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毓敏:郭少衡的为人为艺

 老茶树ieh6s3ds 2019-05-23

孙毓敏老师

荀派传人

著名须生郭少衡逝世了。从四面八方寄来了不少悼文和充满感情的怀念文章,他的爱人著名花旦董玉苓更是声泪俱下地怀着痛不欲生的心情,激动地回忆着郭少衡的一生。我作为同行与师妹,十分理解玉苓姐的心情。再看看那近百篇充满感情的怀念文章,又亲临了由郭少衡生前好友及徒弟学生集资召开的怀念座谈会及种种怀念活动,深深感到,为人一世,死后能有如此动人场面,也算不枉来此生啊!

郭少衡《十道本》剧照

郭少衡生于1924年,逝于1986年11月29日。他出身在一个集书香、医学、艺术为一体的文艺家庭里。他在汇文中学毕业,同时,又在京剧的基本功上下了些功夫、先后受艺于张连福、高连甲、雷喜福、苏富恩、陈秀华、陈富年等,最后拜了杨宝森。当时杨宝森不好意思收他为徒,因为他们年龄相差无几,应是兄弟相称较好。那年正值杨宝森在济南唱完,离去上海还有半个多月空缺。

杨宝森

春节期间,各地均有剧团,如原班回到北京,人员一散不易集合。最好的办法是再找一地方演上二十天后,直接去上海。少衡见此情况,立即主动让台,自己却与玉苓到农村去跑野台子。这样,解决了宝森的困难。感动之下、杨宝森于1953年正式收了郭少衡为徒。

少衡一向尊老爱幼,他对另一位老师雷喜福也很仁义。那时经常跑码头,董玉苓与郭少衡在西安演了九个月满堂,营业很好,而北京的营业状况十分艰难。为了报答老师,少衡主动将雷喜福用飞机从北京接到西安。由于雷不能带戏衣,少衡就将自己的全部戏箱让给老师使用。这在当时私人班社做戏衣极贵又难的情况下,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为此雷喜福十分感动。

雷喜福

郭少衡对青年演员也很注意培养和提携。比如和张三全合作,当时少衡是燕都京剧团的主演和团长,张三全刚十六岁。为了培养和团结这个青年演员、少衡把名次重新排过:董玉苓第一,张三全第二,少衡甘居老三。并在张三全所演的《哪叱闹海》里扮演神将。这对于一个刚刚露头角的青年演员来讲、该是多大的帮助啊!

著名大丑贾多才是少衡、玉苓的老搭档。1951年至1952年期间,玉苓所演的《陈妙常》很红,老艄翁应由贾多才来演。艄翁基本功很多,难度较大,贾多才当时已是六十多岁,演不动了。贾很是着急,郭少衡却安慰他说:“老爷子!您别着急,您不上台也照样开份儿。老艄翁我来演吧!”郭少衡反串艄翁演得十分出色,在青岛演了两个月客满。原来他在四川期间,曾专门坐在江边观察许多老艄翁的形象,并把他们撑杆、划船的动作速写下来,作为素材。

贾多才《春秋配》剧照

后来观摩著名川丑周企何的表演十分佩服,又亲自登门学了《秋江》。故这次反串艄翁获得成功。贾多才老先生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就把早年“奎德社”的老剧本及尚小云和筱翠花合演过的《珊瑚泪》贡献了出来,老先生没文化呀,只能记住剧情和场次提纲,唱词是记不住的。于是,少衡与他共列提纲,由少衡根据剧情重新创作唱词和话白,并将原来因果报应的内容改为婶母与凤姑定计,共同教育了婆婆。贾多才所饰的婆婆,表演出色堪称一绝。

燕都京剧团初建立时,各剧团内部的分配,差距很大。主演一般都是100分,而团里烧水锅的才拿3分,少衡认为相差太多,于是。主动将自己的100分改为15分。他认为这才是新社会、这样才比较合理。这一举动,受到大家欢迎、此后,上下一心,更加团结去建设剧团了。少衡由于家庭影响、善于书画,喜爱结交文人。

张大千

在西安期间拜了著名画家赵望云为师、习学绘画。1948年从西安到成都时,经赵介绍,他又见到了张大千。又拜了张大千继续学画。张大千喜欢看玉苓、少衡夫妇演戏,有一次,看了郭少衡演的全部《连环套》(少衡饰黄天霸),十分高兴,当晩请吃夜宵、着实亏奖了一番。

郭少衡 取成都 来自京剧三鼎甲 04:59

【西皮散板】

闻报不由心内惊

大胆的马超降他人

急急忙忙敌楼进

皇儿到此细问隐情

【西皮原板】

皇儿奏本欠思论

哪有良将挡贼兵

王心中只把张松恨

竟将那地图献与他人

老严颜巴州早降顺

【西皮二六】

张任不降命归阴

请来的马超威风凛

叛降刘备取都城

王有心敌城把贼问

又恐文武起疑心

左思右想心不定

王倒做进退两难人

【西皮流水】

那刘备如今承天运

仁义的话儿口边生

孤把好言对他论

难道不念同宗情

唱词参考

在汉中演出期间,由于方济众(现为西安画院院长)等好友的帮助和支持,郭少衡开了一次个人画展。那时、少衡每天只睡几个钟头的觉,白天睡上半天后便去找画家学画,晚上演出、演出结束后、兴奋之下练画一夜、将白天所学认真复习、天天如此。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画了三百多幅画。那一年,演戏也很成功、一个演员既能演戏,又能开画展、很不简单。一时成为美谈、影响颇大。

少衡还将画画的能耐用到了唱戏上。一次,演出新戏《九头鸟》,服装赶制不及,就请团里的缝纫师将服装剪裁缝制后,少衡用“赛绣胶”直接将图案花纹画到了绸缎戏衣上,远看真如绣的一般。他用此办法,画完了全部戏装、及时完成了演出任务。

林树森 周信芳

郭少衡不仅喜爱书画,他对老生、武生及红生的专业,更是十分钻研、从无门户之见、在上海时间不长,他天天看戏,一面向林树森学关老爷的戏,一面向陈秀华学老生戏,同时还向玉苓的干父周信芳学《明末遗恨》中的边跑圆场边脱靴子等绝招,后来用到了新戏《昌乐公主》里了、由于苦练,他还真练出了一些“绝招儿”。诸如《临江驿》中跑伞一场的“伞功”,将伞远远地扔去张开、他一个吊毛坐地正好接住伞柄,十分巧妙。还有一种“甩发功”,在《潞安州》一剧中。少衡为了表现陆登临死前的壮烈,他拔剑、转身、自刎。同时甩发上冲、披头盖脸、接着一个硬僵尸。获满堂彩。

少衡一贯要求进步、服从分配,全家十三口人按照党的指示、指到哪里、打到哪里。二十几年来,从北京分到柳州、从柳州分到通化、从通化分到云南个旧。从个旧又分到邢台,直到文革期间、被迫失去工作,1978年落实政策、才到北京戏校任教。他一生兢兢业业。从无坏心眼、临死时还将自己的心脏作为“第一例”试验开刀、献给了医学事业。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死得坦荡、死得磊落……今天,把他的部分事迹记录下来,总会对青年一代有所启迪吧!(孙毓敏《郭少衡的为人为艺》《中国戏剧》 1987年09期)

京剧三鼎甲2018年总目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