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领悟华山神仙文化的三个关键词:【道教】【太华山】【七十二半洞】

 黄盟工作室 2019-05-23


我们知道: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道教四大名山其实:华山和终南山也是道教之两座名山,因为这两座山都和道教始祖老子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道教讲究风水,华山和终南山,皆为风水宝地也。华山和终南山之风水之论证,在本文中还要深入地探究。我们先分析“道教四大名山”之风水。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龙虎山原名云锦山。相传龙虎山九十九条龙在这里集结。龙虎山其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不相让。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因此,龙虎山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武当二字为:“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武当山的36处宫观大多数都是明代所建造的。武当山道教建筑群,是中国最完整规模最大道教古建筑群。武当山兼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与“黄山之奇秀。明代张三丰,在这里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张道陵看到青城山深幽青翠于是,他在此结茅传道青城山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齐云山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齐云山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之中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于是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我们从齐云山俯瞰:一幅由河流绿树村庄整合而成的天然太极图,呈现在我们面前。

     终南山为道教发祥地之一。周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每日登草楼观星望气。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尹喜预感必有圣人经过此关,于是守候关中。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尹喜忙把老子请到楼观,执弟子礼,请其讲经著书。老子在楼南的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华山,亦被称为太华山,是中国五岳之一。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县,以山势险峻而闻名。

     华山被道教尊为第四洞天。有人说:道教始祖老子来过这里,因为在山上还保留着老子的炼丹炉。明代以后,很多的道士来到华山。道士们在华山修建了很多道观,并且在华山开凿了七十二半洞。明朝华山的道教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华山的地形险峻,建造道观与开凿道教石洞,极为困难所以这些道观和石洞,更显壮观神奇。我们知道:道教是中国主要宗教之一。道教在东汉形成,到南北朝时开始盛行。道教徒尊称张道陵为天师。道教因而又叫天师道。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老子太上老君华山知名的宫观有玉泉观东道院和镇岳宫。道教讲究“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于是,道教徒们就在华山开凿了“七十二半洞”。“七十二半洞”由七十二个整洞和一个“半洞”组成。“半洞”就是开凿完成一半的道士洞。这是华山独一无二的“文化”。华山,因道教第四洞天之美誉形成而“文化华山的朝阳洞迎阳洞西玄洞三元洞是比较出名的“道士洞”。我们在华山北峰看到,每一个“道士洞”都有一位道长或者数位道长在洞里“修行”。人们都说华山有“七十二半洞”,喜欢探索的户外旅行客可以在这方面做功课。喜欢探索的户外旅行客要“七十二半洞”全都探到,是一件不可能做到事情。华山的“七十二半洞”之中,有的洞穴,无路可通,有的洞穴,甚至于当地人都不知道华山上的洞府是神仙的洞天福地。在华山“七十二半洞”之中。我们如果找到一个洞或者两个洞,也是福气之人也。 

    修道成仙是道教修炼的根本目的也是道教宗教观念的核心历史上动乱,造成某些道教内容的改变和道士成份的改变。.此时奉道求神仙的人大致有这样几类人群:其一:是隐于山中不求闻达的隐士。其二:是精究方术的法师。他们或为全性保真炼丹合药。其是身异术逃于形骸之人。朝代频繁更替和社会持续动乱,使得修道的队伍中增添了一些:有的人仕途无望归隐山林,他们期望到道教中找寄托有的辞官不做逃于世外。有的人是:专修道教之方术之人,他们欲在乱世中能够生存自保,他们希望能够救助贫弱。其中影响最大的代表人物就是神仙吕洞宾神仙可凡出脱离苦难。神仙可以变化升举,长生永驻人间。神仙的人性色彩越来越多了,神仙从天上步入人间。神仙变得越来越理想化。

