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胃病大多数是吃出来的,改掉这3个习惯,才是对自己负责

 我爱你文摘 2019-05-22
胃病大多数是吃出来的,改掉这3个习惯,才是对自己负责

看到一组数据显示:中国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就有1.2亿,消化性溃疡发病率10%,慢性胃炎发病率30%,是全世界当之无愧的“胃病大国”。胃是比较脆弱的一个器官,我们让它多装饭菜,平时却很少关心它是否受得了?我们生活太忙碌,也把它忘到九霄云外。我们喜欢麻辣熏烤重口味,强迫它无条件接受,我们为了应酬,让它备受酒精摧残……如此反复,会让胃很受伤。其实,胃对食物很挑剔,生、冷、硬、酸、辣等刺激性食物会影响胃的工作,可能带来胃酸、胃胀、嗳气等症状,长此以往,可能患上胃溃疡、浅表性胃炎等胃病。俗话说食为天,胃为先,有个好胃很关键,否则吃啥啥不香。日常生活如何呵护我们的胃呢?建议大家远离这3种伤害胃的习惯。

胃病大多数是吃出来的,改掉这3个习惯,才是对自己负责

第一种:吃饭太快、狼吞虎咽,现代人越来越忙碌,有时候吃饭都是匆匆忙忙、狼吞虎咽,吃饭太快牙齿没来的急细细咀嚼,粗糙的食物会直接磨损胃粘膜,并增加胃的负担,我们每一个吞咽的动作,除了咽下食物,同时还有气体被咽下,吃饭是大的吞咽会咽下更多的气体,越容易有嗳气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因此养胃从细爵慢咽开始。

第二种:三餐不定时且饥一顿饱一顿的,不少上班族吃饭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个习惯一点也不好。人体是个生物钟,胃酸会随着生物钟进行分泌。一到吃饭时间,胃酸的分泌就会增加,如果此时没有食物供胃消化,它便会开始进行“自身消化”。“它会把本来用于保护胃壁的胃黏膜消化掉,久而久之,便会造成消化性胃溃疡。”另外,暴饮暴食又容易损伤胃的自我保护机制,胃壁过多扩张,食物停留时间过长,都会促使胃损伤。有人喜欢吃零食,经常吃零食常吃一些零食可能会破坏胃消化酶的正常分泌,胃经常要接受“不速之客”的打扰,不能得到充分休息,就容易积劳成疾。

胃病大多数是吃出来的,改掉这3个习惯,才是对自己负责

第三种:饮食中的口味过重,无辣不欢、无咸无味等饮食方式,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吃辣椒确实很“爽”,但是辣椒中含有辣椒素会引起胃酸分泌增加,刺激黏膜充血水肿,加速肠胃蠕动,引起腹泻、腹痛等症状,对消化功能也会有影响。另外,时下正值炎炎夏日,很多人喜欢吃雪糕等冷饮,其实胃对外界的气候和温度很敏感,人体受到冷空气刺激后,胃就会发生痉挛性收缩,从而引发胃疼、消化不良等症状,贪吃冷饮、凉性的瓜果也会容易是胃部受寒,从而影响胃肠道的功能。

另外,酒精对胃黏膜也有损伤,胃粘膜被长期反复刺激,不断的经历损伤修复,再损伤的过程,这个过程慢慢就会导致慢性胃炎,最终胃肿瘤埋下祸根。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