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词中的历史(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昵称535749 2019-05-22

历史爱好者,宋明清制度与文化爱好者05-17 11:19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

宋 ·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这首词由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作于南宋宁宗嘉定年间,辛弃疾因为主战派宰相韩侂胄当政而再次被启用,出任镇江知府,此时的辛弃疾已经六十多岁,仍然豪情万丈,意图北伐收复失地,但他已经年老力衰,报国无门,只能凭高望远,抚今追昔。

这首词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典故。

京口代指当时南宋两浙西路的镇江府,隔长江北望淮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感叹南宋立国八十年已经没有孙权那样有心入主中原的英雄。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小名寄奴),刘裕曾经率军北伐,收复失地,奠定了南朝的基础。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然而元嘉年间,刘裕的继任者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没有能够像汉武帝北伐匈奴那样(封山记功狼居胥是霍去病北击匈奴的典故),却反而让北魏太武帝拓跋焘乘机挥师南下,兵抵长江北岸而返,遭到对手的重创,北望追兵泪下无数。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这个四十三年指的是辛弃疾来到南宋四十三年,辛弃疾原本出生在已属金国的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公元1140年,南宋高宗绍兴元年,也正是岳飞被杀的这一年,冥冥之中似乎是一种缘分),他的归途恰是因为金主完颜亮撕毁《绍兴和议》南下伐宋,年轻的辛弃疾加入山东义军袭扰金军后方,并在完颜亮死后率军归宋。远望中原,仍然记得,当年归宋途中,亲眼目睹限于战火的淮南地区,扬州是淮南东路的治所,所以扬州路通常代指淮南东路,淮南经历建炎和绍兴年间两次战乱,已经残破不堪。

“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北魏孝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佛狸祠就是当年拓跋焘南征在长江北岸瓜步山的行宫。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弃疾以廉颇自比,表达自己年岁日长但报国之心未变,叹此时报国无门,中兴无望。

50050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