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家有个“蛋壳娃”怎么办?

 雅博学苑 2019-05-25

前两天我们这里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个孩子在过马路时被车撞了,当时找不到孩子的妈妈,所以很多人在朋友圈自发转发信息找孩子的家长。接孩子放学时遇到孩子同学的妈妈,跟她聊起这个事情,我们都在感慨世事无常,彼此叮嘱一定要照顾好孩子,保护好孩子的安全。

当时孩子在旁边听着我们的聊天,我并未感觉到异常。可是当天晚上睡到半夜我被孩子的哭声吵醒,到孩子的卧室一看,孩子正坐在床上哭得伤心呢。问她怎么回事,她说她做了噩梦,自己被车给撞了。我想起白天时跟别人聊天的事,可能孩子是被我们的聊天内容给吓到了。

其实,孩子平时也是这样,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别人都打扫完了,她负责的区域还没打扫完,老师批评她做事太慢,回来之后她就伤心得哭起来,觉得老师没有在同学面前给她留面子。

孩子为什么如此脆弱,像个蛋壳一样一碰就碎呢?

01、培养孩子要警惕“蛋壳效应”

像我家孩子这样的情况,在很多孩子中间都很普遍,有一个专业的词汇可以用来形容他们,那就是“蛋壳效应”,那什么是“蛋壳效应”呢?

蛋壳效应,是英国儿童心理学家西蒙·安妮于1965年首次提出并命名的一种生理性心理疾病,是指孩子的脆弱心理,比如孩子只能听赞美之词,听不得半点反对意见;有的孩子外表高傲,内心脆弱,敏感多疑;有的孩子只能接受成功,不能面对失败,遇到一些不顺心的事,就会有极端的举动,甚至轻生……这就是所谓的“蛋壳心理”,脆弱是它的本质。

最近几年网络上常常会爆出低龄儿童跳楼或者自杀事件,比如因为带零食到学校被老师批评进而跳楼、撞碎了学校的玻璃害怕批评进而自杀、因跟父母之间的拌嘴继而轻生……这种种悲剧事件的根源,其实都是因为孩子的“蛋壳心理”。

可是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家长把孩子的这种“蛋壳效应”,归结于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太差,说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动辄就离家出走或者自杀”。

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孩子生来都是差不多的,性格的养成固然有遗传因素的存在,但更多地还是后天家庭影响。归根结底,孩子的这种脆弱大多都是由家长错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02、什么样的家长最容易培养出“蛋壳心理的孩子”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这样三种家长:

第一种是溺爱型:这种家长可能自己小时候吃过太多的苦,长大后不愿意让孩子再经历苦难,所以一味地替孩子设计好明天,让孩子沿着自己安排好的道路平坦前行。这类家长对孩子有着无微不至的关怀,可是却极少批评和教育,认为孩子只要按照自己规划的人生道路行走,将来就一定不会差。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样,那就是将来孩子要面对着许多未知变数,很多事情并非会按照自己预计和安排的内容发展,孩子如果不具备独立适应和应变能力,很有可能一点小挫折就会把他打倒,失去再爬起来的信心。

第二种是过于严厉型:这类家长自己有可能在同样的原生家庭长大,内心根深蒂固的概念就是不打不成才,他们认为孩子只有在高压教育下才有可能会自律、会成长,于是对孩子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不允许孩子犯错。

这种情况下的孩子,有可能时刻都会在害怕犯错被惩罚的担忧中度过,以至于犯一点小错误就害怕受到父母责罚,从而遇到挫折就想要去逃避。

第三种是期望过高型:这类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家庭和外部教育,对孩子寄予很高的期望值,这些孩子可能从小就表现良好,成绩优异,在学校经受着老师的表扬、小朋友的羡慕,在家也是父母和亲戚的骄傲,从小被各种光环笼罩,经常被人视为同龄人的标杆。

正是外界的这种高期望,使得这类孩子过于追求完美,生怕某一次的失败导致自己形象倾塌,以至于害怕经历失败。

这几种家庭教育下的孩子通常容易产生“蛋壳心理”,不愿意经历和承受失败。那么我们如何对症下药,让孩子摆脱“蛋壳心理”呢?

