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定投余”是什么?适合你吗?

 zopoba395 2019-05-23

​​制图:保险那点事儿制图:保险那点事儿


1.

买定投余,看不懂就对了

买定投余,英文缩写BTID(Buy-term-and-invest-the-difference),是个十分适合装深沉的概念。

但是再怎么装咱还是得弄懂里面的门门道道,不然就是装十三了。

比如这只汪比如这只汪

举个栗子,30岁男性投保重疾险,方案一为消费型定期,方案二为返还型终身:

这样一比,1年少交4249元,30年就能少交127470元。把这笔少交的钱用来投资理财,即所谓的【买定投余】:

“买定期的纯保障型保险,如定期寿险、定期重疾险,剩下的钱去做投资和理财。”

买定投余是近年来很流行的投保概念。

但是任何趋势性的概念如果脱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条条框框,就会是个笑话。

2.

买定投余的意义在哪?

还是回到上面的2个方案来分析,买定投余至少要实现:

方案一+投资收益 > 方案二

否则折腾这么多干嘛?

方案一比方案二少交了一大半的保费,

但是方案一在70岁后的保障是缺失的,50万的重疾/身故保障。

因此如果我们要实施方案一的买定投余,至少要实现1年4249元、30年共计127470元的投资本金在71岁时达到50万的收益,才是有意义的。

在假设不存在通货膨胀等变量的前提下,我们反推年化收益率,套一个IRR公式很方便就能得到:

IRR为内部收益率IRR为内部收益率

也就是说,从30岁买保险开始,这位先生在交 3845元/年保费的同时,每年定期投资 4249元,并保证高于 4.95%的年化收益率,才能实现“买定投余”优于方案二的正效应。

即对上述投保方案来说,买定投余的保底年化收益率是 4.95%。

感兴趣的小伙伴还能试一下康惠保旗舰版(含/不含身故),买定投余的保底年化收益率是 6.21%,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了(因康旗身故责任是返保费 不是保额,故演算差异较大)。

4.95%,好像不是很难呀,可能有人会这么想。

这就要说到具体情况的分析了。

3.

寿险和重疾险,买定投余是否适用?

保呗儿认为,寿险适合买定投余,重疾险得看情况。

买保险以保障为先,如果用投资的思维就是舍本逐末。

☆ 寿险

寿险的买定投余,就是购买定期寿险了。

寿险责任单纯,只保身故、全残或者伤残责任。

因此目的也单纯:死了,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残了,不要给家人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

寿险主要应对的是家庭经济支柱的早亡风险,家庭经济支柱突然倒了,一个家就垮了;

不像老人,长辈逝世在情感上会对我们造成打击,会很悲痛,但是老人并不承担家庭经济责任,不至于让一个家垮掉。

在已经有重疾险的前提下,寿险买定投余是很有性价比的选择比如30岁男性购买100万定期寿险,保到60岁:

✦ 60岁前,为家庭打拼,万一倒了,家人有保障;

✦ 60岁后,颐养晚年,万一去世,不至于影响家里经济情况;万一伤残,重疾险基本都有对应的重疾责任:【肢体缺失】、【瘫痪】等,不至于经济上给家人太重负担。

重疾险的中症、重疾责任包含严重伤残责任

当然,如果不差钱、不善投资、有定期储蓄的习惯/理财偏好稳健,购买带养老性质的终身寿险也是一种选择。

☆ 重疾险

重疾险是否买定投余,最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你能买几份重疾险?

如果只能买一份重疾险,唯一的保障就别用投资的思维去想了——保额大、保障时间尽可能拉长是王道。

如果能买多份重疾险,终身+定期,单赔+多赔,尽量买几份不同公司的产品(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应对的是不同公司重疾种类、条款细节的差异)。买够了再去投余。

✦ 对经济情况紧张的人来说,消费型重疾险做好保障足矣。买不了终身就买定(乖,投余就拿来安慰自己吧)。

✦ 对经济宽裕、看重返还、不善投资、不操心才是舒适区的人来说,就直接买返本型重疾险。

✦ 至于头脑灵活的小伙伴,买定投余的思路已经在上面讨论过了,不嫌折腾,就试着算算吧。

回见!


