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品谋图书馆馆藏 2019-05-25

逢到过节应该是最让我们开心的日子,因为又可以有假期去购物去旅行了。对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我们比较耳熟能详的有清明节、七夕节、春节还有我们刚刚迎来的端午节。其实,我国历史上还有很多传统节日正在渐渐地被人们所遗忘,对于这些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呢?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观莲节

传说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是荷花的生日,自宋代以来,这一天便成了观莲节。这个节日在水乡泽国的江南一带很是隆重。每到这一天,人们便泛舟赏荷,放花灯许愿,这一天曾是汉民族最浪漫的节日之一。

天贶节

天贶节又被称为“虫王节”“六月六”,在这一天,是妇女回娘家,人畜洗浴,祈求晴天等喜庆的日子。有“六月六,家家晒红绿”的俗谚,因为这个节日活动较少,也是只在江南一带比价流行,所以渐渐被人们所遗忘了。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人日节

人日节又称“人庆节”,起源于魏晋,盛行于唐朝,节日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而这一天被认为是人类的生日。

农历正月初七之所以被认为是人类的生日,起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占书》上记载:“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八日为谷。”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庆祝和祭祀等活动,唐朝的时候,皇帝还会大宴群臣,不过唐朝以后,这个节日就渐渐衰落了。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寒衣节

寒衣节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民间成为鬼头日,与清明节和中元节并称三大“鬼节”。

像清明节一样,这一天也是祭奠先亡之人的日子,人们会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因此这一天也被称为“烧衣节”。就现在来说,北方人们好像重视清明节和寒衣节,而南方人们则比较注重清明节和中元节。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尾牙节

尾牙节是祭拜土地公的活动,这一节日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尤其闽台地区。每年的初一、十五、或者初二、十六是祭拜土地公神的日子,称为“做牙”。二月初二为最初的做牙,叫做“头牙”;腊月十六的做牙是最后一个做牙,被叫做尾牙。

尾牙基本代表了商家一年活动的尾声,也是寻常百姓春节活动的“先声”。一般在这一天商家老板会宴请员工,用来犒赏他们一年的辛劳,如果这些员工当中有老板来年不想聘用的人,会在筵席中以鸡头对准他,暗示解聘的意思。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天灸日

农历八月迟疑为天灸日,传说这一天的露水可以疗疾明目。因为这一天处在三伏天,是冬病夏治的最好日子。另外,天灸节民间忌讳下雨,有“八月初一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的说法。

花朝节

花朝节又称“花神节”。这个节日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就有记载,在唐代的诗文和史籍中,关于花朝节的记载也很常见。

节日里,人们会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也成为“踏青”,有的地方还有“放花灯神”的习俗,这是几年百花生日的日子。有诗云“虚空闻偈夜,清净雨花朝”。

史上那些逐渐消失的中国传统节日,你了解多少?

上巳节

上巳节又俗称三月三,在春秋时期就已流行是一个纪念黄帝的节日。相传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原地区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因此上巳节又称女儿节。《论语》:“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写的就是上巳节当时的景象。

天穿节

天穿节又叫补天节,日子在每年的正月二十日,形成于汉代,在东晋成俗,宋代盛行,是人们拜祭女娲娘娘的日子。一般由家庭主妇来担当该节日的主持,用来象征女娲在氏族中的地位和作用。宋代时,因为推崇理学,很多节日被摒弃,天穿节也不例外。

说了这么多被人们渐渐遗忘传统节日,不知道你们那里还有什么传统节日不被众人知晓的呢?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文史知识,请点击了解更多关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