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豆瓣日记: 【读书笔记】《诗词赏析七讲》

 潇潇雨ekg9m5f4 2019-05-24

本书将对诗词的赏析分成七个部分来讲。分别是: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会意,吟咏,比较。

(一)识字

这里说的识字并不只指识音识形,更多的是指其来历和“为何用它”。

1.古诗词创作讲究“无一字无来历”(黄庭坚语)。

诗词中很多因为历史积淀而产生的特殊语汇,如“秋风”有思乡之意,“碧云”与情亲间相思有关。如此,方知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与晏殊“流水淡,碧天长,路茫茫”并非眼前之事这样简单了。又如,“千门万户”不指别的千门万户而特指宫殿。

“用典”是产生这样语汇的工厂——分为事典,语典。这是一种“节用”之手法,借助读者的文化知识以片言尽包。另外作者在创作时未必都是有意识用典,但读者在读诗时可寻源。

2.“因病致妍”

即是本来为了押韵平仄等原因才使用某个字,却造成一种很妙的艺术效果。

不一样的代字有这几种可能性:(1)以部分指代整体。比如以“帆”指“船”。(2)借代字或者妆点字面。比如以“玉箸”指代眼泪。(3)谐音字。双关手法,比如以“莲”指“怜”。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纵然是“无一字无来处”,但是创新也很重要。比如李商隐用“腊灯”一词替“蜡烛”。

3.“古言今殊”

很多口头语仍被诗人创作时纳入作品之中。比如,“可怜九月初三夜”,此“可怜”是“可爱”的意思。“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可怜”是“可喜,可羡”的意思。

要学习写作旧体诗词,韵律等方面只要练习,未必是难题。“识字”的问题却是需要日积月累,不可一蹴而就的。在平素的阅读中积累诗词语汇,有感生时,它们自会出现。

(二)知人

1.《孟子・万章下》云:“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在这个问题上,虽然不同的文学研究派别看法不一样,但在具体的赏析过程中,知人却是绕不过去的一个步骤。对于有的诗——譬如表达隽永而普遍情感的《静夜思》,有象征意味的《登鹳雀楼》,不知作者创作背景也无妨,但更多的诗词却是在某种特定情景之下表达某种特殊的感情,若不能“知人”,难免会一知半解,甚而郢书燕说。

2.风格即其人

假如能对诗人的生活环境、性情、交游情况等有所了解,对于解诗有莫大帮助。有时能体会到诸多别趣,或是发掘背后的艰辛和奇崛。有时能洞察诗人用心,从而发微。

3.云鬟玉臂也堪师

诗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读诗的时候除了对他最重要的特征有所把握,也要有完整的的概念。比如,“诗史”杜甫除了“沉郁顿挫”,也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月夜》)这样的诗句呢。

4.说“本事诗”

“本事”是指关于诗歌创作缘起的事情或者故事。自孟棨编纂《本事诗》后,尤其宋之后,有很多类似集子出现。可作识人参考。

本事,如《近试上张水部》是朱庆馀科举考试前的投献之作。

(三)论世

1.“文变染乎世情”

刘勰《文心雕龙》:“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除了要知人,在读诗时还要把它放进当时的时代思潮和诗风中去看。我国古代叙事诗虽然不发达,但是诗中的叙事成分却不可忽略。尤其在小说等叙事文体未兴之前,诗歌中往往兼有再现的功能。我国古典文论中,向来对这一类宏观的把握是很准确的,比如“建安风骨”、“魏晋风度”、“盛唐气象”。

有一个点很值得注意,如果要研究那个时代的诗人的诗,不仅要读他们的诗,最好也要读一读他们读的书。比如研究唐诗,不可不看《文选》。

2.年代、地理、制度、风俗

了解年代使人建立时间观念,了解地理使人建立起空间观念。而制度和风俗则是无形中的尺度。

3.以史证诗

很多事确是缘事而发,因此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很重要。读诗时“笺注”很重要,尤其“笺”重于“注”。“注”是识字,“笺”是知人论世。

(四)诗法

这部分内容只涉及诗歌与散文比起来的显著特征,不涉及诗词写作的具体手法。

作者的观点认为要赏析诗歌,最好要有一点诗歌写作的经验,哪怕是教训也可以。确实如此,否则就算看赏鉴类的书籍,也只如见空中楼阁。

1.佳句法如何

主要在于对常规语言的违反。一方面能够使诗歌语言更加整饬、铿锵,也更加凝练、隽永,另一方面也增加了一种朦胧感。

体现在:

