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时宝官 2019-05-23

一、二十四节气和太阳

我们先来重温一下夸父逐日的故事。《山海经·海外北经》里写道:“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里最不理解的是夸父为什么追着太阳跑。如果仅从“神话”上讲,夸父是个超人,具有超人的能力,可以上天,和太阳肩并肩,这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是,夸父都有和太阳肩并肩的超能力,又干嘛要用一根手杖呢?对“神话”来说,这也未必不可以。然而,从“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句话来看,夸父并没有上天进到太阳里面,而是在地上。那“入日”又当何解?古文的表达方式力求简洁,多隐藏和省略,甚至颠倒语序,“入日”即“日入”。日入到哪里?当然入到山里,用现代汉语说,就是太阳落山了。于是“夸父逐日”的字面义通了:夸父追着太阳跑,一直到太阳落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渴死累死。这个故事的重温,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远古先民为了探索太阳的运行规律而孜孜以求的精神。而夸父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就好像仓颉是造文字的代表一样。那夸父具体做什么呢?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他在测量日影,也就是记录太阳的运行轨迹,找到规律。而手中的那个“杖”则是测量日影的工具,在《易经》里,就是“乾”,说文籀文(《说文解字》中收录的籀文)中写作: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其左边表示用一根插在地下的木棍儿来测量太阳一天的运行轨迹,右边则是一个人在做着标记或记录,合起来就是人把测量下来的太阳的运行轨迹记录下来。这应该是最早记录太阳的运行的工具——简单、实用。后来有了专门的工具叫“圭”“晷”,也就是圭表、日晷。还有的能在水里测量,叫“臬”,和在地上测量用的“圭”做区别。圭、晷和规,同音,音近义通,所以,后来圭臬又比喻准则、法度。再来看夸父道渴而死之后,丢下的手杖化为邓林,就好理解了。“邓”就是高台,邓林就是插在高台上测量日影的那个木棍儿,让后人继续他未竟的事业。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有了测量工具,测量日影的工作就开始了。把一年中正午影子最短的那天记录下来,而这个时候又是一年最热的时候,于是就命名为“夏至”(每年6月22日);把一年正午影子最长的那天记录下来,而这个时候又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于是就起名为“东至”(每年12月22日);把一年中由冷变暖,也就是从冬到春的那段时间里,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那天记录下来,取名“春分”(每年3月21日),即春天里昼夜平分日;把一年中由热转凉,也就是由夏到秋的那段时间里,白天和黑夜时间相等的那天记录下来,取名“秋分”(每年9月23日),即秋天里昼夜平分日。这样一年就有了四季。这也是我们有时很惊讶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怎么和公历日期那么准,就是差也是一两天的时间。一直以为说农历生日很土,觉得说公历洋气,因为觉得那是人家外国的,殊不知,我们的二十四节气时世界上最早的公历,更是唯一,绝对没有“最之一”。

二、二十四节气和数字

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有必要了解一些数字:二、三、四、五、八、十二、二十四。这些数字从哪来的呢?从观测得来。观测什么呢?观测天地。所以古人有“窥天测地”之说。

天有日月星辰,春夏秋冬,风云雷电,阴晴晦明;地有江河湖海,山川淖泽,金木水火,鸟兽人猿。太阳落了,月亮来了,星星现了。白天,夸父们逐日侧影;夜晚夸父们望月观星。混沌天地,一分为二,上天下地,一阳一阴,天玄地黄,日昃月盈,辰列宿张,寒来暑往。《易经》里有“太极生两仪”的说法。生于先天,成于变化。

太阳西落,夜幕降临,没有梦幻的霓虹闪烁,只有满天的繁星和挂在西方的月牙儿以及北方的北斗星熠熠发光。夸父们长期积年累月地观察,发现当北斗星斗柄指向东方的时候,风变暖了,春天来了;北斗星斗柄指南的时候,风变热了,天下夏天来了;北斗星指西的时候,风变凉了,秋天来了;北斗星指北的时候,风变冷了,冬天来了。天上的变化,对应的地上的变化,于是有了春夏秋冬的变化。原来白天测日影测出了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现在又观测到了四季变化的的时间点,并起名为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开始的意思,即某个时间开始,春天了;某个时间开始,夏天了。以此类推。这样二十四节气由最初的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变成了八个,即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易经》有类似的的说法叫“四象生八卦”。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太阳光太强,不能仰望,也正因为太强,没有什么光可以比得上太阳的光。然而,物极必反,阳极阴长——太阳光有阴影。有了阴影,在白天就可以逐日测影;而晚上太阳落了,就可以观测星星和月亮了,而月亮是一定必须要观测的,因为像夸父一样的远古先民们早知道月亮不会发光,月亮发的光来自太阳,而又没有太阳强,所以正好抬头仰望。一望,夸父们又发现了规律:当满月出现的天空十二次的时候,恰好是三百六十五次日出和日落,等到又一个十二次满月的时候,又是三百六十五次日出和日落。于是把三百六十五次日出日落叫做“岁”,岁,从山,从夕,就是太阳落山了365次,所以一岁(太阳回归年)就有了12个月。太阳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所以一岁又可叫“一周年”。一周年三百六十五天,取整数就是三百六十。三百六十等分24份,就是十二个月,一个月就是三十天。同时人们还发现,一个月里有两次满月,从第一天算起到第十五天,月亮由看不见到满月,月初第一天叫“朔”,就是月亮的开始,这个字看字形也知道它的意思,从月,从逆,逆就是背,翻的意思,我们看到的上弦月都在西方的天空,而朔月相反,这是和太阳同时升起在东方,因为太阳光强,所以看不见。满月叫“望月”,一次满月是十五天。从望月到下一个朔月,又是十五天。因为下一个朔月又是新一个月的开始,所以朔月也叫新月。而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月”,晦,就是没有光。跟朔月相反,晦月是和太阳一起落山,所以也看不到。

