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霍梅尼推翻的巴列维王朝皇室去哪了,还有望翻盘重建伊朗吗?

 半梦书斋 2019-05-24

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末代皇帝,流亡到埃及,病逝。

礼萨·巴列维,末代皇太子,长子,先后流亡于摩洛哥和埃及,1984年定居于美国。1986年结婚,生了三个女儿,目前在美国马里兰州波托马克。

沙赫娜兹·巴列维,末代公主,定居于瑞士

莱伊拉·巴列维,末代公主,定居美国,1992年毕业于布朗大学,未婚,当过华伦天奴的模特,死于药物过量

阿里巴列维,第二顺位继承人,普林斯顿大学本科毕业,哥伦比亚硕士毕业,哈佛大学博士生,死于自杀。

目前巴列维王室有一个网站

用英文和博思文写着:国家理想,国家意志,国家利益。

巴列维王朝不可能复兴。

巴列维王朝作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王朝,颇有点大清的作风,伊朗伊斯兰革命时期,霍梅尼不过是一个教士,要钱没钱,要枪没枪,怎么掀的起来所谓的革命?

礼萨汗比较喜欢土耳其开国元首凯末尔,想在伊朗也掀起如同凯末尔一样的革命,一边要求伊朗能够现代化,一边保持君主政治,而现代化和君主政治显然格格不入,现代化每进一步,君主制就要退一步。

战后,巴列维国王依靠美国的支持力量继续统治国家,自持地位牢固,违宪干涉首相,全面军管,外加上贪污腐败,皇室丑闻不断,导致巴列维渐渐失去了伊朗什叶派教士以及底层人民的支持。

50年代,摩萨台博士开始搞石油国有化运动,当时的伊朗石油其实就是被英国人把控,并且试图推翻巴列维,巴列维出走,由于触犯到英国人的利益,在军情六处的要求下,CIA策动政变,推翻摩萨台,摩萨台被软禁了三年,最后去世,巴列维回国,此时回国的巴列维已经人心丧尽。

在给予美国大量的石油以及政治利益后,美国向巴列维王朝提供了5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和6.81亿的经济援助,到1960年,由于经济危机,被迫向IMF求助,求助IMF的结果是经济更加萧条,罢工示威不断。

1963年,巴列维亲自发动了白色革命,开始了土地改革,国有化,工人分红,妇女享有选举权,以及扫盲。

到1973年,巴列维王朝已经到达鼎盛时期,而就是这个时期埋下了隐患。

实际上巴列维王朝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对外依靠的就是石油,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阿拉伯国家对于西方进行石油禁运,导致石油价格涨翻了天,巴列维王朝获得了巨额财富,但是就是这种财富埋葬了巴列维。

到1975年,西方经济危机,石油需求大幅度下降,巴列维王朝财政赤字一下破表,通货膨胀以及失业问题大增,整个国家开始动荡,最终大幅度的游行示威断送了巴列维王朝。

巴列维王朝一方面民主无力,搞君主立宪制搞到一半又不甘心,三番四次的干涉国家运行,军队,萨瓦克(秘密警察),官僚机构和复兴党是他统治伊朗的工具,另外一方面,独裁无谋,实际上巴列维的根基是很浅薄的,巴列维的世俗化限于富裕阶层,力量仅限于德黑兰,整个伊朗的宗教气氛依然很浓厚。

巴列维毕竟本质上就是哥萨克推出来的军阀,在伊朗根基很浅。巴列维当年所谓的改革,只是非常浅层次,非常表面化的运动,而巴列维王室的穷奢极欲是谁都比不了的,一个波斯帝国2500年周年庆,请了法国100多个厨师,开了几万瓶酒,花了3亿美元,这可是1971年的3亿美元,而当时的伊朗人平均寿命仅为50岁,八分之一婴儿夭折,三分之二人口文盲。

土地改革以后,农村一塌糊涂,失地农民不计其数,涌入城市当工人,而一旦经济下滑,工人失业,巴列维这种既没有根基,奢侈无度,又依附于西方的执政者被推翻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