(1)字的精减与额外的添字。前者如《天净沙·秋思》,后者如郑板桥《道情》。

(2)词语的搭配。如“一寸相思一寸灰”,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3)句法上。

a.对仗句。如“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b.互文。如“战城南,死郭北”。具体做法是两句中有同意语则此见彼省,令读者通过比勘去补足省略的意思。

c.倒装和错位。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4)多用典故。表达更灵活。

(5)音乐美。有时可不顾诗法。如崔颢《黄鹤楼》。

(6)“虚色”。即借字面形成一种设色的错觉。如杜甫:“生理只凭黄阁老,衰颜欲付紫金丹”。

(7)双关或多意的模糊语言。如“羌笛何须怨杨柳”。

2.楚雨含情皆有托

从阅读者出发,比兴说诗,要从作品形象实际出发,探求作者用意。不可比附——毫无根据的刻意求深。即作品本无此意,论者随意强加。

3.词别是一家

语出李清照《词论》。本部分主要谈诗和词的区别。

(1)题材上。词偏重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感,尤其是艳冶之情。诗的取材范围更广,反映功能强。但词能在一个方向开掘更深,表现性更著。(诗广,词深)

(2)意境上。诗常一句便是一意或一境,整首含义阔大,形象众多。词一首或一阙才一境,含义微妙,形象细腻。

(3)整体风格上。诗庄而词媚。

(4)句式。词的句式丰富,有齐言(如《生查子》《浣溪沙》),有长短句。

词的句式发展:

a.晚唐到宋初,小令为主,兼有中调,较短。

b.柳永登上词坛,开始大量创作慢词,并使用领字。这是一个大的变革。

(5)格律上。词较诗更严格。

(6)语言上。词离自然形态的口语更远。

这里主要是指语序。如“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红藕香残”对应“独上兰舟”,是室外事,“轻解罗裳”对应“玉簟秋”,是屋内事。都是写爱人不在身边的那种百无聊赖与相思。此外还有倒装等,如“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其实是“笑我多情”。而且在语法的行止与音乐的行止不同步时,往往前者服从后者。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不能把诗词的界限绝对化。“小词似诗”,“诗似小词”。

4.散曲的蛤蜊味

散曲的艺术特色在于:

(1)俗。大量采用北方流行的方言俗语,采用口语。但有时也借用诗词的雅言、意境。

(2)露。语言风格的豪辣和直露。排比句式和叠字运用较多,还有衬字。

(3)谐。即谐趣。这是相对于诗庄词媚而言。表现为语言的通俗和内容的“不雅”。

a.造成谐趣的手法有:

语言的雅俗并举及节奏的多变、构思的出人意表、漫画的手法、误会的手法、喜剧冲突的设置(喜剧性是指通过揭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质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谐趣)

b.形成谐趣的原因有:

社会历史:地理民俗

创作主体:社会地位急剧下降的文人。政治对文士的排斥促进了杂剧和散曲的繁荣。在政治上没有出路,转而向民间发展。

受众客体:广大城乡群众,尤其是市井细民。

文体:散曲和杂剧是一对孪生姐妹,称“元曲”。散曲在创作时有时“以戏为曲”。如马致远《般涉调·耍孩儿·借马》。

(五)会意

识字、知人、论世、诗法使读者对诗有了客观上的了解,而会意则是读者利用自身经验对诗歌进行能动的阐发。

1.看作品因读者而不同

原因是:从客观上看,是诗歌创作的自身规律和诗词作品审美属性的复杂导致;从主观上看,是因为读者们欣赏力的等差和个人经验的不同。

2.功夫在诗外

诗词欣赏,有赖于人生的功力。这非一日之功,但生活中要注意感知与思考,要多读书。诗歌多跳跃,多空白,得靠读者自己的历史知识、生活经验与想象去填补和解读。

3.读者何必不然

语出谭献:“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心何必不然。”指的是我们在读作品时完全可以发现它的言外之意旨。即不但能穷尽作者在创作时感受到的境界,还能去发现更多隐藏在形象下面的东西。习惯是诗歌创作的大敌,也是新歌赏析的大敌。写“落花”不一定是伤逝。

(六)吟诵

1.新诗改罢自长吟

语出杜甫诗。语言文字之于文学形象仅具符号意义,这些符号要在想象中还原成形象,得经过视听感官的中介(看书或读书)。因此读诗时吟诵是很必要的。吟是吟唱,一种旧式读诗法,伴有一种类似曲谱的特殊腔调。诵是朗诵,偏于读。

2.内在韵律,外在韵律

内在韵律指的是情绪的消涨,是内在情感的流动。且看《将进酒》。外在韵律主要是指诗词格律,体现为骈偶和调声。调声本质上就是平仄思维。

3.因声求气

“吟”和“诵”作为因声求气的赏析方法,具有共同的规律:

