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羲皇上人同故人 2019-05-24

民国政治家中擅长篆书都有哪几位?

清末民初,擅长篆书的书家不在少数,但政治家中以篆书见长者却不多,吴敬恒、章炳麟、宋教仁算是几个特例。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章炳鳞

宋教仁因英年殒命,故其篆书存世不多,且水平逊于吴、章二人。

同为民国先驱的章炳麟除功勋卓著外,在经学、文字学、音韵学造诣很高,但他习篆书标榜《说文解字》,以行书笔法书写大篆,加之过于自信,因此其书法风格趋之险怪,体现出一种卓尔不群、怪石嶙峋的美感。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章炳鳞篆书五言联

沙孟海认为章炳鳞书法“结法用笔与后来出土的战国墨书竹简和铜器刻款多有暗合之处,自成一家面目。”章氏代表之作《终制》篇中书法“体势在篆楷之间,更多近似近年新出土的《睡虎地秦简》。”属“古文字学别派”。

顾廷龙则评章氏篆书云,“信笔书之,或录全文,或节片段,乘兴命笔,无拘虚矜持之迹,有端庄流利之妙。”。

吴敬恒篆书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吴敬恒临石鼓文立轴

对于吴敬恒的篆书风格,学者董作宾分析得十分精辟,他认为吴敬恒精于篆书,对许慎的《说文解字》一书极有研究,深谙中国文字发展的源流及其嬗变过程,因此以这种功夫来书写篆书,自然能别出新境。

加之吴敬恒自幼临习大篆,受《石鼓文》影响,他能将自己的文字学功力和篆书相结合,吸收并借鉴清末民初篆书的研究成果。

与亦擅长大篆金文的学者罗振玉、容庚相比,吴敬恒为民国元老,早年的经历为其书法增添了几分清刚之气,这种气质多体现于身历革命的政坛书家中。

再者,吴敬恒生性诙谐,能将原本易写板滞的篆书,写得变化错综,飘逸放诞,将诙谐与古雅相结合,形成一种沉稳古拙的篆书风格。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吴敬恒篆书五言联

在中锋用笔的基础上,行笔求简洁劲爽,于平直的线条中加入曲笔,于板滞中增添几分趣味。

台湾书家王壮为认为“吴敬恒深于篆书,古茂苍劲”,亦是他书法中的特色之一。

晚年的吴敬恒篆书还融入了《天发神谶碑》的一些结构特点,体势更加强劲,用笔方折劲挺,体现出一种刚强自信的篆书风格。

吴敬恒的篆书论功力不逊于章炳鳞,但其书法中多了一层圆融豁达,能将篆书写得清劲洒脱,自成一种超然物外的书法新境。加之他无官气和学究气,因此为他的书法融入了一丝平淡祥和。

坐火车、赴旧都,吃涮肉,溜书摊——民国政要书家的爱好

吴敬恒题墓志

总体而言,吴敬恒的书法在民国书坛因风貌独特而受到了一定群体的推崇,由于他传奇的经历和独有的个性,更是为他的书法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爱逛书摊、吃涮羊肉的民国政要

据周简段先生回忆:“暮年的吴稚晖(吴敬恒,字稚晖)对北京有很深的眷恋之情,每逢冬月,吴常常乘车北上,便衣便帽,偕友人去西单牌楼的协庆和饭馆中品尝火锅。食毕,吴则策杖出门,乘兴游览西单书市,风雪无阻。”(完结)

(作者邹典飞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京派书法研究会副会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