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学外感病因的分类及其意义(下)

 369蓝田书院 2019-05-24

2.4 疫邪的分离

外感病对人的伤害莫过于瘟疫了,内经中就有五疫之名,后来以广义的伤寒名之。“黄帝曰:余闻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不施救疗,如何可得不相移易者?”(《素问遗篇·刺法论》)“日久成郁,即暴热乃至,赤风肿翳,化疫,温疠暖作,赤气彰而化火疫……后三年化成土疫……后三年化成水疫……其后三年化成金疫也……后三年化疠,名曰木疠,其状如风疫……后三年化疠,名曰火疠也,治法如前,治之法可寒之泄之。”(《黄帝内经·素问·卷第二十一·本病论篇第七十三》)至《仁斋直指方论》全面提出了六邪的瘟疫病名。这样,在六邪的基础上,将传染性与非传染性的病因做了又一种性质的分类。“疫邪之症,长幼相似。若一人独病,不染他人者,此人自感,非大灾之疫也。疫症之原不一……偏于太过者,则皆可成疫也。《伤寒论》惟注温疫、寒疫,不知六气之不正者,皆能发疫也。”(《伤寒大白·卷四·疫病》)这样的认识是传染性疾病病因研究的巨大进步。并且认识到瘟疫的发病不因正气的强弱影响。瘟疫的病因与非传染性的病因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5 毒邪的分化

毒有广义、侠义之分,广义之毒泛指所有对人体产生伤害的病因。本文的毒邪为侠义毒邪。毒邪是邪气的另一种偏性,即发则入血,肿破溃烂为特征的致病邪气,这类邪气伤人急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如古人的相关论述:“有风热毒相薄为肿,其状先肿,焮热,上生瘭浆如火烁者,名风热毒也,治之如治丹毒法也……热疮者,起疮便生白脓是也。”(《小品方·卷第十·治风热毒肿(热疮)诸方》)“凡肩背、腰俞、臂、腿、环跳、贴骨等处,感受风寒湿气,致漫肿无头,皮色不变,酸痛麻木者,是名风毒。”(《华佗神方·卷五·五一○五·华佗治一切风毒神方》)以及湿毒、温毒的论述,尤其在《温病条辨》中,将温毒单列论述。

2.6 基于发病的大邪、小邪分类(正邪、时邪)

大邪与小邪的分类近似于正邪与时邪或实邪与虚邪的分类,是对外邪的性质的另一种描述。首见于“凡刺大邪,曰以小泄(大邪者,实邪也)凡刺小邪曰以大,补其不足乃无害(小邪,虚邪也)”(《黄帝内经太素·卷第二十二·九针之二·五邪刺》)至《金匮要略》对其性质重点归纳:“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治第一》)大邪指的是邪气偏重,发病急重的外邪。正邪指的是因其时而有其气的邪气,大邪、实邪、正邪发病多呈现急性的外感发热性病情。小邪指的是致病轻微的外感病因,多为非时之气,多因体虚而发,容易入里潜伏演化成内伤杂病。这些的分类是对邪气的进一步认识和补充。强调了外感病因性质与发病急缓、轻重等的关系,以及传变的预后。

2.7 偏邪的理论

偏邪理论的提出是中医病因学理论的巨大进步,偏邪指的是邪有所偏性,偏伤于人体的某一处,与现代医学的偏嗜性病因相同。最早《内经》以偏风为例来阐述这方面的理论:“风中五脏六腑之俞,各入其门户,则为偏风。”(《素问·风论》)并且论述了五脏等偏风的症状表现,后世很多医家论述的疾病均与此有渊源关系,较明确的论述如脾风及其发病等。偏邪也是基于六邪分类之后的性质归纳,除具备相应的致病性之外,偏邪直中、少传变为其发病的主要特点,因此病情也以局部病情为主要表现。偏邪的理论以及临床的发病在文献上都比较多,但是当今的中医学者们几乎没有注意到这一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的挖掘将是偏邪疾病诊疗的基础。

2.8 兼邪、复邪的理论

兼邪指的是一种邪气兼有两种六气性质,兼有三种以上者称为复邪,这些概念到明清时期渐渐清楚,如:“伤湿又兼寒,名曰寒湿......夫寒湿之证,头有汗而身无汗,遍身拘急而痛,不能转侧,近之则痛剧,脉缓近迟,小便清白。”(《时病论·秋伤于湿大意·寒湿》)“土兼四气,寒热温凉,升降浮沉,备在其中。脾胃者,阴阳异位,更实更虚,更逆更从,是故阳盛则木胜,合为风湿;至阳盛则火胜,合为湿热;阴盛则金胜,合为燥湿;至阴盛则水胜,合为阴湿。为兼四气,故淫泆上下中外,无处不到。”(《医辨·伤湿》)相兼邪气多种多样,但是性质相对立的不可相兼,以风的兼邪最多见:“予考六经中善行数变者,莫如风也。挟寒而为风寒,挟暑而为风暑,燥为风燥,湿为风湿,兼热则成火兼郁则类气。”(《医论医话叶·选医衡·中风五派异同论》)兼邪的病情更为复杂多变,病机交织,有些兼邪的性质互为加强使得病因的致病性更为猛烈,如风噪、温热等。

2.9 伏邪的理论

伏邪的提出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对婴儿索痉的病因论述,在《黄帝内经》中的痹论中也论述了寒湿邪气的前期潜伏。“有形之邪,内伏横亘如梁,故名伏梁。盖一身皆肿为风,风邪与气血胶结成形而内伏,为风肿之根也。因其邪气溢于大肠,滞着于肓,肓之原在脐下,故环脐而痛也。”(《灵素节注类编·诸积病证·伏梁》)类似的理论广泛的见于古代文献中,例如伏饮、伏暑、伏火、伏燥等等繁多的概念。伏邪致病的特点在《三三医书》中有专门的《伏邪新书》一节论述,可谓比较详尽,但是伏邪在气分、血分,在脏、腑、经、络等的致病特点还没有建立,也没有学者系统整理这方面的理论。

3. 结语

古代文献对外感邪气的分类还有很多,以上是具有重要理论意义的分类方法,基于一种外邪,满足的分类法越多,邪气的性质或致病特点将更加明确,对其致病的规律认识也就更加清楚。这是外感病研究的病因理论基础,病因越明确,病名越限定。正如古人所言:“外感分而言之,各有专名在焉。轻者曰伤,重者曰中。故有伤风,中风;伤寒,中寒;伤暑,中暑;伤湿,中湿;伤燥,中燥;伤热,中热之专名焉。感而不即发,病过后由里而发者,总名曰伏邪。故有伏风,伏寒,伏湿,伏暑,伏燥,伏热之专名。此为外感病之专名真名也,可以其名求其治法者也。其有兼感两气者,则兼名之,兼治之可也。”(《经历杂谕·正名论》)然而中医学的病因分类理论依然有很多的不足,比如疟邪等就难以归类认识,所以中医学的病因理论不仅需要充分的挖掘,还需要补充的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