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题作汉桑钦撰,因北魏时期郦道元注而得名《水经注》。全书共四十卷,始于河水、汾水,终于渐江水、斤江水。其内容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此为明万历时期吴琯校刊本。 《隋书·经籍志》载“《水经》三卷郭璞注”,《旧唐书·经籍志》改《隋志》之郭“注”字为“撰”,郭成为作者。但《新唐书·艺文志》称为桑钦撰,宋以后人的著作大多称为桑钦。此书简要记述了137条全国主要河流的水道情况。原文仅1万多字,记载相当简略,缺乏系统性,对水道的来龙去脉及流经地区的地理情况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后来被郦道元改编为《水经注》。 从书名来看,此书是另一种叫做《水经》的书作注。事情的确如此,三国时期的一位作者写了一本名叫《水经》的书,内容非常简略,全书只有八千二百多字,每一条写在此书上的河流,都是公式化的:发源、简单的流程、入海,或在何处汇入另一条大河。全书《注》文超过《经》文二十多倍。《水经注》是一部三十多万字的巨构,是一部独立的古典名著。 大致目录 合刻山海水经序(王世懋撰)、重刻水经序(方沆撰)、刻水经序(黃省曾撰)、目录 卷一:河水 卷二:河水 卷三:河水 卷四:河水 卷五:河水 卷六:汾水、浍水、涑水、文水、原公水、洞过水、晋水、湛水 卷七:济水 卷八:济水 卷九:清水、沁水、淇水、荡水、洹水 卷十:浊漳水、清漳水 卷十一:易水、滱水 卷十二:圣水、巨马水 卷十三:湿(漯)水 卷十四:湿余水、沽河、鲍丘水、濡水、大辽水、小辽水、水 卷十五:洛水、伊水、瀍水、涧水 卷十六:谷水、甘水、漆水、浐水、沮水 卷十七:渭水上 卷十八:渭水中 卷十九:渭水下 卷二十:漾水、丹水 卷二十一:汝水 卷二十二:颍水、洧水、潩水、潧水、渠水 卷二十三:阴沟水、汳水、获水 卷二十四:睢水、瓠子河、汶水 卷二十五:泗水、沂水、洙水 卷二十六:沭水、巨洋水、淄水、汶水、潍水、胶水 卷二十七:沔水上 卷二十八:沔水中 卷二十九:沔水下、潜水、湍水、均水、粉水、白水、比水 卷三十:淮水 卷三十一:滍水、淯水、㶏水、灈水、瀙水、水、涢水 卷三十二:漻水、蕲水、决水、沘水、泄水、肥水、施水、沮水、漳水、夏水、羌水、涪水、梓潼水、涔水 卷三十三:江水 卷三十四:江水 卷三十五:江水 卷三十六:青衣水、桓水、若水、沫水、延江水、存水、温水 卷三十七:淹水、叶榆河、夷水、油水、澧水、沅水、泿水 卷三十八:资水、涟水、湘水、漓水、溱水 卷三十九:洭水、深水、钟水、耒水、洣水、漉水、浏水、㵋水、赣水、庐江水 卷四十:渐江水、斤江水 |
|
来自: 昵称38017100 > 《表格使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