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友投稿|经方让“不安腿”得以安放等

 阿弥陀佛cq1zp7 2019-05-23

I导读:有一部分中医大夫是在毕业以后从事了西医的,慢慢地就不会以纯正的中医思维来运用中医了。潜心学习中医理论,让中医的理法方药指导中医的临证思维,你还能效如桴鼓!(编辑/千诚)

中医经方让“不安腿”得以安放

作者/于明磊

不安腿综合征又称多动腿综合征或不宁腿综合征。在各年龄组皆可发病,但多见于中老年人。症状主要发生在两下肢,但亦可累及大腿和足部,可以一侧为重,或双侧下肢,但上肢和手部则很少受累。是受累的患肢深部酸困、麻痛灼热、虫爬样、瘙痒样等多种痛苦感觉为主要表现的发作性疾病。症状在休息时出现,而在白天工作、劳动或运动时不出现症状。症状常迫使患者的小腿不停的活动,甚至在室内、外长久的徘徊,才能使症状缓解,因此命名为不宁腿综合征。

西医治疗上,常用卡马西平、可乐定、溴隐亭、美多巴、联合氯硝西泮治疗。笔者在2001年中医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时,神经内科专家查房讲解不安腿综合征的机理,才得以知晓此病。此后中西医结合临床之路,更多的是沿用西医的治疗方案,收效一般。

近些年来,开始通过用中医的方法,为患者解决了不少用西医无法改善的问题。其中,不安腿综合征就是用中医经方化解了患者的疾苦。下面为大家分享2例用芍药甘草汤与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化裁的医案。

陈某某,女,83岁,洛阳市汝阳县人,2018年5月来诊,自诉近一两年来,夜间双下肢不自主抽动、抖动、“腿跳”、腿困、心急(讨急)、失眠,为此需整夜在屋子里转来转去。舌红绛紫光苔、裂纹舌,脉细数。

疾病辩证,《内经》云:“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肝主木藏血,在体合筋,肾主水藏精,主骨生髓,肝为阴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肝肾同源。八旬老妪,肝肾俱衰,参合舌脉之象,阴亏至极,热急生风,“风胜则动,燥胜则干”。阴津不足,不能濡养筋脉,故出现筋脉挛急。何为昼轻夜重?昼为阳、夜为阴,患者阴亏至极,阴不能潜阳,阳不能入阴,故昼轻夜重。

首诊拟方:白芍20g,玄参10g,生地10g,麦冬10g,沙参10g,熟地10g,丹皮10g,桑葚10g,女贞子10g,墨旱莲10g,黄精10g,丝瓜络10g, 知母10g,炙甘草10g。

纵观组方为芍药甘草汤合增液汤加半个六味地黄汤化裁,7剂患者病情明显减轻。二次复诊守方去沙参、黄精、知母,加地龙、蝉蜕,7剂患者家属反馈,病情基本缓解。

按:《伤寒论》芍药甘草汤,主治津液受损,阴血不足,筋脉失濡所致诸证。方中芍药酸寒,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甘草甘温,健脾益气,缓急止痛。二药相伍,酸甘化阴,调和肝脾,有柔筋止痛之效;加玄参、生地、麦冬增液汤,暗合有《千金翼方》卷二十二方之芍药甘草汤之意,伍沙参、知母、黄精增强滋阴之功效;与熟地、丹皮、桑葚、女贞子、墨旱莲共奏滋补阴血、养阴清热、补肝肾之功效;丝瓜络本意顺应舒筋活络之意。

陈某某,女,80岁,为上述病人之胞妹,闻悉胞姐之疾获治,2019年4月辗转联系,诉去年骨折出院后,晚上难以入睡,“腿蹦”,心烦着急(讨急),手足心发热,整日感觉乏力、腿困,有时口干苦,舌红微绛苔薄白,脉细稍弦数。

舌症脉合参,辩证考虑肝肾阴虚兼心肾不交症。心肾不交,故心烦、失眠;阴虚火旺,故五心烦热,虚火灼伤阴液,致筋脉失养、挛急。

拟方芍药甘草汤与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化裁。

处方如下:白芍20g,玄参15g,生地15g,麦冬10g,熟地15g,山萸肉10g,山药10g,丹皮10g,泽泻9g,枸杞10g,地龙9g,淡竹叶10g,莲子心9g,炙甘草10g。

组方共奏滋补肝肾,养阴柔肝,清心除烦之效。5剂患者反馈,睡眠明显改善,“腿蹦”已经缓解,但仍腿困,服药过程中大便次数增多。二诊守方加生姜、大枣以护胃气。

中医基础理论博大精深,吾从医18余载,前10年皆被“西化”,近8年来,开始思考临床西医不能解决之病症,逐渐开始运用中医知识为患者解决西药不能医治之苦,每获患者反馈,内心既充满欣喜,又感潜心学习中医理论道路的漫长。今分享给医道同仁,望不惜赐教,以使吾能长足进步!

