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拖延症,这样治!

 砺炼生命 2019-05-24

“快去做作业!”

“No,不要再这样啦!”

“要考试了,赶紧复习啊!”

“你们要合作,而不是争吵!”

……

相信大家都很熟悉这一幕幕场景!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跟孩子周旋。

但效果却差强人意,孩子依然保持着固我,家长却日趋崩溃。

今天我要为大家推荐一本可以改变现状的童书,让孩子自我醒悟,养成受益终身的好习惯。一本可以轻易而举地让孩子自我成长。

拖延症,这样治!

与这本书结缘,来自于我自己爱看的书《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众所周知,《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是一本风靡全球的管理、励志类书籍,作者是史蒂芬·柯维。

阅读这本书时,我时常想,这些习惯如果在小时候就已经养成,那会让一个人的成长简单许多。

无意中在网上发现了这本书《快乐儿童的七个习惯》,作者肖恩·柯维,查资料竟然是成人版的作者的儿子。

果断入手。

拿到书,自己先浏览了一遍,非常开心,这本书里面的七个习惯跟成人版本的完全一致。正是我想要的效果,不禁慨叹:上天原来也可以成人之美啊。

然后又读给两个孩子听,孩子也非常喜欢里面的角色和趣味性极强的故事。

最重要的是两个孩子都开始运用上面的知识来调整自己、提高自己。

妹妹不再缠着家人,一刻不停地陪她玩,帮她找快乐;

哥哥知道了每天放学,要把最重要的事——作业先完成,再去休闲;

妹妹不再没完没了地骑自行车,哥哥也不再无休止地打羽毛球;

有需求时,他们尝试着来说服家人,来达成自己的愿望;

他们相处时少了争吵,学着去合作:妹妹陪哥哥做作业,哥哥教妹妹识字、弹钢琴;

……

就在此时此刻,大娃在认真地自己做作业,小娃在做最喜欢做的事——画画。

拖延症,这样治!

安静的妹妹

拖延症,这样治!

本书巧妙地将七个习惯的精髓融入到七个有趣的故事中。一个个精彩、生动,乐趣横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养成七个好习惯的重要性。

故事背景设置在依山傍水的橡树村,主角是七个可爱的小动物:小熊库库、免子跳跳、臭鼬莉莉、松鼠萨米、松鼠苏菲、豪猪尖尖和跟屁虫阿丽。

他们是相亲相爱,相互关心的小伙伴。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下面我来把其中的故事来为大家一一呈现。

故事一:《萨米觉得好无聊》,阐述的习惯:积极主动·你的生活你做主。

无聊的小松鼠萨米,想让妈妈、朋友去帮他解闷,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在做。

后来,他遇到阿丽的奶奶,奶奶的一番话让他明白:让自己开心起来的人其实是自己,努力去找,一定能找到快乐。

萨米变得积极主动起来,认真观察、思索之后,找到了使自己快乐的事情,找回了快乐。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故事二:《库库的理财计划》,阐述的习惯:以终为始·做事有计划。

故事中有两个习惯截然相反的角色:小熊库库,习惯事前做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兔子跳跳,没有计划的习惯。他们同时拿到10元钱,库库先按照计划,放入存钱罐1元,买了自己一直想要的物品,给朋友买了生日礼物,还买了生活必需品,最后才是休闲:去看电影。跳跳拿到钱,毫无计划地一口气花完,看到什么买什么:吃的、喝的、玩具。当看到库库去看电影时,非常羡慕。而库库刚好还剩余1元钱,请跳跳一起看了电影。

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明白:事前做计划,不认在理财、学习,还是生活中的其他方面,不但可以把自己的事做得更好,还有能力帮助他人。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习惯三:故事三:《尖尖不要再玩啦》,阐述的习惯:要事第一·先工作后享受。

这一篇非常适合小学生们看。

豪猪尖尖本来应该认真复习,来迎接考试,但他禁不住美食、跟小伙伴玩耍的诱惑。把本应学习的时间都浪费在了娱乐上,虚度光阴。最终考试成绩很不理想。朋友苏非告诉他应该先做要紧的事,把功课做完,再去玩。尖尖渐渐养成了要事第一的好习惯,因此在下一次的测验中取得了好成绩。

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孩子:把最重要的事做好,生活会变得从容。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故事四:《莉莉想要个小菜园》。阐述的习惯是:双赢思维。

臭鼬莉莉想要个小菜园,但妈妈并不同意。莉莉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告诉妈妈,如果同意她种小菜地,她保证做到自己很好的照顾菜园,并且点明妈妈也可以从中受益:新鲜好吃的蔬菜和草莓。

妈妈同意了她的请求。

莉莉成功地说服了妈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并且她如约地精心照顾菜园,兑现了诺言,让全家人吃上了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双赢思维,锻炼的是孩子的情商。说服别人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对方明白:双方都从中获利。不是哭闹,也不是强迫别人同意或自己委曲求全。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故事五《跳跳的朋友怎么啦?》。阐述的习惯:知彼解己·先倾听再开口。

跳跳总是听不懂处在语言发展期的阿丽说的话,但莉莉却能听得懂。跳跳很纳闷,莉莉告诉他:“听别人说话时,不能只是用耳朵听,还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

再次听阿丽说话时,跳跳蹲下来,看着阿丽的眼睛,并且认真思考他说的话。终于他也能听懂阿丽的话。

看完这个故事,孩子们会认识到,倾听不只是用耳朵,而要观察讲话者的肢体、语言等表现,来推测出话语的真正意思。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故事六《我们一定赢!》阐述的习惯:统合综效·团结力量大。

这是一个讲述七个小伙伴在一场足球比赛中,团结一心、精诚协作,勇敢战胜强大的对手,反败为胜的故事。

需要孩子明白的道理是:“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而团结起来的力量就是无穷的。”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最后一个故事《苏菲上课睡着了》。阐述的习惯:不断更新·让生活多姿多彩。

爱看书的苏菲把所有时间都花在了看书上,不出去运动,不跟朋友交往,不按时睡觉。导致他上课睡觉,吃晚饭也睡觉。

妈妈给莉莉进行了谈话:爱看书是好事,可是要劳逸结合,适时地要放松一下。这样才能保证身体健康。

莉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后,生活变得轻松快乐。

“人太专注于动脑子看书,而忽略了其他方面——身体、感觉和心灵,就会变得精疲力竭。”

阅读这个故事,孩子们一定会想起自己的某个生活片断。

每次打羽毛球,无论打多长时间,儿子都不愿意停下来休息,每次都以他的不开心而结束。

看完这个故事,儿子告诉我:“妈妈,我不再要求你不停地陪我打羽毛球了。”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拖延症,这样治!

七个简单的故事,揭示得却是深奥的道理。

这本书还是两个非常好的方面:

1、在每个故事后面,有一页的总结与引导。可以帮助理解故事的精深之处。还可以引导孩子结合自己的生活,进一步思考,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书中呈现了一幅7个习惯树形关系图。这张图让这7个习惯的位置关系一目了然。看完这本书再来欣赏这幅图,孩子会进想一场心灵的回顾,加深对这7个习惯的体会。

一本优秀的童书,一本可以帮助孩子成长,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好书。拥有这本书的孩子,幸福之门正在为他开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