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肾俞穴法 肾俞穴在第2腰椎两旁各1.5寸(2横指),脊柱中间当第2、第3腰椎棘突之间名命门穴,前对脐(图)。 每天临睡以前,垂足坐在床边,闭气,舌抵上腭,用眼返视即以意视顶,提缩肛门,用手摩腰,正当肾俞穴处,上下按摩,反复轻搓120次(图),以多为妙,摩完就睡。此法对肾经病、遗精、尿频、腰痛腿软均有效果。必须坚持不断,日久效果更好。 摩涌泉法 涌泉穴在足心上1/3处,屈趾于足心有皱纹可见。系肾经的井穴,可直达肾经。此法对肾虚肾寒、腰痛、腿软、肾囊潮湿、阳痿等症均有效,需坚持天天不断,方能巩固。 方法:一手握足,另一手擦涌泉,在足心一往一复,经过涌泉穴100次(图),越多越好,至少每晚做1次。 苏东坡曾有记载,欧阳修患足痿蹙不能走路,东坡教之用摩涌泉法,一日数百次,5日竟恢复如常。但欧阳公性急,不耐心久坐,如果坚持下去,效果当能更好。 击探天鼓 击探天鼓又称“鸣天鼓”。因耳居高处,故以天鼓,形容耳中的声音。其法:两手紧按耳门,将食指放在中指上,向下用力滑落,耳中有“咚咚”声,如击鼓一样(图)。一日三探,使其声相续,可防治耳聋、耳鸣。 拭摩神庭 《真诰》云:“面者神之庭,发者脑之华,心悲则面焦,脑减则发素。”《太系丹经》云:“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报匝,令面色有光泽,皱斑不生。”即常用两手搓脸,脸上的高低各部位都要搓到(图)。随时都可以搓,由童年开始搓面,成年以后不生痤疮。 《颖阳书》云:“发宜多栉,齿宜数叩,液宜常咽,气宜常练,手宜在面;此五者所谓子欲不死,修昆仑也。” 注:子欲不死为“益寿延年”之意。 下摩生门 《黄庭经》云:“生门者脐也。”其法:闭气鼓小腹令满,以手按脐上,周围旋摩360次(图6-9)。每天练一次,在卧床以后或起床以前均可。可预防和治疗胃肠疾病。切记,不可以手在腹部往下推,宜围脐周旋转。 栉发去风 宜常梳头,多则过一千下,至少五六百下,以多为妙(图6-10)。栉发则血液不滞,免生风疾(中医谓中风,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系疾患)。 梳头使发常活,发为“血余”,可使头部脉络畅通,头部内外,血行不滞,循环旺盛,对脑动脉硬化和脑系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