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太阳膀胱经的第35穴会阳,它对治疗泄泻有很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膀胱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36穴承扶,它对治疗腰臀腿痛有帮助,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 一、腰臀腿间的气血枢纽 承,承担、承托也。 扶,扶助也。 承扶,名意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蒸发外散。本穴物质为膀胱经下行的地部经水和经水中夹带的脾土微粒,由于膀胱经经水在上、次、中、下髎四穴处大部分流落于地之地部,至本穴后气血物质实已变为经水与脾土微粒的混合物。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固化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能很好地承托并阻止随膀胱经经水流失的脾土,故名承扶。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 ![]() ![]() 大家注意一下承扶穴的位置。如果从膀胱经的循行路线来看,它刚好从八髎-会阳穴处,翻越了臀部的这一大大的“山包”后下行到了“山包”的另一侧,在这个过程中,经水会因这个“山包”阻隔而产生部分沉降和堆积,而未沉降的部分翻过了“山包”后,定会挟带着大量的气血物质。我们都知道,人体肌肉脂肪最丰厚的地方就是臀部了,它有点像骆驼的驼峰,是能量存储和蓄积的地方,当然也是垃圾堆积处。而中医认为,脾主肌肉,故这也就是穴义所言的(脾土微粒的混合物):“至本穴后气血物质实已变为经水与脾土微粒的混合物”。 我们知道,越是年轻人的臀部肌肉就越紧实,而越是老年人则肌肉越松驰。因此,看一个人的臀部就知道他的衰老程度。因为臀部的肌肉的每一次强烈的收缩,既可以将静脉血挤压回流向上,又有助于输送向下,这也就是穴义所言:“气血物质在本穴的变化为吸热气化(指肌肉收缩会产生热),水湿气化上行于天部,脾土微粒则固化于穴周”。老年人脾胃虚弱了,肌肉最先松驰,“脾土微粒”显然无法“固化于穴周”,故而老人的屁股肉松,故而无法阻止脾土的流失,正如穴义所言:“固化的脾土物质质干坚硬,能很好地承托并阻止随膀胱经经水流失的脾土,故名承扶。”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以“承”字命名的穴位,共涉及到了3条经脉的7个穴位,外加一个经外奇穴。 胃经:承泣、承满 经外奇穴头顶部:挟承浆 这7个“承”穴的穴意,都与“承受、承担”有关,当然从功能上,也不完全是发散,也有汇入,比如小腿肚子上的承山就是一个汇入穴,这个我们在解读到此穴时再详谈。 而以“扶”字命名的穴位,则只有大肠经上的“扶突”和膀胱经上的“承扶”,而符合命名规则的则只有承扶,独此一家,别无分号。 00:00Current time00:00 健康一线解读承扶穴 二、治疗腰臀腿疼的要穴 前面我们已经讲了,承扶穴所在的位置,刚好是膀胱经水翻过了臀部这一座“山包”后的山对侧的山脚下,因此,如果经水因“山包”的阻隔翻不过去,必因经络堵塞,使得腿部得不到良好的气血供应,必发生腿痛。当然,如果气血都堆在“山包”前而无法顺利的下泄,则会产生瘀塞,有点类似堰塞湖,而使得腰臀产生瘀胀,同样也会产生腰骶和屁股疼痛。 因为臀部既是气血仓库,同时也是垃圾堆放地,容易堵塞经络。因此,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要在屁股上刮痧,把阻碍气血畅通的经络打通了,然后,在承扶穴处拔罐,将“山包”那头的新鲜的经水吸引过来,只要将这条经络打通了,将瘀塞的堰塞湖泄掉,将一举解决腰臀腿痛的问题。 三、功效和主治 【功效】 燥湿生气 【主治】 腰骶臀股部疼痛,痔疾 四、总结 1、腰臀腿间的气血枢纽 2、治疗腰骶臀股部疼痛的要穴 这正是:腰腿臀痛有枢纽,臀腿交界承扶有,刮痧拔罐引气血,经络一通人得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