​​​​​​制图:保险那点事儿制图:保险那点事儿


1.

买定投余,看不懂就对了

买定投余,英文缩写BTID(Buy-term-and-invest-the-difference),是个十分适合装深沉的概念。

但是再怎么装咱还是得弄懂里面的门门道道,不然就是装十三了。

比如这只汪比如这只汪

举个栗子,30岁男性投保重疾险,方案一为消费型定期,方案二为返还型终身:

这样一比,1年少交4249元,30年就能少交127470元。把这笔少交的钱用来投资理财,即所谓的【买定投余】:

“买定期的纯保障型保险,如定期寿险、定期重疾险,剩下的钱去做投资和理财。”

买定投余是近年来很流行的投保概念。

但是任何趋势性的概念如果脱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条条框框,就会是个笑话。

2.

买定投余的意义在哪?

还是回到上面的2个方案来分析,买定投余至少要实现:

方案一+投资收益 > 方案二

否则折腾这么多干嘛?

方案一比方案二少交了一大半的保费,

但是方案一在70岁后的保障是缺失的,50万的重疾/身故保障。

因此如果我们要实施方案一的买定投余,至少要实现1年4249元、30年共计127470元的投资本金在71岁时达到50万的收益,才是有意义的。

在假设不存在通货膨胀等变量的前提下,我们反推年化收益率,套一个IRR公式很方便就能得到:

IRR为内部收益率IRR为内部收益率

也就是说,从30岁买保险开始,这位先生在交 3845元/年保费的同时,每年定期投资 4249元,并保证高于 4.95%的年化收益率,才能实现“买定投余”优于方案二的正效应。

即对上述投保方案来说,买定投余的保底年化收益率是 4.95%。

感兴趣的小伙伴还能试一下康惠保旗舰版(含/不含身故),买定投余的保底年化收益率是 6.21%,限于篇幅这里不再展开了(因康旗身故责任是返保费 不是保额,故演算差异较大)。

4.95%,好像不是很难呀,可能有人会这么想。

这就要说到具体情况的分析了。

3.

寿险和重疾险,买定投余是否适用?

保呗儿认为,寿险适合买定投余,重疾险得看情况。

买保险以保障为先,如果用投资的思维就是舍本逐末。

☆ 寿险

寿险的买定投余,就是购买定期寿险了。

寿险责任单纯,只保身故、全残或者伤残责任。

因此目的也单纯:死了,给家人留下一笔钱;残了,不要给家人造成额外的经济负担。

寿险主要应对的是家庭经济支柱的早亡风险,家庭经济支柱突然倒了,一个家就垮了;

不像老人,长辈逝世在情感上会对我们造成打击,会很悲痛,但是老人并不承担家庭经济责任,不至于让一个家垮掉。

在已经有重疾险的前提下,寿险买定投余是很有性价比的选择比如30岁男性购买100万定期寿险,保到60岁:

✦ 60岁前,为家庭打拼,万一倒了,家人有保障;

✦ 60岁后,颐养晚年,万一去世,不至于影响家里经济情况;万一伤残,重疾险基本都有对应的重疾责任:【肢体缺失】、【瘫痪】等,不至于经济上给家人太重负担。

重疾险的中症、重疾责任包含严重伤残责任

当然,如果不差钱、不善投资、有定期储蓄的习惯/理财偏好稳健,购买带养老性质的终身寿险也是一种选择。

☆ 重疾险

重疾险是否买定投余,最决定性的因素就是:你能买几份重疾险?

如果只能买一份重疾险,唯一的保障就别用投资的思维去想了——保额大、保障时间尽可能拉长是王道。

如果能买多份重疾险,终身+定期,单赔+多赔,尽量买几份不同公司的产品(鸡蛋不放一个篮子里,应对的是不同公司重疾种类、条款细节的差异)。买够了再去投余。

✦ 对经济情况紧张的人来说,消费型重疾险做好保障足矣。买不了终身就买定(乖,投余就拿来安慰自己吧)。

✦ 对经济宽裕、看重返还、不善投资、不操心才是舒适区的人来说,就直接买返本型重疾险。

✦ 至于头脑灵活的小伙伴,买定投余的思路已经在上面讨论过了,不嫌折腾,就试着算算吧。

回见!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