03、如何帮助孩子摆脱“蛋壳心理”

作为父母我们首先要知道,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具有天生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每个年龄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所要遵循的发展规律,他们会在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中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帮助和配合孩子成为更强的个体呢?

(一)、支持孩子的冒险精神

19世纪北欧兴起了一起教育理念叫“森林教育理念”,教育者通过利用当地树林资源,激发孩子们的实践性学习,学校大部分时间都让学前班和一年级的孩子在树林里“混”。孩子们可以用枯枝、果子和石头之类的物品来学算数,观察树林里的昆虫、鸟类和植物,用树叶搭成架子,在树林里尽情地上窜下跳,然后用语言、绘画、手工等形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思表现出来。

这种教学模式大大提升了孩子们之间的协作精神和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同时因为野外的各种恶劣天气,也培养了孩子们的意志力、增加了孩子们的抗挫折能力。在这个学校学习过的孩子,大多在以后人生遇到挫折的时候,第一时间是想办法如何去解决而不是逃避。

心理学家Peter Gray曾说,父母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自己的成长空间,也因此造成抑郁、自恋、缺乏同理心的孩子越来越多。进一步来说,孩子之所以有“蛋壳心理”,与成长中缺乏“冒险精神”有很大关系。

记得我们小时候生活在农村,最常做的事就是上树掏鸟窝、下河捉泥鳅,爬房顶、爬草垛、还会在春天里爬上柳树折刚发芽的柳枝来做柳笛。那时候医学不发达,尤其是在农村吃药打针都不方便,可是我们几乎很少生病,用老人的话说就是:泥坑里长大的娃娃就是皮实。

所以想要让孩子打破“蛋壳心理”,首先我们要支持孩子的冒险精神。当然我们并不是把孩子置身于危险中,让孩子接触危及性命安全的事物,而是“恰到好处”地冒险,孩子既感受到情绪上的惊奇感,又不至于惊慌害怕。

比如我们可以让孩子尝试从事爬山、攀岩等活动,满足孩子的探索欲望,让孩子在从事这些相对“冒险”的运动中找到自信,学会如何面对挫折和磨难。

(二)、给予孩子合理期待

家长不过于拔高孩子,也不过于贬低孩子,对孩子的自身发展要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当孩子的发展低于自己预期时,不要焦虑也不要跟别人家孩子相比,激励孩子向恰当的发展目标前进即可。

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忽略缺点,那么孩子就容易自满,对自身的缺点缺乏认识,也就不会想着去改变。但如果家长一味只看到孩子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则会让孩子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的话孩子遇到困难就想要逃避,不敢直面挫折。

家长的正确评价会让孩子对自身能力有正确的认识,也会让孩子对实现目标过程中所要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有所预期,这样在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让他对困难和挫折有良好的分析和应对方式。

(三)、让孩子对榜样有正确的认识

网上曾经有个新闻,说是一个孩子由于是吴京的超级粉丝,不惜把吴京的名字写到自己家户口本上,希望能成为他那样的人。孩子的行为虽然幼稚,可是却体现出榜样的力量和他对追星的执著。

有社会心理学家曾说过:对强者的崇拜,是孩子成长的需要,而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对儿童行为的形成和改变有显著的影响。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大多是以家长为榜样,所以家长要能够以身作则地引导和影响孩子,完善自身行为和性格,让孩子感受到更多父母的优秀品质。等孩子大一点,家长可以利用名人效应,引导孩子学习名人的勤奋和努力,将他们的正面事迹强化,引导孩子去学习,这对于打破孩子的“蛋壳心理”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孩子的心灵,其实跟身体的免疫系统很相似,越锻炼就会越强大!我们要让孩子既能够适应“温室”的舒适,也懂得适应外面的风雨,不要把孩子养成“蛋壳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