(1)音步的跌宕

音律的节奏比意义的节奏更重要。

a.律诗中,五言一般读为三顿,七言四顿(两字一顿)。而且五言遇第二、四字,七言遇第二、四、六字为平声时,均要适当地延宕。还有一些字可根据格律句调而平仄通读,如“看”“教”等。另外还有一些字因为义训而声调不同,如“思”读平声,“秋思”中的“思”则读仄声。至于如何分辨,还是得补充知识和多读诗。

b.古体诗中,一类讲究平仄,如王杨卢骆的七古,读法和律诗相似。另一类不讲平仄,读法比较自由,兼顾音步和意群,不延宕。

c.词中,多数五七言的吟诵方法和律诗类似,其余因调而异。领字须停顿,二字短韵也须停顿(销魂—当此际),有的七言上三下四(更能消—几番风雨)。

d.曲中,衬字较少的,读法同词,衬字、口语较多的,读法较自由,音步上也突破两字之限。

2.字音的重轻

需要根据诗意,将语法重音、逻辑重音和节奏的重音适当配合,对句中的中心字、词,以及篇中的重要句子加以强调,从而形成高低、强弱的语调。

3.语调的变化

变化分缓急、曲直,配合音步的顿宕,字音的高低强弱,表现力尤为丰富。要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从容自然地顺应情绪的变化和发展。

4.音情的配合

诗人在创作选韵时,韵按洪亮、细微分若干级,表示欢快的每用“江”、“阳”,抒写怨愁的每用“萧”、“尤”,慷慨激昂多用“东”“冬”,感叹惋伤多用“支”、“微”。吟诵时要注意情感的变化。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入韵者达六字之多:“城”、“轻”、“尘”、“青青”、“新”,读来轻柔明快,为全诗定下乐观而多情的基调。

4.美声之道

(1)美声之道,首先在音韵的谐和。即声音须得抑扬相间,平仄得当。

a.四言。分为“二/二”两个节奏。即“平平仄仄”或“仄仄平平”。

b.五言。定式有四种:

①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

②平起平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③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④仄起仄收:仄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c.七言。在五言律句前增加与第一顿相间的“平平”或“仄仄”。也有四种。

律诗规律:讲究黏对。一联中上句与下句平仄格式完全相反叫作“对”。相邻两联间,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起步的一顿平仄相同,这叫作“黏”。一般不要随意“失对”或“失黏”。

在实际操作中有一定灵活性。但是要注意:

a.在五言中,第一、三个字可以灵活,但第二、四、五个字一定要符合平仄规律。

b.在七言中,“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第七个字也分明。

所以为了谐和声律,在创作中要会倒腾。也就是要会“语序调换”和“在同义词中做出选择”。有时不必符合文法的语序,但一定要符合声律的讲求。如“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若合文法,应是“三秦辅城阙,望风烟五津”。

(2)美声之道,还在于会使用各种修辞手法进行调声。有叠韵双声、叠字、联音、象声、拗怒、顶针、回文、分总等。将这些调声的手法运用于诗歌并大获成功的,首推初唐四杰(的歌行体)。

(七)比较

1.“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文心雕龙·知音》)

要有丰富的赏析经验才能培养审美直觉能力。也就是要多读,同时多联想。

如何读?——在阅读名家的基础上广泛涉猎。现今的读者可以先从一两种精选本入手。建议:诗则《古诗精选》(程千帆,沈祖棻),词则《词选》(张惠言)、《宋词举》(陈石),进而《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此后再根据个人爱好选读词家别集,选集,并且尽可能广泛。

2.各领风骚数百年

评价作品的历史地位离不开纵向联系和横向比较。

纵向联系即纵向比较,将作品放入历史中去考察,向上看继承,向下看影响。以弄清它创新之处何在,有何意义。

3.燕瘦环肥谁敢嗔

即指“横向比较”。同一时期,往往有各种流派,流派之中诗人们的风格也有差异。要对各种流派、风格诗歌的佳妙都能欣赏。否则不能说自己真的懂得了某一流派或风格的诗之妙处。同理,要对各个诗人的艺术特色都有所把握,否则不能说自己就真的读懂了其中某一位诗人。

生活中人有类似之感,诗人也偶有类似之笔。称之为“诗人类语”,并非彼此袭承,又不能彼此替代。如:有李商隐“人生何处不离群”,也有杜牧“此生何处不相逢”。此为语同而情异者。又如:有王维“西出阳关无故人”,也有高适“天下谁人不识君”,此为语异而情同者。

4.“以杜解杜”

这是某位杜诗研究者提出的赏析杜甫诗的方法。即将比较深入到作家自己的其他作品中。当然,这并非赏析之极致,也并非一个规定,但它为我们读懂某首诗提供了一个可靠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