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蒙山表雾,湛湛河中水。 水中蒲苇坚挺,荇藻飘荡。微风拂过蓝色的雨久花,生出丝丝凉意。 青青水葱中有几枚绿叶,前尖后叉,好生别致啊。队长:“是剪刀草,又名慈姑。” 抬眼望去,长汀水涘,剪刀草相拥而立。 就近看时,玉秆亭亭,叶舞翩翩,白花似雪片,黄蕊如金丝。好个冰清玉洁的水中仙子啊。 或幼株刚刚出水,或嫩叶紧贴水面,真如飞燕掠水,泄泄(yì 鼓翅飞翔的样子)其羽。 (上图,雌花) “花瓣相似,花蕊不同?” (上图,雄花) 队长:“雌花雄花一枝秆,雌花在下雄花在上,从下至上次第开放,雄花开放时,雌花已成果实。” “为何雌花先开,不与雄花争艳?”队长:“避免自花授粉,增加异花授粉。” 剪刀草,又名慈姑、藉姑、箭搭草、槎丫草、燕尾草、白地栗、河凫茨(fúcí)。 李时珍:“慈姑,一根岁生十二子,如慈姑之乳(生产)诸子,故以名之。作茨菇者非矣。 (上图,乌芋、地栗,即荸荠) 河凫茨、白地栗,所以别乌芋之凫茨、地栗也。剪刀、箭搭、槎丫、燕尾,并像叶形也。” 拔出慈姑,其茎青中泛紫,须根似长发,末白本紫。剪掉须根,露出雪白晶莹的母本。 《图经本草》:“剪刀草,生江湖及京东近水河沟沙碛(qì)中。味甘,微苦,寒,无毒。叶如剪刀形,茎秆似嫩蒲,又似三棱。 苗甚软,其色深青绿。每丛十余茎,内抽出一两茎,上分枝,开小白花,四瓣,蕊深黄色。根大者如杏,小者如杏核,色白而莹滑。五月六月七月采叶,正月二月采根。一名慈姑,一名白地栗,一名河凫茨。”(证类本草) 果然,有的粗根伸展,末端膨大成球,并伸出长芽,以待来年。 切开块茎,色雪白,水润有乳汁点点。尝尝,多汁,先小苦后甘甜。 煮熟的慈姑,面嘟嘟的,味道甘甜滑美。 李时珍:“慈姑生浅水中,人亦种之。三月生苗,青茎中空,其外有棱。叶如燕尾,前尖后歧。霜后叶枯,根乃练结,冬及春初,掘以为果……嫩茎亦可煠(zhá)食。又取汁,可制粉霜(铅粉、铅霜)、雌黄。” 《图经本草》:“土人捣其茎叶如泥,涂敷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以冷水调此草膏,化如糊,以鸡羽扫上,肿便消退,其效殊佳。根煮熟味甚甘甜,时人作果子,常食无毒。” 苏恭:“根,治百毒,产后血闷,攻心欲死,产难胞衣不出,捣汁服一升。又下石淋。” 大明:“叶,治蛇虫咬,捣烂封之。” 慈姑水生,苦寒莹滑,故泻热解毒,涂敷诸恶疮肿,及小儿游瘤丹毒,治蛇虫咬,制粉霜、雌黄毒,而治百毒。 《诸病源候论》:“产后血晕闷候:晕闷之状,心烦气欲绝是也。亦有去血过多,亦有下血极少皆令晕。若产去血过多,血虚气极,如此而晕闷者,但烦闷而已。若下血过少,而气逆者,则血随气逆上掩于心,亦令晕闷,则烦闷而心满急。” 慈姑生下湿,滑利下行,利水通淋。慈姑滑利下行,茎根泛紫入血,治下血过少,而气逆,血随气逆上攻于心,烦闷而心满急欲死者。并治产难胞衣不出。 野慈姑SagittariatrifoliaL.为泽泻科慈姑属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根状茎横走,较粗壮,末端膨大或否。挺水叶箭形,花序总状或圆锥状,具分枝1-2枚,具花多轮。花单性;花被片反折,雌花心皮多数,两侧压扁,花柱自腹侧斜上;雄花多轮,雄蕊多数,花药黄色,长1-1.5(-2)毫米,花丝长短不一。瘦果两侧压扁,倒卵形;果喙短,自腹侧斜上。种子褐色。花果期,5-10月。 几乎全国各地均有分布。生于湖泊、池塘、沼泽、沟渠、水田等水域。 慈姑以球茎或全草入药。球茎秋季采集,洗净晒干;全草于夏季采收。 注:中药山慈菇为兰科植物杜鹃兰Gremastra appendiculata ( D. Don) Makino、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Franch. ) Rolfe或云南独蒜兰Pleione yunnanensis Rolfe的干燥假鳞茎。前者习称“毛慈菇”,后二者习称“冰球子”。夏、秋二季采挖,除去地上部分及泥沙,分开大小置沸水锅中蒸煮至透心,干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