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幅花鸟画作品竟有11段跋文,明代陆治代表作《梨花双燕图》

 夕阳红老来少啦 2019-05-23

这幅花鸟画作品叫《梨花双燕图》,创作者是明代的画家陆治。初看这幅作品就会被密布的题跋所吸引,题跋的人包括陆治本人、陆治的老师文徵明、以及陆治的好友和后世的收藏者。抛开作品不谈,仅这些题跋的名人就值得大书特书。中国画是书画合一的艺术,宋代之前的绘画很少题跋,即便是题写名款有时也隐藏在画中。到了元代,文人画异军突起追求抒情与绘画相融合,画家们越来越喜欢在作品中题跋,写下创作过程、欣赏感受、作品主题、藏家心得等等内容。最早的跋文往往独立书写,在装裱过程中与作品合而为一,再之后题跋的形式越来越灵活多变,借助画中留白补足构图的缺陷,增加画面的文化气息。这种情况到了明清两代达到高峰。可以夸张地讲,明清两代的绘画作品如果没有画家自题或者名家题跋会让画作受人冷落。

陆治 梨花双燕图

《梨花双燕图》中含陆治的自题共有11段跋文,这些跋文有的介绍了绘画的主题,有的点评了绘画内容,有的抒发了欣赏后的感慨,还有的以画面为主题创作了一段诗文。这11段文字中一定要认真看的是陆治和文徵明题写的内容。陆治是明代中期才子,他先后拜入祝枝山、文徵明门下。陆治擅画山水、花鸟,他画的山水以大面积留白著称,他画的花鸟和陈淳的作品齐名。这样有才华的画家画《梨花双燕图》时的心路历程记录在了画纸之上。赏春寻故人,梦中忆友情是这幅画的主旨。陆治通过洁白的梨花来表达君子之交的纯粹,通过两只翻飞的燕雀表达对朋友的想念。

陆治 梨花双燕图 局部

文徵明为这幅作品题写了一首自创七言诗,由画中景延伸到心中情,最后竟然联想到了孤独与无奈。如果不是因为画中诗句,后人很难想象文徵明竟会有此感慨,由此也能发现文徵明也有着文人固有的敏感与无奈。这和他在创作山水画作品中流露出的平和洒脱迥然不同。画中还有王榖祥、文彭、许初、周天球、陆师道等多位吴门画派名家的诗文,都是根据作品有感而发,让人触景生情,感慨多多。

陆治 梨花双燕图 局部

陆治画《梨花双燕图》时已经58岁了,这个时间段是他创作中的黄金时代。这幅作品体现出的面貌也和他惯常的笔法有很大不同,整幅作品工写兼备,还带有“钩花点叶派”的风格,可以说融合了明代花鸟画多个艺术流派的特点。陆治在创作中把对朋友的思念,故人的友谊融入自然春色之中,拔高了作品的思想内涵,让人赏春的同时还要珍惜时光,珍重知己。

陆治 梨花双燕图 局部

拓展阅读·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创作要在生活中提取素材,明代文徵明画家乡虎山桥

书画合璧,高手之间的合作,文徵明长跋仇英绘《九成宫图》

芥子园画谱》山水画课徒画稿作者李流芳绘《山水册页》四帧

文人的审美情趣,明末福建莆田画家赵珣绘水墨《花果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