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lihuien 于 2019-5-25 16:40 编辑 作者/李卉 新加坡卉恩中医 数月前在网上看了一篇文章,标题是《鼻炎的苦恼:中医界的废柴不要太多!》,导读:文章的作者患有鼻炎,为了治病看过的医生有西医专家数名,中医专家……近20余位医生,鼻炎没治好。 哎呦!误导了多少人!这篇文章我读懂了,文章里的医生都是废柴吗?不是,那是鼻炎难治吗?也不是,文章里提到的医生在治疗鼻炎方面应该是各有专长的,问题是他们都只是在治鼻炎的这个病,只是治病,没有一位医生是在治作者这个人。这可是个不小的问题呀! 这人怎么治呢?举两个例子。 1.营养状况好,毛发浓密,面油,眨眼频繁,目光游离不定,表情丰富,常眉头紧皱,话语滔滔不绝,粘痰多......敏感多虑,大多有较长的求诊史,这是半夏厚朴汤人 ,治这个人的鼻炎就要用半夏厚朴汤合方或加味。 2.体瘦肤白纹理细,肌肉较硬肌表湿,腹部扁平腹肌紧,唇淡红暗,目有神,舌体柔嫩色暗淡,舌面润苔薄白......汗出恶风,身热感,敏感冷和寒,这种体质是桂枝汤人,治这个人的鼻炎就要用桂枝汤原方或加味。 ······ 从这篇文章中不难看出作者的精神心理状态,不停的就医只为治鼻炎,是半夏厚朴汤人(这样的人优点很多,敏锐,适合学经方)怎么治他的鼻炎?能用到半夏厚朴汤,具体处方还需看到他本人,还要摸肚子,或合四逆散或合温胆汤...而且还要三二服法。现在的生活节奏快,压力山大,已成为主要的致病因素,这些方能缓解精神心理压力所致的躯体症状......这样的方子还有很多......医生本身也是一剂良药——宽心丸。 那有人问了,你这是什么路子?这是黄煌教授的思路“不是治人的病而是治病的人”,这种辨证施治叫“辨方人”,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了解什么样的人得了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病更重要”。辨方人,怎样才能做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难。 这要从去年9月南京与黄煌教授临床跟诊说起,还是举个鼻炎的例子吧,15岁男生,鼻子敏感,难入眠,参加了一次过百人的集体活动,不停的打喷嚏流鼻水,清水样,用掉两盒纸巾......我想到了“青龙水”的小青龙汤,但黄师的处方是:半夏厚朴汤合四逆散。临床过后,和学员们讨论过,为什么黄师不用小青龙汤呢?都不得其解,带着问题学习,自己找答案。从南京回来后,看黄煌教授的书,网络视频,网络文章,授课录音,听课的笔记,很快弄明白了,这就是治病的人,小男生一眼看过去就是个半夏厚朴汤人(见例1),孩子紧张压力大,难入眠......四逆散证,这是黄煌教授的一张经验方八味解郁汤。 那又有人问了,“辨方人”的临床疗效如何呢?毋庸置疑,用于自己的临床来验证,长话短说吧,几个精简的小案例: 1. 荆防柴朴汤起死回生案:91岁的老人家,因发烧入院,治疗经过膝关节手术,输血,输液反应,2个月后还是发烧,咳痰,呼吸困难,最后西医宣告不治回家料理后事,在家属进行临终前告别仪式后,决定试试中药,老人家柴胡体质,发热不退,胸满痰多,吸痰器内都是泡沫痰,鼻饲管给药荆防柴朴汤加葛根,两日烧退,三日可以讲话,五日可自行进食,7日手脚有知觉,可活动,间断服药15剂,人活过来了。啥也不说了,全身心投入经方学习中。 2. 脑垂体瘤术后失去嗅觉2个月的患者,不闻香臭,为术后损伤,伴闭经2年,怎么治?治人!面证,腹证,腿证都属桂枝茯苓丸人,治疗大脑及相关的五官疾病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可以治疗闭经,二方合用,3周嗅觉开始恢复,月经正常来潮,人治好了,病可自愈。 3. 柴归汤治疗桥本甲状腺炎,患者发热1周,右侧甲状腺结节2cm,疼痛,光滑可移动,服药一周,热退,痛止,结节消退,预约西医专科的时间还没到,病已经好了,要求继续服药两个月,精力体力均感充沛。柴归汤人的特征是典型的黄脸婆形象,面黄肿,双肋弓下抵触感,右少腹压痛。 4. 失眠的26岁女孩,月经后期,无汗,倦卧怕冷,附子舌,附子脉(见《中医十大类方》),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人,用麻黄附子细辛汤7剂,月经正常来潮,可以入眠了,不需要加通经药和安神药。 5. 四逆汤加味治疗初期乳腺炎,这个病人精神萎靡,倦怠欲寐,四肢冰冷,附子脉,舌淡苔薄白,舌歪,这个是四逆汤人,处方四逆汤加麻黄、细辛、桂枝、生姜,3日愈,这种体质用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寒凉药,导致缺血性小中风的可能是有的。这个案例最能体现辨方人的安全性。 6. 四逆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味(就是黄煌教授笔下的血府逐瘀汤)治疗慢性荨麻疹,这个荨麻疹是紧张的时候,怕迟到赶时间的时候才发作,同时伴有贫血,人是四逆散人。 7. 