与字 上牵下连,似断还连,或萦带娴熟,或断笔狠重;或细筋盘行,或铺毫直下,可谓跌宕多姿,奇趣横生。集结处不拥挤,疏朗处 不空乏,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深得计白当黑之意趣。 行与行之间,则左冲右突,欹正相生,或纽结粘连,或戛然而断, 一任真性挥洒。尤为精彩的是末尾几行,由行变草,迅疾奔放,一泻而下,大有江河决堤的磅礴气势。至十八行呜呼哀哉, 前三字连绵而出,昭示悲痛之情已达极点。从第十九行至篇末,仿佛再度掀起风暴,其愤难抑,其情难诉。写到首榇两字时, 前后左右写了又改,改了又写,仿佛置身于情感旋风之中。长歌当哭,泣血哀恸,一直至末行呜呼哀哉尚飨,令人触目惊心, 撼魂震魄。三是渴涩生动的墨法。此稿渴笔较多,且墨色浓重而枯涩。 这与颜真卿书写时所使用的工具, 短而秃的硬毫、 焦浓墨、 燥纸有关。 这一墨法的艺术效果与颜真卿当时撕心裂肺的悲恸情 感恰好达到了高度的和谐一致。 同年还有《祭伯父文稿》,信札的形式出现。现以刻本行世,用笔或行或草,刚劲圆熟,在中锋运转,用笔纵笔,不计工拙和 布局。不过比起《祭侄稿》有很多雷同之处,但用笔及其神韵还 有稍逊一筹。 对于颜真卿的行草书,在中期已达到书法艺术的极点。其中《争座位帖》(764 ) 与《祭侄文稿》、 《告伯父文稿》并称三 稿,又称《争座位书稿》、《与郭仆射书》等。该帖传世刻板 很多,据朱关田《颜真卿年谱》介绍,至少有 12 种。《争座位 书稿》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苏、黄、米、蔡无不摹习之。此帖 系颜真卿与尚书右仆射书。直言指谪郭英于安福寺兴道会上,藐视礼仪,谄媚宦官鱼朝恩,致其礼遇高于六部尚书之事,字里行 间,洋溢着忠义之气,读之令人肃然起敬。总体来看真卿叙事抒 情之作,虽系书稿,但由于笔法精熟,在抒情达意的同时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功力。 《争座位帖》 与王羲之的 《兰亭序》 有行书双 璧之称,历代十分珍视。米芾《宝章待访录》云:字字意相联

属飞动,诡形异状,得于意外,世之颜行书第一书也。《争座位 帖》 是颜真卿以篆籀笔法书写行书的成功之作。 其用笔圆劲婉通, 特别是提笔转换时深藏圭角,笔锋过处如屋漏痕,点画凝重而不板滞,豪放逸宕而不流滑,真力弥满,气势充沛。而这也正是他 推陈出新、创立个人风格的一个重要因素。细看此稿的用笔,可 以充分体味到作者主张的屋漏痕的笔意。阮元对此帖线条意 蕴及其运动态势所作的譬喻很恰当:《争座位帖》如熔金出冶, 随地流走。作者在用笔中还善于以方破圆,时出顿折,间跃锋芒,在圆活遒畅的笔致中透露出刚俊坚毅的骨气。清杨守敬《学 书迩言》称:行草自右军后,以鲁公此帖为别格,绝去姿媚,独 标古劲。何子贞至推之出《兰亭》上。此帖信笔而书,点画所至,真趣盎然,意态连属,飞动诡异而出于意外;笔墨淋漓,既以神 行,而真行草三法皆备;忠义之气充塞,而字间奇劲,虽雷霆斧 钺,凛然不可犯。 就在 56 岁, 颜真卿将楷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面, 代表作 《郭 氏家庙碑》(764 ),又名《郭敬之家庙碑》,全称《有唐故中 大夫使持节寿州诸军事寿州刺史上柱国赠太保郭公庙碑铭》。此 碑笔画一丝不苟,庄重雍容,用笔流畅爽朗,圆劲雄健,左右竖笔略向内弯,间架宽博中疏,丰腴恬适,气骨风流,且具清灵古 拙韵趣, 诚为其中晚期书法艺术典型作品。 清王澍跋此碑说:今观此书, 《自书告身》 与 略同, 而朗畅处更出 《自书告身》 之上。

三、 去俗登仙,行走自如 在颜真卿 60 岁左右的那段时期里, 文化艺术更是繁荣之极, 诸如怀素、杜甫等时代人物的出现, 他经历了人生中的风风雨雨, 看透世间的来来往往,对于书法艺术以达到去俗登仙,行走自如 的境界。这时候颜真卿任抚州刺史,在公务之余,游山玩水,心境变得豁然开朗。迄今所见颜真卿最大榜书逍遥楼, 赫赫 三个楷书大字是颜真卿 62 岁时所书,字近三尺,原大书写,一 丝不苟,可见其气盛魄强。书体端庄浑厚,茂密雄强, 正不拘窘, 庄不板滞,是迄今所见最大的颜书,也是颜体中风格独特的 一幅匾书。


