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明祭祖,是我们民族传统,它的意义何在?

 qweasdzxcrty 2019-05-25

我是文子心语,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清明,是我国的传统节日, 时间大约在每年四月五日前后。包含着两层意思:一是指节气,二是指节日。从气节来讲,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增高,雨水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江南有“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农田莫迟延”、“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农谚,在农业生产上,清明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气节。

节日和节气不同,节气是时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某种风俗和纪念的意义。二十四节气中,俗演为节日的只有清明。那么,“清明”又是怎样演变为祭祀的节日呢?据《荆楚岁时记》称:“去冬节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以此推算,寒食在清明前二日。寒食与清明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的活动又往往延续至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和寒食便共称了。

经过漫长的岁月,逐步形成了一些独特的清明习俗:比如寒食禁火、祭祀扫墓、踏青春游、折柳插门,斗鸡放风筝等多种活动。在南方某些地区,清明节还把井沟搞得干干净净,并在井边插上柳条。据说“井井有条”的成语便是由此而得。因此,清明不仅是一个农事的节令,也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

寒食:清明寒食禁火,来自一个感人故事,相传春秋时期,晋献公为让君位给爱妃之子,竟杀了太子申生。申生之弟重耳逃出国外,颠沛流离。一次迷路在山中无食可吃,随从介子推便割下大腿上的肉,烧熟给重耳吃。后重耳回国当了国君,封了众人唯独忘了介子推。待重耳想起割肉一事想封重耳时,重耳己背着老母躲在绵山,重耳听人献计,火烧绵山,介子推及老母均被烧死。重耳在介子推所抱的树洞中找到一片写有血书的衣襟。写有“臣在九泉心无愧,愿政清明复清明”的心志。重耳大哭,将介子推葬在树下,封此山为“介山”。

现在清明禁火寒食的节俗已无,门上插柳的现象也少见,然而介子推绵山自焚的故事却广为流传。每到清明节,人们便不由想起这位“士甘焚死不公侯”的忠臣。

祭祀:在古代,清明节这天,“官员士庶,俱出郊省坟,以尽思时之敬……”(吴自牧《梦梁录》)可见,清明出郊上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尽思时之敬”。时至今日,仍然沿袭了清明前后祭祖扫墓的习俗,但祭祀的内容已经改变了许多。

解放以后,每到清明节,学校和单位也会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寄托哀思,学习先烈的革命精神。向那些为解放人类而献身的先烈们敬献花篮花圈,以表示后代的悼念之情,尽尽“思时之敬”,这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从家庭而言,清明扫墓是个重要的活动。打扫先祖墓地碑台,和故去的亲人抒叙心中所思所想,既表述思念,也是获求心灵上的支持。清明扫墓多为集体活动,也可以借此机会,增添友谊亲情。

踏青、咏诗话:清明正处在春暖花开、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踏青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俗。近年来,清明节又被国家列为法定节假日,它除了彰显国家国家对传统习俗和文化的高度重视外,也为百姓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休闲时光,可以全家出动,约上三五好友,一起到郊外游玩,陪着孩子赏花、拍照、放飞筝。把自己融入到大自然的画卷之中。

由于清明正处春季,万物复苏、生机盎然、鲜花绽放、阳光明媚。常引得历代诗人诗兴大发,为清明留下了许多佳作名篇。如宋之问的《途中寒食诗》、杜牧的《清明》、王维的《寒食汜上作》、张继的《阊门即事》等等。不妨带着孩子一起诵古诗创新作,也是一件非常有文化内涵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