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日报 08-22 20:10 大 本报讯(通讯员刘厚珉记者王富刚)“你放心吧,只要刨出来,你有多少公司要多少。”近日,单县罗汉参开发有限公司老板袁福军对合作社社员张守利说。该合作社2000亩罗汉参基地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123户社员的产品将通过合作社和开发公司摆上超市货架。 该县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调节农产品市场的杠杆,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引路、资金扶持、技术服务等协助农民群众多渠道、多形式创办专业合作组织260个,入社社员17830名,注册资金2000万元,涵盖农业种植、畜禽养殖、农机服务等,呈现出行业类别多、分布区域广、合作规模大等特点。各专业合作社上联大市场、中联大企业、下联生产者,由“金鸡独立”式的分散种植,变为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组合拳”式组团发展,提升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辐射带动全县4万农民创业致富。 单县积极探索新型农村合作社发展新模式,将股权化、股份化运行机制“嫁接”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入股、资金入股、技术入股、设施入股,使农民群众入社当社员、入股成股东。天运芦笋合作社成立于2010年2月,以 “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形式推行土地入股、收益分红、公司化运营,农民流转1亩土地折算为1股,每股每年保底收入为800元,合作社收益的85%用于分红,20%用于技术培训和产能奖励,入股社员还可优先进企业打工,增加工资性收入。公司还以高于市场10%的保护价收购社员分散种植的芦笋。入股社员从而获得土地保底收入、分红、打工收入和订单式收入。该县郭村镇10户农民还借鉴这种产业模式,成立了双孢菇养殖合作社,以菇棚入股加工企业,搭乘产业链条实现订单式稳定增收。目前,单县股份性质专业合作社达到13家。 I Do 520来袭,每时每刻皆爱意! 广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