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短故事 2019-04-10 18:15:00 今天来分析《兰亭序》中的第九个字——“暮”字。 一、“暮”字浅说1.“暮”字很常用。 在书法创作中,“暮”是一个十分常用的字,很多诗词中都有它。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2.“暮”字的档案。 形声字。从日,从莫,莫(声母m)亦(韵母i)声。 本义:日落时,傍晚。引申为“时间将近,晚”的意思。 古字作“莫”,像太阳落到草丛中,表示天将晚。“暮”为后起字,其所从之“日”,表示“日日”、“天天”。“莫”与“日”联合起来表示“每天的黄昏”。 “暮”字属于上下结构、左右对称结构的字,通过对《兰亭序》中“暮”字结构的分析与把握,我们再写此类字时,就会达到“一通百通”的境界。 暮,傍晚 二、《兰亭序》中的“暮”字精讲(一)字形精讲 1.通过一正一倒两个梯形,掌握“暮”字的基本结构。 (1)倒梯形。从“草字头”两个短横的左右两边,分别下连中间“日”字的两肩,再继续下连到下面“日”字的两脚,正好形成一个倒梯形。这样,我们在处理“草字头”、两个“日”字的结构关系时,就会比较清晰、准确。 (2)正梯形。从“草字头”两个短横的左右两边,分别下连中间“大”字的撇画、捺画。这样,我们在处理“草字头”和中间“大”字的结构关系时,就会比较清晰、明了。 (3)然后,我们把一正一倒两个梯形接合起来,就基本处理好整个“暮”字的结构了。 “暮”字注意事项1 2.注意“草字头”的对称、和谐之美。 “草字头”基本是左右对称的,但是,这种对称属于感觉上的对称,而不是形式上的对称。 王羲之通过分别突出“草字头”左右两部分中不同笔画的方式,在不对称中营造了一种看似对称的视觉效果。 具体来说,“草字头”的左半部分突出横画,横竖交叉点位于横画的2/3处,从而极力向右靠拢“草字头”的中点;右半部分突出撇画,并极力向左下方延伸,撇到“草字头”中点。这样,“草字头”就为我们营造出一个对称、和谐的视觉效果。 3.“暮”字整体是向左方略微倾侧的,同时,又基本上是一个左右对称的结构。 因此,在字形、结构上还要注意以下两点。 (1)所有横向的笔画,都要向右上方大约15度的方向行笔。 (2)“草字头”与中间“日”字上端的交叉点,中间“日”字下端与“大”字的交叉点,包括“大”字本身中横画与撇画、捺画的交叉点,均位于有关横画的1/2处。 “暮”字注意事项2 (二)章法精讲 “暮”字与它上面“丑”字的章法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暮”字所有横向笔画的行笔方向,均与“丑”字中间长横的行笔方向平行。 2.“暮”字与“丑”字的纵轴线形成一种交叉关系,调整书写节奏。 “丑”“暮”二字的章法关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