现在来看数字,我们可总结如下:一岁,一周年为三百六十五天,共12个月,所以均分为二十四节气,即每个月里有两个节气,一个节气正好是十五天,古人把前个十五天叫“节”,后个十五天叫“气”,把五天叫做一候,把三候叫做一气,这就是为什么把气候并称的原因,因为三候就是一气。综上所述,我们得出这样数字关系。一年四季,一季三个月,一个月两个节气,前十五天为节,后十五天为气,共三六十天,二十四节气。于是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八个节气中,在每相邻的两个节气中有加入两个节气于是就有了二十四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大寒、小寒。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可是我们一年都说是365天,而且现在确切的知道地球绕太阳转一圈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那多出的时间怎么办?对公历而言,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公历采用“闰日”的办法,把一年余下的5小时48分46秒,经过四年后,总余下的大约是一天的时间,于是就把这一天放在四年后的2月里,即2月有平常的28天变成29天。这是公历所谓的“闰年”,其实是闰日,也是平常说的“四年一闰”。我们知道,二十四节是按照太阳的运行规律来制定并指导农事的;可是我们计日,是按月亮的规律来算的。比如说公历1号,多数人没概念,但一说初一,很是有感觉。再比如,一看月亮的月相就知道今天是几日。比如上弦月就是初七八日,满月十五六日,下弦月二十三四日。按月亮计日,一年大约是355天,一年就少了10天5小时多,那怎么办呢?古人很智慧,用闰月的方法来把不够的时间补上,这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通过闰月的方法,将二十节气规律地、均等地排在每一年里,循环不已,生生不息。所以,二十四节气是最富有中国智慧的,这种独特思维方法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尊崇。

三、二十四节气和人事

北斗斗柄,东指,天下皆春;南指,天下皆夏;西指,天下皆秋;北指,天下皆冬,于是命名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就是开始的意思。“立”为什么有开始意思呢?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刚刚移摘的秧苗,它的根,还没有扎进泥土,由于重力的缘故,它是倾斜着的,俗称叫“缓秧”。等到缓秧期过后,秧苗的根扎在土里,它的身子就直立起来——开始生长了。由此来看孔子说的“三十而立”的意思,就更明晰了,原来,所谓的“三十而立”并不是30岁开始,而是理解为人生30岁的时候,有了一定的根基,积累了做事的基础。还有,立的篆文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图片来自网络

很形象,就是一个人站在地上。一个小孩能站立起来,这意味着他开始走路了。是故立春是万物萌生之始,立夏是滋长之始,立秋是收获之始,立冬是储藏之始。故有“春生夏长,秋收东藏”的说法。

再来看“分”。如果按春夏秋冬命名的话,好像也该叫春分、夏分、秋分、冬分。实际上,只有春分和秋分。道理很简单,因为一年里只有两次昼夜时间相等,一次在春分,一次在秋分。“分”就是平分、均等,所谓的阴阳平衡,天气不冷不热。事物总是在变化着。天气到了一年里最热的时候,也就是夏至了;到了一年里最冷的时候,也就是冬至了。至,就是最、极的意思。事物发展到“最”的程度,必然又是另一个新的开始。夏天天气最热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是一年中最多雨的时候。天气闷热、潮湿;而人则是动不动就出汗。所以,有“夏至一阴生”说法。这个时候,天气开始进入“三伏天”。伏,就是趴,伏卧的意思,形象地说明了天气热,人不想多动,就愿意猫着的生活场景和心理感受。中医里有一味药材,叫“半夏”,字面意思就是夏天过了一半。那为什么这种植物叫“半夏”呢?原来,这种植物性喜阴。夏至到了,多雨,潮湿,这种植物开始生长了,所以叫“半夏”。它多长在水田或沼泽里,所以又叫“水玉”“害田”。相反,冬至冷到了极点,又开始有新变化了。《易经》有“冬至一阳复”的说法。这个时候人体的阳气也开始复苏,所以消化能力也变得强了,也吃得多了。“冬至吃饺子”其实就是进补,至于为什么老吃饺子,可能是“好吃不过饺子”的原因吧。

立、分、至不仅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过程,阴消阳长,阳长阴消,一阴一阳,阴阳平衡,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人事就蕴含在节气的命名里。

二十四节气,一言以蔽之,就是“变”。唯有变才是不变的,而变是有规律的。立春过后,就是雨水,因为万物复苏之后,就要生长,生长就离不开水,而地下的小虫虫、还有那些冬眠的动物,仍在在沉睡。于是上天响起一声春雷,惊醒地下的万千生物,蠢蠢欲动,万物尽复苏。《易经》用复卦也做了记录。复卦:

二十四节气是方法,是思维方式,是智慧,是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