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晓红专栏】 “不要生气”这句话本身就让人生气 我们是不是经常劝那些正在生气的人“不要生气”?孩子放学回家,告诉父母在学校里受委屈了,很生气。家长第一句话是不是说:“肯定你做什么不好的事了,这有什么好生气的?” 在单位了受了不公,回家想跟爱人诉诉苦,求安慰。结果爱人不屑地说:“这有什么好生气的,社会就是这样的,你生气了还不是自己不合算?生气对身体不好!不要生气了!” 你和爱人吵架,觉得爱人不理解你,回头跟闺蜜倾诉,闺蜜劝你:“不要生气了,男人不都这样!我们家的更可气,你家的还算好!你想想我们家那位,你就不气了!” 你到商店买了一个吊灯,约了时间来装,结果到点了,商家说装灯的师傅没有空。你很生气,打电话给商家,质问他们的诚信。商家说:“你不要生气,你这么生气做什么?” ...... 以上的“不要生气”是不是更让人生气? “不要生气”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你脾气好差,这点事也要生气;或者是你生气的情绪影响到我了,我很不舒服;或者是不接纳你生气的情绪。 不管是哪种潜台词,都是火上浇油,雪上加霜。 每一个人的情绪一旦不被接受,他就会产生阻抗和本能的防御,在原有的基础上会更生气和受伤。因为他感觉他的生气不被理解,反而在责备他脾气不好,或者说批评他不该生气。 一个人的情绪只有在被理解被接纳的情况下他才会情绪稳定下来。所以希望人家不要生气,是接纳他的情绪,理解他的情绪,而不是命令他“不要生气”。“不要生气”这句话除了不接纳对方的情绪之外,就是命令他情绪稳定或控制好情绪。 那么如何说,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帮助生气的人不再生气? 一、接纳情绪 你一定是遇到了非常令人气愤的事,你可以说得具体点吗?(诉说的过程就是发泄情绪的过程) 二、理解情绪(共情) 听起来真的非常让人气愤,在这件事情中,你已经做得非常好了,结果还是遭到了如此的待遇,真是让人郁闷。(接纳和理解情绪会让人迅速平静下来) 三、寻找解决方案 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才会让你好过些?我们一起去吃大餐?还是去唱歌?还是静静地在这里躺会儿聊天?(以上是朋友或亲人之间的谈话方案,如果是商家和客户之间的话就要商讨解决方案) 我们每一个人的情绪背后都是委屈、愤怒、恐惧、伤心、羞耻、挫败、无助等。接纳、看见、理解情绪,才会让情绪自然消退,越阻抗情绪越爆棚。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慢慢学会觉知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接纳情绪,我们才能和情绪和平共处。当我们和自己或他人的情绪和平共处时我们才能理性地处理事情。 作者介绍: 富晓红,少儿心理咨询师、《校长传媒》专栏撰稿人、国家级形体教练、瑜伽教练、高级形体礼仪指导师,从事教学23年来积累了大量教学经验,每一次的教学都是一次实践,如何和学生沟通,如何说话,选择什么时机说话,都成了不断研究的课题。终极目标就是帮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长和学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本文为富晓红老师原创投稿,“富晓红的幸福家园-(ID:fuxiaohong5166)”亦发布 延伸阅读: |
|
来自: 雅博学苑 > 《解读人性,辨伪识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