严重的抑郁症,靠服西医的安眠药才能入睡10余年,用四逆散合半夏厚朴汤治愈。西药安眠药不用吃了,可以睡觉了。这是个点型的四逆散人伴有半夏厚朴汤证。 8. 四逆汤人的抑郁症要用四逆汤来治疗才有效。 9. 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的空姐,她就有葛根汤的梨形身材,脐压痛,无汗颈肩紧,有当归芍药散证的头晕、心悸、腹痛、右少腹压痛,两方合用,2个月可以排汗了,3个多月正常排卵了。 10. 治疗哮喘的经方不少,大柴胡汤体质的人伴有桂枝茯苓丸证的哮喘,痰粘难咯加桔梗,就是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合排脓散,效果极好。 ...... “辨方人”的临床疗效太具有吸引力了,越学越欢。 说了这么多方人,看得一头雾水了吧,现在说说“方人”是怎么来的,这是黄煌教授的方病人理论,黄教授用方—病—人三角来诠释归纳张仲景的原文,方病关系是研究经方的主治疾病,方人关系是描绘出经方的适用人群,(见《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把枯燥的病机转化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了《伤寒论》原文往往还不会用,是因为没把原文竖起来,没把原文变成一个可见的形象,可见的人,这就是方人,方人是对体质的归纳,经验性很强,许多是经典的训示以及前人临床经验的提示和总结,更多的是黄煌教授的临床经验,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简单易学,含金量极高! 辨方人是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的完美体现,学黄煌经方不仅是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四诊加一诊“腹诊”,就是摸肚子,可是能摸出不少经方来,提高用方的准确性,学会辨方人,就能体会到“望而知之谓之神”的感觉了,黄煌教授把经方的望诊功夫都倾囊相授了,只要用心点,患者脸上不同类型的可爱的小痘痘,都能望出桂枝茯苓丸、荆芥连翘汤,葛根汤,温经汤......,病人一走进来,看身材,就能看到大柴胡汤,黄芪桂枝五物汤,葛根汤,当归芍药散,甘姜苓术汤,小柴胡汤,半夏厚朴汤,四逆汤......,熟能生巧,学了,熟悉了,就不神秘了,不说了,说多了都是眼泪,激动滴! 黄煌教授讲课时常引用胡希恕老先生的话:“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 我认为黄煌教授的思路——辨方人也是辨证的尖端。黄教授主张临诊要一手抓方证,一手抓方人,两手都要抓,力求用方精准、安全、有效。经方不是中医的全部,经方合用范围就大了!学好了药证再加味,范围就更大了!辨方证不是辩证的全部,辨方人也不是全部,二合一那就是辩证尖端的尖端!没有逻辑推理,但严密,经得起临床验证,一学就会用,一用就有效。 还是不知道怎么应用于临床吗?那就再啰嗦一会儿,病人来了,“下利,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不需要想太多,这就是经典方证,温经汤证,直接用温经汤,这就是赤裸裸的“方证相应”,真的有必要先分析病机,辨六经才能开出方吗?辨病机、辨六经也是建立在方证基础之上的,不走弯路,直接处方。再抓住人的特征,形体中等或偏瘦,皮肤干枯黄暗,缺乏光泽,口唇干燥,干瘪而不红润,手脚掌干燥,容易裂口或有毛刺......这样的人是温经汤人,这就是辨方人,这样的人生病用温经汤,这就是“方人相应”。温经汤人的皮肤病,吃了温经汤好了,不孕的也怀孕了!在方证相应的基础上,再做到方人相应,就可以灵活应用经方了。 经方家的讲座都华丽,精彩,深奥,但临床时这些原文的经典方证不是主要抓手吗?郝万山教授讲病机讲的多,讲座生动,有故事,有表演,很欢乐,最后都会讲一句贴心的话,临床还是要辨方证的,这样的课才好听。 张仲景师祖早就说了有是证用是方。那方人呢?也说了,羸人,强人,盛人,尊荣人,失精家,亡血家,淋家......张师祖没说明白是吧,得体谅一下,没纸没电脑,也预测不到后人的语言表达都发生了变化,更不知道后世的中医师们会用学时方的思维模式来学经方,现在黄煌教授,都诠释清楚了,也归纳总结了,就这么简单的事,中医师不学《黄煌经方》真是可惜了了,一学就会,临床奇效不断,又惊又喜,小心脏有得跳了。学经方不学经验学什么,拿来就可以用了,要是自己研究原文再拿病人当白老鼠,自己积累经验,那得猴年马月呀,头发白了都不一定成。最后推荐三本学习的书,按学习的先后顺序依次为《中医十大类方》、《黄煌经方使用手册》、《张仲景50味药证》,前提是先掌握黄煌教授的思路,否则可能事倍功不过半。 学经方,一手抓方证,一手抓方人,顺着这个路子走,面前是溜光大道,蜗牛都快过兔子,我是蜗牛我知道,学并快乐着! |
|
来自: jiezhukuaile > 《我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