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腺泡细胞癌。。1991年WHO涎腺肿瘤新分类明确称之为腺泡细胞癌,属低度恶性肿瘤。

 书香中医专科馆 2019-05-25

医学内容仅供参考,不能视为治病就医依据

腺泡细胞癌(acinic cell carcinoma)是涎腺恶性上皮肿瘤中较少见的病理类型。以往在(WHO)旧分类中称之腺泡细胞瘤。目前,WHO新分类中已明确为癌瘤,称之为腺泡细胞癌。 1953年Buxton曾以浆液细胞腺癌(serous cell adenocarcinoma)描述这种具潜在力的恶性肿瘤,同年Foote和Frazell则以腺细胞腺癌(acinic cell adenocarcinoma)称之。后来不少学者从生物学行为观察认为这种肿瘤多系良性,只是偶有转移,因而称之为腺泡细胞瘤(acinic cell adenoma),1972年WHO涎腺肿瘤的病理分类也是这样命名的。此后对这一类型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观察认为仍以“癌”称之较好。因为这类肿瘤不仅发生转移,而且会成为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尽管其发生率低,但并非罕见。1991年WHO涎腺肿瘤新分类明确称之为腺泡细胞癌,属低度恶性肿瘤。

目录

1症状体征

2用药治疗

3饮食保健

4预防护理

5病理病因

6疾病诊断

7检查方法

8并发症

9预后

10发病机制

折叠编辑本段症状体征

腺泡细胞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张晓珊分析的45例,最小12岁,最大72岁,中位年龄45.8岁。Ellis分析886例腺泡细胞癌,中位年龄44岁(3~91岁),40岁以下占43.7%。女性病人稍多于男性。肿物生长缓慢,平均病期5年左右,短者数月,长者可达20~30年。腮腺和颌下腺的腺泡细胞癌呈现活动性的、单个、表面光滑的肿块,偶有病例伴发疼痛或面神经功能障碍。小涎腺者和其他一般黏膜下肿块表现相似。

原发于腮腺腺泡细胞癌常表现为周界清楚,质地较硬、活动、无痛肿块。与多形性腺瘤极相似。因此常误为多形性腺瘤。原发于舌下腺,肿瘤可侵犯下颌骨,X线片显示颌骨内有不规则多囊性阴影,常误诊为颌骨囊肿。对于复发颌下腺腺泡细胞癌,肿瘤呈多结节状,中间有囊性感,穿刺抽吸有棕色黏稠物时也可误诊为血管瘤。

腺泡细胞癌的一个特殊表现是间质中常有淋巴样细胞浸润。这种淋巴细胞浸润并非散在,而是致密成堆积聚并可见生发中心。

腺泡细胞癌生物学行为,虽属低度恶性,但处理不当,极易局部复发。其局部复发率高达20%~30%。也可发生区域性淋巴结转移,淋巴转移率为10%~20%左右。远处转移率为15%。

折叠编辑本段用药治疗

肿瘤位于腮腺浅叶则作浅叶切除,若位于深叶应作全腺叶切除。面神经未受累者应予保存,否则应切除并作神经移植。颌下腺可将肿物连同腺体一并切除。如颈部扪及肿大淋巴结应作颈淋巴清除术。手术后放射治疗则非必须,但如病变广泛,手术切缘阳性而无再次手术机会者,可考虑给予术后放射治疗。

折叠编辑本段饮食保健

具体饮食建议需要根据症状咨询医生,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全面而均衡。

饮食宜清淡,多吃蔬菜水果,戒除烟酒, 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折叠编辑本段预防护理

腺泡细胞癌术后复发率甚高,必须定期随诊。张晓珊一组资料复发率为37%,复发时间在治疗后3月~16年,次数在1~6次。颈淋巴结转移率11%,远处转移率为8.8%。Ellis等分析的244例中,12%的病人有一到多次复发,8%转移,6%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大多发生在治疗后5年内。

折叠编辑本段病理病因

病因不明。

折叠编辑本段疾病诊断

腺泡细胞癌需与多形性腺瘤及颌骨囊肿相鉴别。

折叠编辑本段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

肉眼观察肿瘤呈圆形、椭圆形、结节状或分叶状。肿瘤直径大小不等,大多数2~4cm。包膜薄,大多数包膜不完整。切面多呈实质性白色、黄色、灰色或红色,可出现坏死区或囊变区,少数可见有全囊性。

肿瘤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和周围组织界限清楚,有些有包膜。剖面呈灰白或略带红色,部分见小囊腔或出血灶。光镜下见肿瘤包膜常不完整,形态学生长类型分为实质型、微囊型、乳头状一囊型和滤泡型4种。腺泡细胞癌的特征性细胞有5种:腺泡样细胞、闰管样细胞、空泡细胞、透明细胞及非特异性腺细胞。腺泡细胞癌常由这些细胞混合组成上述各种类型,而不只是一种类型的肿瘤细胞。瘤性腺泡细胞体积相对较大,圆形或多边形,细胞质嗜碱至两染性,似正常腺泡细胞,PAS染色可明确显示这些细胞质颗粒。闰管样细胞较腺泡样细胞稍小,呈立方形,细胞质嗜酸至两染性,核居中。核浆比例较腺泡细胞相对较大。空泡细胞和分化良好的腺泡细胞相似,细胞质大部为空泡所占据,多个或单个大空泡,空泡的脂类和糖类染色阴性,可能含黏多糖。空泡细胞最常见于微囊型及乳头状囊型。透明细胞仅见于少数腺泡细胞癌,大小及形态如细胞质不着色的腺泡细胞或闰管样细胞。非特异性腺细胞特征是不具备上述4型细胞特点的腺上皮细胞。

实体型易诊断,成片的瘤细胞和正常腮腺之实质细胞相似,其内无纹状导管结构可以和正常腺组织区别。微囊型的特点是有较腺泡细胞大3~10倍的小囊腔,分化好的腺泡细胞十分常见,为瘤体的主要成分;但空泡细胞及闰管样细胞也很显著。微囊腔可能是细胞内空泡破裂后相互融合而成。乳头状囊型不常见,特点是内含一个或多个囊状结构。有些突入囊内的上皮突含有少量的纤维血管间质轴,而许多腔内上皮团并无明显基质。滤泡型则更为少见,具有明确的甲状腺样表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腔隙内衬立方状或低柱状上皮细胞,腔内含嗜酸性蛋白样物质。

腺泡细胞癌是一低度恶性肿瘤,病理上虽然描述为前述4种类型,或者5种细胞中某一种占有优势,但不能确切预示哪一种表现会影响预后。张晓珊等报告45例腺泡细胞癌,从病理形态分为实体型、小叶腺泡型、小管腺样型、滤泡型和乳突状囊型。从生物学行为方面他们认为实体型易复发、转移及侵犯邻近组织。

其他辅助检查:

X线片显示颌骨内有不规则多囊性阴影,常误诊为颌骨囊肿。对于复发颌下腺腺泡细胞癌,肿瘤呈多结节状,中间有囊性感,穿刺抽吸有棕色黏稠物时也可误诊为血管瘤。

折叠编辑本段并发症

腺泡细胞癌偶有病例伴发疼痛或面神经功能障碍。

折叠编辑本段预后

腺泡细胞癌是涎腺恶性肿瘤预后最佳者,10年生存率可达80%以上。张晓珊报告的45例中10、15年生存率分别为83.3%和60%。Spiro分析67例,10年及15年生存率分别是63%和55%。

折叠编辑本段发病机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