晚期代表作之一《麻姑仙坛记》,全称《有唐抚州南城县麻 姑山仙坛记》。颜真卿时年 63 岁,正值仕途失意之际,此作反映其有问道向禅的心境。《麻姑仙坛记》楷书大字本,字径约 5cm,为颜真卿变法初具规模时的代表作。与早期的《多宝塔碑》相比,面目完全不同。文字胜于重刻本,唯其书法各异,多作俗 书或通用字,如从、光、或、召、异、流诸字,全不见颜真卿平常手法,此作打破横细竖粗、四平八稳的规范,碑中不少字一 反常态,横粗而竖细。的捺笔几乎无波脚,显得含而不露,近乎篆法。这时,颜体正趋于成熟,笔法、结构 随机应变,有许多字的结构和用笔近乎丑怪,这是颜真卿有意追求朴拙之美,有助于丰富书法的表现力和审美情趣。历代书法家 偏好此记。宋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说:笔画巨细皆有法,愈看愈佳,然后知非鲁公不能书也。宋朱长文评为秀颖超举, 象其志气之妙”(《续书断》)。清何绍基独爱此碑。他认为此记神光炳峙,朴逸厚远,实为颜书各碑之冠”(《跋黄瀛石大字 麻姑仙坛记摹刻本》)。 另,传世的还有小字本《麻姑仙坛记》,极为精彩。清王 澍评道:颜鲁公书,大者无过 《中兴颂》 小者无过 , 《麻姑坛》 。 然大小虽殊,精神结构无毫发异。熟玩久之,知《中兴》非大, 《麻姑》非小,则于颜书思过半矣。”(《虚舟题跋》) 颜真卿在 63 岁至 65 岁期间我们能够看的经典作品很多, 具 有代表性的有《中兴颂》、 《八关斋》、 《宋碑》、 《元结墓碑》。 这段时期的书法艺术风格古雅豪放,宏伟轩昂,沉著痛快,历代书法理论家对此评论甚高。 董逌《广川书跋》说:颜太师以书名时,而此尤瑰玮,故 世贵之。今数百年藓封莓固,远望云烟外,至者仰而玩之,其亦天下之伟观者耶! ”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称:《八关斋》骨肉匀停,绝不矜才使气,昔人以为似《鹤铭》,诚为近之。宋黄庭坚《论书》说《宋碑》(772 )奇伟秀拔,奄有 魏晋隋唐以来风流气骨。晚期行书代表《刘中使帖》(775 ),又称《瀛州帖》。信札,行书,墨迹本。此帖与《与蔡明远帖》内容虽同属一般书信, 但有一种欣慰之情溢于笔端。《蔡帖》锋多敛含,此帖则锋芒耀

露。前者律动怡缓,此则急湍迸流。字末笔拖长竟占一行,其欣慰之情,一抒为快。且情未尽,意未完,故其下半篇之字比 上半篇更大,如心胸舒张,激情不已,线条更加遒逸联绵。明文 徵明在帖后跋语中说:徵明少年时,尝从太仆李公应祯观于吴 江史氏,李公谓鲁公真迹存世者此帖为最。徵明时未有识,不知 其言为的。 及今四十年,年逾六十, 所阅颜书屡矣, 卒未有胜之。又说:神气爽然,米氏所谓忠义映发、顿挫郁屈者,此帖诚有之,乃知前辈之不妄也。晚期楷书代表作《颜勤礼碑》(779 ),全称《秘书省著作 郎夔州都督府长史上护军颜公神道碑》。现存于西安碑林,此为 颜真卿 71 岁时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书体大气磅礴,雍容华 美。 此碑是颜真卿书法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作品。从字形上看, 改变了二王以来右肩微耸的欹侧结构,而借鉴篆隶书法,用 较为平正的笔画,左右基本对称,示之以正面形象。从用笔看,他注重一个字,有颜筋柳骨之称。所 谓颜筋,即字外显出肌肉丰满的力感,内里却骨骼健强。颜 书用笔多以篆法为之,每一笔均凝神静气,使毫摄墨,不令溢出 笔画之外。 因用中锋书写,故圆厚而有立体感。 他用笔涩而不滑, 如同屋漏痕,自然含蓄,骨气内蕴而又刚劲不挠。 在结体上既有规矩而又不为法度所囿, 因字设体, 随类赋形, 根据字的不同结构作巧妙处理,显示出楷书的重心安稳,结构停匀,四外撑足,外密中疏,展蹙分明,避让有序,形成豁达端庄、 大方雍容、遒劲豪宕、舒展开阔的特点。 《颜勤礼碑》在布局上也显示出颜体的气势美。整篇如 排兵布阵,戟戈森森,纵横成列,整齐大度,浑然一体。在庄严整齐的前提下,做到了黑白互用,疏密得体,揖让有致,顾盼生 姿。 晚期的楷书代表作《颜氏家庙碑》此碑是颜真卿 72 岁时为其父颜惟贞书立。其意在发扬祖德,敷演家声。颜真卿将自己一 生功业德行告诸先人,心境肃穆平和,庄重笃实。此碑书法沉雄 宏恣,巧拙相生,也最能体现颜书成熟以后的独特风格。其书气魄浩大,不使小巧;筋骨刚健,用笔凝重;形质朴拙,不敷雕饰;

韵味醇厚,与日芳烈;端庄严正,精神浸人。因此,备受历代书 家推崇。 对于颜真卿一生来讲是一位忠实于王室的要官, 人格魅力极 高,晚年被叛军李希烈缢死在蔡州(今河南汝南),后来官军收复蔡州,鲁公魂归故里,皇帝废朝五日,长安城万人出巷,送一 代忠烈;从书法艺术来讲,他是一位影响书法史的书法大家,他 集中了一切圆、厚、沉、稳、拙、大等特点,创造出一种不同于二王的新的风格和境界。颜真卿其书法艺术价值达到一个高 不可及的地步,其书法艺术与人格品质可作为百世之典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