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自由、能自如、合自然“应物自然”练太极拳

 CeizhuPan 2019-05-24

每天在这里,遇见生活,遇见太极……


《和美太极》专业太极微刊

“应物自然”这个说法相对来说,是比较抽象的。我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应对外来的事物要顺乎自然,合于自然,还要取法自然。这里的自然,还包括和谐的意思,能够做到符合自然,也就能够达到和谐。这里的和谐包括三个层次:一个是人体自身的和谐——内外、上下的和谐;另一个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和谐感应,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再一个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这样,“应物自然”就包括了人体上下内外和谐的整体观,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观、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伦理观。

对于太极拳的练习来说,过去的太极拳家讲:“守规矩而不拘泥于规矩。”我认为,练习太极拳达到“应物自然”的境界,就是能够做到“明规矩而又守规矩,脱规矩而又合规矩”,达到自然而然,随心所欲,道法自然的层次。关于练习太极拳,我概括了三句话:听自由、能自如、合自然。做到这三句话,就达到了“应物自然”的境界。

练习太极拳如何做到“应物自然”呢?

首先,“形要正”。这是明规矩、守规矩的阶段。这就像学书法,初学阶段必须要一笔一划,追求方正、工整,然后才能求圆活、圆润。太极拳的练习必须循序渐进,首先要把外形动作做正确,做标准。

在外形动作正确的情况下,还要逐步理解太极拳的拳理,明白动作的攻防含义。

其次,“劲要整”。从形正到劲整,这是练习太极拳从外到内的一个过程,这时要追求内在劲力的饱满、完整。拳谚讲:“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这里的功,就是基本功,基本动作、基本套路。要按照这个顺序来练习,才能做到形正、劲整。现在有一种浮躁的心理,希望走捷径,能够速成。但是,太极拳的动作缓慢柔和,走弧形,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动作不一样,我们要习惯这种运动方式。所以,做好这些动作就需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的训练。我很快要出版一本书《太极拳入门三篇》,其中讲到要抓好基础练习,包括下盘动作、上盘动作、组合动作、发劲动作。我觉得这些都是太极拳的基础。从这些基础练习上,找到太极拳的劲力,理解动静、虚实、刚柔、含展、屈伸、开合、方圆等辩证统一关系,这些都是阴阳学说的具体体现,这样就达到了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太极拳有八法,把八法的外形动作练习正确了,才能表现出其中的劲力。太极拳的劲力是由松入柔,由柔入沉,由方入圆,由正入整。总之,就是要从形正入手,再求劲整。

上述两个练习步骤是比较具体的,是太极拳练习的根本。没有这个基础,而去追求所谓的“应物自然”,那就要走弯路。

第三,“意要纯”。首先要更加明确动作的攻防含义,把意念、呼吸、形体、劲力都能够高度统一,达到体静神舒、气定神闲的境界。这里包括套路练习时眼神的运用和表现,如何做到形神合一;在推手中如何做到粘黏连随、不丢不顶、以柔克刚。这是从形体练习到精气神练习的转换,要把个人意念融入到太极当中,这就达到了拳论说的“仔细留心详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王宗岳拳论中讲“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招熟到懂劲,这个好理解:懂劲到神明则比较抽象。所谓神明,我认为就是在意念上的表现,就是神采、气质,韵味的表现。达到这种程度,太极拳习练者就能够做到“听自由,任自如,顺自然”。

第四,“风要特”——形成独特风格。在套路练习上,要形成自己的风格特色;在推手上,能够做到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放中蕴含着收,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能够做到在变化中粘随对方,在粘随中寻找变化:在精神气质上,追求“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气度,体现出太极精神。因此,所谓的“应物自然”,就是由太极的必然王国,走向太极的自由王国,完全能合乎自然,随心所欲而不逾矩,顺应自然而又合乎自然。

总之,太极拳的练习,就是从具体走向抽象,从一招_式的动作练习,到抽象的神意的表现,最后达到道德层面上的修炼、修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