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前那个最贵的贵族,岂会是特蠢的蠢猪——四论不怂的宋襄公

 花小鼠 2019-05-23

多年来,我总难释怀、总在感慨:春秋一代,佑谁安泰?

《汉书》载:'宋虽灭,本大国。”

呵呵,大国不大国,又能怎么着?

“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战争日渐残酷,人心日益顽固,世情日趋凉薄,民性日臻杀戮……

隔着历史厚重的帷幕,我们已很难望见宋国当初的面目。那么,宋国的存在、拼搏、亡国,又给我们后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启发和琢磨呢?

上古时候,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相杂,以成百物。“和五味以调口,刚四肢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千年前那个最贵的贵族,岂会是特蠢的蠢猪——四论不怂的宋襄公

一切都井然有序,一切都按部就班。春秋迭代,寒暑往返。日升月落,鱼跃鸟飞。好一片歌舞升平的牧歌田园……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公这首作于赴日留学前夕的明志诗,怎么就好似专为这宋襄公而作的评述和悼惜呢?

两千多年前发生在故里的那场“泓水大战”,已然烟消云散。往事越千年的晨钟暮鼓间,余音绕梁着怎样的启迪和宣言?

无独有偶。

这场泓水之战,不啻于千年后发生的也是叫做宋帝国的那场“崖山之战”——千年前那个最贵的贵族,岂会是特蠢的蠢猪——四论不怂的宋襄公

严格意义上的华夏文化,经由这一山一水的两场惨败,退出了历史舞台。而更深远的影响在于,“军礼”这一上古“战法”越来越不显山露水,进而水落石出成诡诈的战争乃至生活原则……

临终前的宋襄公,在襄邑(今睢县)的行宫,礼贤下士、礼貌周到地接待了流亡中的重耳。一直有着识人之眼、先见之明的宋襄公,继料定齐国储君后继有人后,再次料定这落魄的重耳,终而至于会成九五之尊。因此,他遗嘱太子:他日后,重耳定能成就霸业。到那时,他就是我们困难之际的外援……

后来的历史桥段,果然应验了宋襄公这一临终遗言——

当宋国后来再次面临楚国攻击时,就是联合了晋国而大败楚军于城濮。也算是洗刷了当年泓水之辱……千年前那个最贵的贵族,岂会是特蠢的蠢猪——四论不怂的宋襄公

——这会是一个愚蠢如猪的人所能想到的?

——这会是一个窝囊怂货的人所能料到的?

放眼世界,聪明勤劳的炎黄子孙,从来不逊于任何种族之人。我们勇敢不屈的中华民族,也从来不缺少战争智慧。倒是千百年来被一再耻笑的宋襄公坚守的仁义原则,才是我们这个浮躁无序的时代所最稀缺和最要关切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