(附图)


浅谈安神定志丸的疗效

作者/张静美

《医学心悟》惊悸恐云:“惊者,惊骇也。悸者,心动也。恐者,畏惧也。此三者皆发于心,而肝肾因之。心气热,朱砂安神丸主之。心气虚,安神定志丸主之。”现代人因社会环境因素,多忧虑神伤,惊悸恐普遍存在,我在临床治疗病例与大家分享。

病例一

患者,女,69岁,体型偏瘦,于2017年4月入院,因心中惊惕不安,终日恍恍,闻较大声响心中悸动加重,不敢一人置于一室,曾有两次因突然受惊吓晕厥入院,各项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平素食欲不佳,眠差,大便溏,小便自可,舌质淡,舌苔厚腻,色如海绵浸水,脉沉软。

诊后,辨证为心胆气虚,予安神定志丸和二陈汤加减。

方药如下:党参12g,茯苓15g,茯神30g,菖蒲12g,远志12g,煅龙骨30g(先煎),半夏9g,陈皮12g,苍白术各12g,甘草6g,取五剂。

服药第2天早晨查房,患者舌苔变为薄白苔,患者自诉惊惕不安、饮食、睡眠明显改善,后于原方又服五剂,出院带五剂,后随访,患者诉原症未再发,作为年轻大夫第一次用此方效果出乎意料。

病例二

患者,女,30岁,体型偏瘦,于2019年3月6日门诊就诊,因平素思虑过多,致心中悸动不安,闷气,晨起胸中烦闷重,乏力,默默不欲饮食,易受惊吓,精神紧张,睡眠欠佳,多于凌晨3-4点早醒,不能再次入睡,怕冷,双手寒气逼人,大便溏,小便清长,舌边齿痕,舌尖红,舌苔厚腻,脉沉弦。

诊后,辨证为少阳经气不利兼太阴脾虚,予柴胡桂枝汤和安神定志丸加减。

方药如下:柴胡6g,黄芩12g,桂枝10g,半夏6g,党参12g,茯苓12g,茯神30g,菖蒲12g,远志12g,煅龙骨30g,煅牡蛎30g,甘草6g。

服一剂后,晚上一觉到天亮,起床后无比轻快,未有烦闷之感,胃口大开,再服三剂,各项症状减轻,后不知何因未再复诊。

从上两个病例看,安神定志丸“效如桴鼓”,我认为主要用于心脾两虚,心胆气虚的证型,重镇安神药在白天服用易致眼皮沉,瞌睡增多,建议尽量晚上服用。


当归芍药散临证治验

作者/张宏跃

妇人怀娠, 妇中㽲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妇人腹中诸疾痛,当归芍药散主之。

 少腹郁热案

 任某,男,72岁,2019年4月8日初诊。

刻诊:少腹部发热两年余。坐时自觉少腹部像小火炉一样发热,站立行走一会儿发热消失。平素大便不利,粘马桶,一星期大便一次。面苍白消瘦,头晕,失眠,心烦,舌质淡红,苔白腻略黄,脉沉涩无力。腹诊:肚脐下按压硬满疼痛,手按有灼热感。 

病机:瘀血内阻,痰饮上犯 

治法:活血祛湿,理气化痰 

处方: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当归15克,白芍80克,川芎15克,白术20克,茯苓15克,泽泻40克,桂枝15克,桃仁10克,牡丹皮10克)7剂。

4月15日复诊。除大便略溏,一天一次外,少腹发热消失,手按腹软没有灼热感。 

按语:少腹由肝所主,发热两年,病久,拒按,脉沉涩则考虑血瘀发热。肝疏泄不及,血结少腹。坐时少腹受压,腹筋拘紧,血不畅而发热;走时少腹舒展,腹筋得缓,血畅则热消。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故面色苍白消瘦兼有血虚之象。湿邪中阻,脾胃受困,精谷不受。气不行则便不通,有湿黏腻。此案素无腹痛,然与当归芍药散证病机相符,合桂枝茯苓丸加强化瘀力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