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渔 《闲情偶寄》 每到春天,都应该看看《闲情偶寄》,体验一下里面的闲适生活。李渔这个人有意思,一辈子没当过官,也不是特别有钱,但是有本事把生活过得相当有滋有味。 “听琴观棋,看花听鸟,蓄养禽鱼,浇灌竹木”,这只不过是他生活颐养里的一个小部分,可即使这个小部分,对我们今天绝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奢望。但你想想,这十六个字的生活其实简单得不能再简单,只要你有心,如何不能实现呢。 别的不谈,《闲情偶寄》里专门有一章讲种植,种花养草,赏花闻香,看芭蕉听雨,刻诗句于竹。其实花草之怡人,是可与花,与叶;与色,与香;与态,与形;以及与思,与情。但像我们这种芸芸众生,还是喜欢把赏花看得最重要。 有人说人们对于自己种出的花,就像自己养出的孩子,我们希望孩子德智体美,那么希望花也是香色同具。关于花香,书里的几个讲法非常有趣。 清 朱载震 《建兰》 清 朱载震 《建兰》 比如兰花,之所以历来被文人雅士所推崇,是因为“兰生幽谷,无人自芳”。但是既然没人知道,又怎么能知道它香呢?还有“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香”的说法,他的解决办法也很简单:出而再入,则后来之香,倍乎前矣。 南宋 佚名 《海棠蛱蝶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海棠,他一上来就说,说海棠“有色无香”,是春秋笔法,对这种美丽的花责备求全。其实海棠是有香的,要不怎么能招蜂引蝶呢?只不过海棠的清香要执初放者嗅之,不宜猛嗅。 有趣的是李渔证明海棠有香,是通过引用古人诗句,说海棠能引“蝴蝶宿深枝”,所以它是香的。同样的证明方法他也说过牡丹:说牡丹只能向南,朝北就死,因为李白有诗“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人在北边倚栏杆看花,那花肯定是朝南的。 唐 王维 《红牡丹》 唐 王维 《红牡丹》 宋 江奎 《茉莉花》 宋 江奎 《茉莉花》 花香于人,兰花清幽,茉莉清雅,栀子清烈,荷花清素,桂花清越,梅花清疏,海棠清淡,都是颐养人精神的好归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