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小白这么火,为何“败”在了销量?

 仙熊 2019-05-22

来源:营销通(ID:iyingxiaotong)

这年头,没看过几句江小白的经典文案,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都不好意思出门社交。

可就是这样一个“白酒市场新神话”般的存在,却存在一个大众容易忽略的问题:品牌传播十分到位,消费转化却极不乐观!

别说与茅台、五粮液、剑南春等老牌企业相提并论,它的销量连新品牌“歪嘴郎”、“老村长”等都比不过。

所以说,江小白这么火,却败在了销量。

1

品牌声量比肩国酒,

销量却是县级水平!

在中国数千年的酒文化历史中,白酒一直是政治人物、文人墨客的情感寄托。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豁达,还有“美酒一杯诗百篇”的潇洒,也有“借酒浇愁愁更愁”的怅然。

于是在现代,白酒品牌的营销推广,大多侧重在历史传承及身份归类上。而在这一大环境背景下,2012年诞生的江小白显得极为另类。

相较于突出尊贵、厚重,江小白,从一开始就有意识地以“文艺苦逼男青年”的形象出镜,瞬间获得了极高的品牌辨识度。

与此同时,江小白的品牌定位呼之欲出——聚焦年轻群体,主打“年轻小酒”概念。

围绕这一定位,江小白设计了一系列运营策略。最鲜为人知的便是,江小白的文案及表白瓶产品包装,经过前期的准备后,其效果在2016年迎来爆发,触发了巨大的流量,带来了海量的品牌曝光。

江小白不仅与杜蕾斯并列,成为新媒体文案圈的热门选题,还成为了重庆的新名片;它独具一格的消费者沟通策略,也收割了一大波年轻粉丝。

然而,江小白从白酒市场中开辟新品类的想法很勇敢、很美好,但现实却很残酷,最直观的反映便是销量。

按照江小白离职的某高管所称,江小白的年销量已经达到了10个亿,在市场容量高达六七千亿的白酒行业中,这个数字简直不值一提。

一方面,它的传播力足以比肩茅台、五粮液;另一方面,销量却仅相当于某些县级酒厂,跟一线品牌几十倍上百倍的差距。

广告大师奥格威举过“两个政治家演讲”的例子:一个政治家演讲后,大家称赞讲的真好;另一个政治家演讲后,大家纷纷抄家伙要追随他!

江小白就是如此,赢得了口碑,口袋依旧是瘪的。

2

别在石头上挤牛奶!

江小白现时的遭遇,始于一开始的定位方向就不讨好,用科特勒的话说便是“在石头上挤牛奶”。

年轻人从来都不是白酒的主要消费人群!而江小白做的事,就是让他们接受白酒文化和新标准的白酒产品,显然吃力不讨好。

一方面,培育以年轻人为主的白酒市场,本身就要投入巨额的资金,花费很长的周期,没几个企业能够做到。如果有那么容易,茅台、五粮春等酒企早就扑上去了,还轮得到江小白吗?

总是年轻人喜欢上了江小白,但他们喜欢的是它传播的情绪和有意刻画地场景,但不是它的产品,更不是白酒。

另一方面,好不容易培养起的年轻饮酒理念,十分容易消散掉。年轻人终将会变成“油腻”中年,此时等着他们的是好整以暇的“茅五剑”们。

调查显示,45-60岁的男性消费者每天喝饮白酒占比33.96%,比30-45岁、30岁以下年龄段的饮白酒频率高出10%和 23.64%。

而白酒的消费场景普遍为商务宴请和送礼,高端主流白酒品牌才是首选,毕竟这既能标榜自己的身份,也能表达对宴请送礼对象的尊重。

反观江小白,其长期构建的“禁欲系闷骚文艺男”形象,太过阴柔,不符合酒局的“豪迈”传统。

同样是讲喝趴下,红星二锅头讲“用子弹放倒敌人,用二锅头放倒兄弟”,而江小白说“我把所有人喝趴下,就是为了和你说句悄悄话”,两相对比谁更对中年人胃口,一目了然!

3

品牌形象营销,

or价值观营销?

江小白引以为傲的品牌形象构建与传播,能够获得暂时的好感度,但远未转化为对品牌的忠诚度。

从80、90后开始,消费者的确表现出更强的“猎奇、猎新”心理,也愿意为情怀买单。江小白能崛起,持续的创意文案功不可没。

可别忘了,年轻人还有另一个特征是“健忘”。短暂的新鲜感消退后,大家的注意力又转向了。如此的后果也显而易见,一旦江小白的文案创意跟不上,销量转化立刻下滑。

说白了,江小白的营销停留在“品牌形象驱动型”的2.0阶段,对创意的依赖性极高。而营销的3.0是“价值观驱动型”,在这方面苹果堪称经典,“价值观营销”的含义乔帮主讲述过不止一次:

“营销有关价值观……苹果的价值观在于,相信富有激情的人能够让世界变得更美好,这就是我们的信仰……我们疯狂的认为,能付诸实践的人,才是能够改变世界的人。

向那些疯狂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家伙们致敬。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他们是疯子,但却是我们眼中的天才。

最重要的是,拥有跟随内心和直觉的勇气,你的内心与直觉知道你想要称为是什么样的人。任何其它事情都是次要的。”

更接地气的是,小米公司。

今天刚刚在香港上市、市值高达500多亿美金的小米,深刻体现了价值观营销的奥义:不遗余力地宣传“性价比”、“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极客精神”,8年来为小米俘获了近2亿的“米粉”。

所以,大众认可了小米是一家极富创造力的互联网科技公司,而江小白一直被看做是一家“广告创意公司”。

4

危机已现,路在何方?

除了文艺青年,还有谁是江小白的真实拥趸?

新媒体人喜欢江小白,因为当下是个焦虑、情绪泛滥的时代,江小白的文案能够引发读者的共鸣,于是它成为了取悦粉丝的利器;

企业老板也喜欢江小白,因为江小白“10亿”的年销量在白酒市场不起眼,可也是数百万中小企业难以企及的高度,而它看似“0推广,凭创意取胜”的捷径之路,老板们怎么会不爱?

营销人也喜欢江小白,因为客观来说,江小白能够活到现在,还活到不差,已经是个成功的品牌营销案例。尤其是在定位理论圈,不少人将江小白与开辟饮品市场新品类的王老吉相提并论。

可停留在“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阶段,本就是品牌的莫大危机。许多行业,有太多“老大与老二相争,老三莫名死去”的例子,更何况江小白都不能算是白酒市场的正式玩家。

一旦创意失灵,江小白的魔力光环或将消逝,谁还能拯救它呢?

凡客就是前车之鉴。

——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