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风·积微录】(2) “青衿”与古代士子服饰

 沪学 2019-05-22

“青青子衿”与古代读书人服饰。青衿:亦作“青襟”。《诗·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毛传:“青衿,青领也,学子之所服。”旧因以指读书人。杜甫《题衡山县新学堂呈陆宰》诗:“金甲相排荡,青衿一憔悴。”明清科举时代则专指秀才。青衿,“青”是指颜色,“衿”是系玉的佩带,古人的衣服领子是斜的和系玉的带子相连,所以衿其实就是衣领,青衿就是青色衣领的深衣。为什么古代读书人的服饰喜欢青色作为太学的学子常服呢?这主要是受限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古代服饰染色都是用植物染料或简单的矿物染料,而青色是古人最容易掌握的染色技能之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青色染料来自于蓝草,周王室尚赤色,而且只在礼仪活动时穿着;黄色呢,贵族阶层的专用色;黑色在先秦是平民颜色,为了显示区别,留给读书的士子的颜色只有白袍青领了。古代青赤黄白黑与五方五帝相对应,青帝是天帝的长子,也是掌管春季的天神,掌管东方,主万物生发,活力满满,而青年学子正处于人生的春季,借助于青帝的神力是再合理不过的了。图1是当代人穿着青衿的效果图,图2是又将以失败收场的读书人,脸上有一点无奈,图3为清代高中进士的考生,意气风发,前程远大。不过1905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明清之后的秀才被穿上青衿 甚至成为秀才的代名词(图为今人演绎效果图)

探头张望的读书人 又将以失败收场的读书人,脸上有一点无奈

高中进士的考生,意气风发,不过1905年科举制度就被废除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