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伦达是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但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 他的妻子事后回忆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这次节目是要为一位非常重要的的客人表演,他上场前很紧张,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 而之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几乎没有一丝的紧张显示在脸上。 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命名为'瓦伦达心态'。仔细回想一下,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事情? 01 当突然遇到强大的对手或突发事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举足无措。这是由于过度的紧张使得我们发挥失常,发生意外事故。 但是有一类人,他们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挫折,都可以游刃有余的解决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因为他们经验丰富,能力超群。 其实我们在面对陌生环境时,出于人类的本能,每个人都会表现出紧张感,这是人类进化中躲避危险的自我保护的本能。 任何人在遇到超出心理预期的突发事件,出于本能都会紧张。 马云曾不只一次地坦言,自己在演讲之前非常紧张,基本睡不好觉。但是我们会发现,他可以化解这种紧张感,不适感,并且能游刃有余的面对,陌生的突发事件。 易中天老师在参加采访的时候,他说在百家讲坛的录制现场,他也会紧张得手心出汗。 由此可见,每个人都会紧张。那当我们大脑一片空白,不知所措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解决这个问题呢? 有人给出了很多不同的答案,不如说自我调节法,把每一个观众都当成是空气或大白菜,但这些方法自能对某一部分人有效。对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效果。 这种方法其实就是心理暗示,自我催眠。可是有时候人脑并不能控制所有的器官。 心理学里面有一个研究领域叫做潜意识,我们的潜意识是不受大脑控制的。比如当我们在紧张的时候,手心容易出汗,但是不管大脑发出什么样的指令,手心还是会出汗。 那当我们身处在一个紧张感十足的氛围里,我们应该如何去使自己尽量的舒缓情绪,减轻心理紧张感呢? 02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纵横家们也遇到了这样的难题,而且相比现在而言,当时纵横家的每次游说,对面坐着的都是一个能决定自己生死大权的诸侯。如果因为紧张而游说失败,或许就会因此搭上性命。 所以纵横家急切的需要找到改变自己紧张,调解自己心理状况的一个方法。而且,他们真的找到了解决的方法。 鬼谷子认为,一个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紧张这是不可能的。但是经过修炼减少紧张是可以的。只要做到: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于而不争,虚心平意以待倾损。 怎么理解呢? 尹知章解释是:“人君居位当安徐而又静默,以和柔为节,先能定己,然后可定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遇到任何事情一定要做到安详稳健,气质宁静,要柔和有节而不固执已见,让自己保持安定的状态,不争是非、对错、输赢。利于万物,保持谦虚低调、心平气和的心态以待反复无常的世界。 也就是上善若水,做人像水,就可以应对万事万物。 “空城计”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当时,诸葛亮错用马谡, 失去街亭后, 只有2500 军士驻守在西城县。这时,司马懿率领15万精兵即将兵临城下。 此时,诸葛亮身边无一员大将, 只有一班文官。诸葛亮却下令大开城门,自己披鹤氅, 戴纶巾, 在城墙上焚香奏琴。 司马懿抵达城下发现城门大开,诸葛亮在城墙上弹琴,怕有埋伏,便立即撤军。 诸葛亮面对司马懿15万精兵没有自乱阵脚。反而从容淡定,焚香奏琴。在关键时刻调节好自己的状态,让自己处于不败之地。 正如孙子所说:“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03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就认为,要想做到:“安徐正静,柔节先定。善于而不争,虚心平意以待倾损”,练成“能说会道、巧舌如簧、铁齿铜牙的三寸之舌”。首先必须盛神。 所谓盛神,其实就是充实精、气、神,提升精神力量。 一个人充实自己的精神力量,来发挥自己的技能。 盛神解释了有人遇到突发事件会紧张,是因为气乱、心散、神亡、德失,所以遇到事情自然就临阵大乱。 关键就是因为“神不盛”,精神力量不强大。哪怕有再好的本事也出不来。 两甲乙秀才一起上京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黑乎乎的棺材心想:完了,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后,想到这场考试决定自己以后的命运,变得紧张起开。而且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也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最后名落孙山。 乙秀才看到棺材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有“官”有“财”,好兆头。走进考场后,本来想到考试就紧张的乙秀才变得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后,文思泉涌,最终金榜题名。 由此可见,精神力量非常重要。 如何修炼盛神?盛神就必须喊五气,道无形化气,气是道的产物。气越盛,就越与道相通,道才是万物的根本。 养气需要与神、心、德相通。神中有五气,心存养五气,德壮大五气。养气与盛神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五气得到涵养,精神才能旺盛。 所以如何克服紧张感?纵横家的秘诀正是四个字:养气盛神。有了充实的精神,强大的精神力量,自然能游刃有余应对这个世界上瞬息万变的事情。 阅读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