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石青松图轴 尺寸:100×53cm 款识: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辛丑九秋写似佩宜词光。王鑑。 钤印:王鑑之印、染香庵 题识: 画轴:(长尾甲题)王圆照危松青松图妙品。长尾甲题。 钤印:雨山 幛子:(庞元济题)王廉州危石青松图。 钤印:元济、莱臣 幛内:(罗振玉题)王圆照仿北苑山水幛子。丙辰十月,上虞罗振玉审定真迹。 钤印:罗振玉印、罗叔言 鉴藏印:曾经上海蔡鲁山收藏、申浦蔡鲁山父鉴赏 说明:本作品为庞元济旧藏并题签,张珩、罗振玉、长尾甲等鉴定为真迹,罗振玉、长尾甲题签,画轴幛子为乾隆《石渠宝笈》所包立轴专用幛子 《危石青松图》轴款识所题诗句,取自唐王维后期诗《过香积寺》中的颈联,全诗是:“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王维的诗素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称。这一联诗因色泽鲜明,自古至今常入画图,董其昌也有同题画。此诗描写的是王维在寻访长安郊外的香积寺途中所见,远离尘嚣的诗人俨然已经入定,克制住七情六欲也消除了俗世的烦恼。此图王鑑作于清代(1661年),画家已无用世之志,对于政治倾轧与世事无常他早感厌倦,而这一切都在流连山林与禅悟中变得释然。 再看画题的原意,流泉被山石阻挡,声响幽咽清晰可闻,烘托出这里人烟罕至的静谧。一抹余晖在这松色的过滤和折射下也变得冷了,越显得山谷的幽深。一个“冷”字道出了作者的出世之念,没有炎凉宠辱的萦怀,只有士大夫退而独善其身的洁身自好情怀。 这是一件仿董北苑风格的作品,董源在五代南唐时任北苑副使,世称董北苑。他开创了五代十国的江南山水画派。不以主干线条刻画山势,而以无数苔点与细密皴线来表现,以平淡天真取胜,故“近视不类物象,远视则景物粲然。”王鑑此作即以皴线为峰而显秀润,墨点为木而显丰茂。画取纵深式构图,远景为白云环抱远峰,中景青山疏林,有流泉从欹乱的山石中哽咽流出,形成斗折蛇形之势,近景则因受阻遏分流的泉水汇为一片,画面大片留白,最醒目的是几株青松高直伟岸,松针细细。全图用笔圆润,所画奇石冲然,蒿草丛生,林木经墨色浓淡参差点染,显得郁郁苍苍,突出了诗意那不食人间烟火的“咽”与“冷”。 此图为近代大收藏家庞莱臣旧藏并题签,张珩、罗振玉、长尾甲等鉴定为真迹,罗振玉和长尾甲还分别题写签条。流传有序、著录详实。已知的出版著录大十四次之多。更难可贵的是画轴外面的障子乃乾隆《石渠宝笈》所包立轴专用幛子。 北京翰海拍卖有限公司2011秋季拍卖会“庆云大观——古代书画” 专场,成交价:1840万元人民币 出版:《中国名画第十集》(P3),上海有正书局出版;《中国名画集》第五册,日本版;《中国名画宝鉴》(P773),日本版;《澄怀堂书画图目》第一辑第十册;《大东美术》第一辑第十册;《域外所藏中国古书画(清画)》P4,郑振铎编(1990年);《王鑑画集》P58,人民美术出版社(1995年);《南画大成》第九册(P2125),广陵书社(2004年);《中国名画遗珍》(P254),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5年);《支那名画宝鉴》(P773),河北美术出版社(2007年)。 著录:《虚斋名画录》;《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P150),徐邦达编;《宋元明清书画家年表》(P258),郭味蕖编,人民美术出版社;《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画一》(P420)张珩著,文物出版社(2000年)。 本幅卷尾处,王鉴自题:“余向在董思翁斋头见赵文敏《鹊华秋色》卷及余家所藏子久《浮岚远岫图》,皆设青绿色,无画苑习气。今二卷不知流落何处,时形之梦寐,闲窗息纷,追师两家笔法而成此图,虽不敢望古人万一,庶免近时蹊迳耳。戊戌长夏王鉴。”王鉴曾观赏元代大画家赵孟頫和黄公望的作品,对图画的青绿设色醉心不已。此图卷便是王鉴在61岁时(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以青绿设色法绘制而成。 图中青峰翠岭,连绵起伏,敷色浓艳,皴染分明。色彩富丽的画面散溢出清雅灵秀的气息,令人眼目一新。 王鉴的艺术天赋很高,不只专擅水墨山水,对设色画亦驾轻就熟,其中又分青绿、浅绛两种风格。王鉴的青绿山水多题“仿赵令穰”、“仿赵伯驹”、“仿赵孟頫”,因为“三赵”的青绿设色法别有特色,他们在宫廷院体青绿画法中融入了文人画的书卷之气。董其昌对“三赵”的创作手法推崇备至,王鉴早年曾得到董氏亲自指点,耳儒目染,深受启发,后精心习练青绿山水,终有大成。王鉴所谓的“仿”并非简单地模仿笔墨技巧、构图布局,而是重在体味“三赵”去以往青绿山水之俗艳,使之另具雅淡气质的创作思想,然后施之于画幅上,令其画独存灵逸之趣。王时敏尝称他“以穠丽为宗,然高华秀逸兼而有之”,确是的论。 王鉴(公元1598-1677年),字元照,一字圆照,号湘碧,又号香庵主,江苏太仓人,王世贞孙,清代著名画家,为“清初六家”之一。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举人,后仕至廉州太守,故又称“王廉州”。 家藏古今名迹甚富,摹古工力很深,笔法非凡。擅长山水,远法董(源)、巨(然),近宗王蒙、黄公望。运笔出锋,用墨浓润,树木丛郁,后壑深邃,皴法爽朗空灵,匠心渲染,有沉雄古逸之长。间作青绿重色,亦能妍丽融洽。信云林山水意极绵密。仿山樵山水、仿赵大年《春景》没骨山水、仿洪谷子设色山水,疏密奇正,纯以篆法写轮廓。仿子久《秋木山色图》、仿黄公望《烟浮远岫图》、摹沈石田山水、仿董源《秋山图》仿范华设色山水、仿巨然山水,骨重气轻。其作品大多摹古,信效名家,缺乏独创,并具有浓厚的复古思想和形式主义画风。其著述有《染香庵集》、《染香庵画跋》。 王鉴青年时代曾师从过董其昌,为时虽不很长,但董其昌的绘画艺术及其画学观,却深深影响了王鉴一生。致使他一提到这位老师,就会由衷地流露出敬仰赞佩之情,这种叹服,并没有因为岁月的老去而稍有减退,反而日增一日,直至他撒手西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