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朱熹对“格物致知”的理解(二)

 阳明悟行学宫 2019-05-24

我们上回讲到,朱熹讲格致问题基本上是接着二程夫子来讲的。他大意是什么呢?

按照二程的这个讲法说:天下任何事物我们首先是笼统宏观的看,天下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为什么有日月代明,四十代序?为什么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一切万物都是在这般的状态当中生存悔亡?有天理在。讲到天理,我们就要说最高的一本之理,那就是最高的天道。天地之间的一切万物,都因有得于天地之道,才成就其当前的状态。但是如果按照二程的讲法,任何一个事物有它一个独特之理,前者把它叫做一本至理,后者却叫做分殊之理。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在程朱那里还有一个理一个殊问题,那就是所谓的一本之理和万殊之理。

那一本之理和分殊之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大意是:天地之间的一切万物,它之所以是这个样子,具体的事物之所以是这个状况,而不是那个状况,任何事物之所以是这个样子,不是任何其他样子。他是因为从一本之理那里获得了成就对一个事物之所以如此的状态的原理,这个是分殊之理。尽管分殊之理和一本之理在某种意义上面来说,分殊之理是从一本之理那里获得的部分,但这个部分,只是一个说法,并不是说部分就是残缺的。从这一个具体事物来说,他从一本之理那里所获得的分殊之理,对于具体事物本身而言是圆满的。所以如果说一本之理是大一,是完满的。分殊之理作为小一,同样是完满的。关键的问题在一本之理和分殊之理他们本质上是具有同一性的。

那么当时就有学生问二程夫子,既然如此,那我只格一个具体事物之理是不是就可以达到对于一本之理的领悟呢?二程的回答很简单,那即便是圣人恐怕也到不了那个境界,何况我们普通人。这是一个方面。

但是二程又讲了另外一个方面的意思。我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格到一定的程度,我们就有可能实现对于一本之理的把握。也就是说”格物致知”并不是说要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去穷尽天下每一个事物,我们可以格一个事物以后,其它的可以类推。但是他非常强调的是需要积习既久,也就是要不断的积累。对我们普通人来说,我们只有通过分殊之理的不断的还原,分殊之理的不断地去格,获得关于分殊之理的具体的知识,达到一定的状态之后,我们才有可能获得类推的前提和基础,还有可能获得关于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和基础。

这个观点被朱熹完全继承,在朱熹那里他接过二程关于”格物致知”的观点,但是又特别强调”格物致知”的目的是要还原出具体事物之理,所以”格物致知”在朱熹那里的另外一个讲法是即物而穷理。所谓的即物而穷理,那就是在一个具体的关系情景当中,在一个具体的知识情景当中,要穷尽具体事物的本质之理。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其他样子。但是在朱熹那里他穷理这个观点,他讲,但他并不是十分的强调,他更为强调的是格物本身。在他那里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如果没有格物我们是不可能获得关于这个具体事物的知识或者说我们是不可能还原出这一的具体事务的具体之理的。所以”格物致知”本来这个意思很清晰,”格物致知”是我们导向圣人之道的一个必由之路。格致诚正修齐正治平这是一个不可劣等的,在朱熹那里被看作是一个必要的过程。这个意思到了王阳明那里发生了问题。我们曾经提到过王阳明提出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请持续关注,我们下回在给大家细细道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