    我们在华山行走。我们在北峰的登山通道,我们看到众多惊险多姿华山景观。我们看到:在青柯坪东有一巨石,名叫“回心石”。我们的前面华山第一险:千尺幢

    华山千尺幢有石梯370余阶,盘旋于悬崖峭壁之上。我们手握铁索,手足并用,沿陡峭的山路攀登。华山千尺悬崖令人望而生畏。千尺幢之间,但见崖壁陡峭,只见一线天光,惊险绝伦。千尺幢出口名曰“天井”,为“太华咽喉”。若用铁板盖上,则上下无路可走。

    出千尺幢不远是百尺峡,这里是登山第二道险关。百尺峡两壁高耸,中间夹有一块从天而降的巨石,上刻“惊心石”三个大字。我们要从石下小路穿过,感觉惊心动魄。此后,我们走过还有仙人桥俯渭崖黑虎岭等小险处。此刻,我们来到了登山第三道险关老君犁沟关老君犁沟是夹在陡峭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险道,深不可测关老君犁沟石阶570多级。传说太上老君见此处无路可通,就牵来青牛一夜间犁成这条山沟。关老君犁沟的尽头是被称为“猢狲愁”的陡壁。我们从这里再向前进,就到了华山北峰。

    我们登上华山北峰,再向南折,经擦耳崖,过上天梯,便有一长岭呈现眼前。这个长岭:莽莽苍苍,笔直插天,好像苍龙腾空,被称为“苍龙岭”。此岭上的台阶只有2尺多宽,两旁万丈深壑,势陡如刀削斧劈。苍龙岭岭脊上下高差约500米,坡度在45度以上。苍龙岭上我们遥望青松白云,耳听风声呼啸而过这些确实让我们胆战心惊也

我们知道:华山南峰海拔2160.8米,为华山最高峰。华山南峰一峰二顶,东顶松桧峰,有许多松桧树而得名。西顶落雁峰,即南峰极顶。山太高,大雁必须在此歇息,故取此名我们登上南峰,极目四眺众山皆在脚下。我们俯瞰黄土高原渭河平原,黄河泾河渭河皆收眼底。此情此景,令我们每一个人豪情满怀。  


    南峰顶上有老君洞,相传道家始祖老子隐居于此。南峰顶最高处的岩石上有“真源”两个大字,此外南峰上还有老子峰、炼丹炉、八卦池,这些景点都与老子的传说有关。从南峰到峰的山路上有两处景点:一是避诏崖是著名道士陈抟为躲避皇帝征召避居的一个山洞另一处是长空栈道,为华山至险之处。

华山东峰又名朝阳峰朝阳峰海拔2090米,绝壁千丈,山势壮丽,古松参天。朝阳峰上有朝阳台为东峰绝顶,登临而上,可以观云海日出。每当晴天破晓之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照耀着华山山脉如削如切的山峰,景色瑰丽无比

      摩崖石刻书法文化,是我们华山的珍宝。华山景区内遗存的摩崖题刻计570处,碑石300余方。华山石刻自秦昭王令工匠施钩梯登华山勒石起至今,已有570处。有年可考的有:255处。

      我们知道: 道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脉,也是华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武侠文化在华山文化中有重要地位,我们是通过金庸的武侠小说认识华山“华山论剑”之神奇传说,已经深深地植入我们的心中。


      笔者认为: “大相无形。华山的象形石木,可能是无形的。但是,在这无形之中,有形的是“华山精神”。何谓华山精神?笔者以为:华山精神就是一种蓬勃向上的精神。华山精神就是一种如同“刺破青天锷未残”的创新精神。华山精神就是一种坚忍不拔宁死不屈的牺牲精神。华山精神就是一种道非道非常道的“老子精神”。


        我们走向北峰顶,俯瞰华山。我们观看云雾华山雪舞华山。我们登临卧牛石:观赏华山北峰全景北峰云雾。我们在南天门外:面对三面临空的华山第一险境,呼唤八面来风。美哉:华山。

【【领悟华山神仙文化的三个关键词:【道教】【太华山】【七十二半洞】全文完】

黄盟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