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冶长篇》第四章

 诸诸行无常常 2019-05-24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

“瑚琏”,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具,上面镶嵌着玉石,华美而贵重。夏朝时叫瑚,商朝时叫琏。周朝时叫“簠簋”(fǔ guǐ)。

本章的译文是,子贡问孔子:“您看我这个人怎么样呢?”孔子回答道:“你,是一种器皿。”子贡追问道:“是什么器皿呢?”孔子回答道:“是瑚琏。”

对于本章朱熹是这样注释的,“子贡见孔子以君子许子贱,故以已为问,而孔子告之以此。然则子贡虽未至于‘不器’,其亦器之贵者欤?”意思就是子贡看到孔子给予子贱“君子”这样高的评价,故而问自己的情况,但是孔子却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虽然子贡还没有达到“不器”的层次,但“瑚琏”也是器具中最珍贵的一种了。

孔子评价子贡为“瑚琏”的含义可能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为政篇》孔子说过“君子不器”,这里点评子贡“器也”,这是在提醒子贡“你离君子的标准还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南怀瑾先生有这的的分析,“瑚琏”是庙堂之上用于祭祀的,不是民间普通老百姓可用的。非常精洁庄严。它是“高”、“贵”的象征。就是说子贡未免有点太高、太贵了。对低下的事情不屑去做,就成了这“瑚琏”的典型了。子贡失之于脱离群众,春秋时期贵族与平民是有非常显著的区别的,但是孔子却能做到有教无类,这也正是孔老夫子的伟大之处。所以在子贡请老师评价他时,孔子会以“瑚琏”来提示子贡。最后,孔子在这里用的是夏朝和商朝这种器皿的名称,并没有用周朝的,也许还想告诉子贡,子贡可能还有因循守旧的问题,应该在与时俱上进一步的改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